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救赎之同源人 » 第006章 不正规的“县运会”选拔赛(上)

第006章 不正规的“县运会”选拔赛(上)

    西蜀省百川市崇林县高岭镇罗家梁子小学。

    时隔三十年,吴拝再一次回到了课堂,还是小学课堂。用心理年龄42岁的目光,环视周围一群略显陌生的半大孩子。除了早上一起出操的几人,嗯,还行,其他人基本都能挂上脸——比其他重生者强多了,那些人几乎是除了最好的朋友,都对不上号——忒没记性或者良心。

    教室环境嘛,就不再累述,比那些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急需“希望工程”救助的教室稍好一些;比县里、市里宽敞明亮的青砖教室要差很多,胜在干净整洁,毕竟老爷子一直是用部队标准来要求孩子们。同学们也是一样,衣服裤子虽然有补丁,包括吴拝和彪子的衣着,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但是干净整洁。这都是大爷爷一直在村里狠抓的工作——讲卫生、爱整洁。

    上午正式上课前,班主任向老师便宣布下午进行体育比赛,选几个跑得快、跳得高、扔得远的人,明天代表学校去镇上参加“县运会”的选拔赛。同学们都很高兴,毕竟“县运会”两年才举办一次,而整个县城的小学由于只有一个小学组,通常选拔的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大一岁,身体素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对同学们来说,哪怕下午只是一个选拔赛的预选赛,哪怕只有半天,能有一次集体活动,能在上课时间玩一下午,没人不是兴奋的。

    正当同学们讨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哪知老爷子出现了,大手一挥,“不用费那个事,下午单独搞比赛耽搁学习,等会中午放学就选人,也就十几分钟的事。”

    这还真是像小学生作文里写的:一瓢冷水当头泼下。就连“芹芹”这类不以参加“县运会”为目标的好学生,也不禁大失所望,就因为在这所乡村小学里从未有过自己的运动会,不管学渣、学霸都对能有一次这样的集体活动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连班主任老师都是直甩头。可是老爷子的“独栽(木换衣)”,全村都只会认为是正确的……

    无精打采地上完四节课,吴拝课间找彪子说话,哪知这小子一副“高人”嘴脸,那不想和“傻子”说话的眼神,气得吴拝将崭新的课本翻看了两遍,就连“芹芹”都过来问了吴拝一句:“稗子哥,你没事吧?”

    呃~~~,学渣翻书很尴尬吗?

    中午放学时,老爷子和五、六年级的2名班主任老师将两个班的同学留下,在操场集合,没错,就是2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老爷子简单说了几句,“‘县运会’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愿意参加的就留下,我们比个赛,选下人;不愿参加的就吃饭去。”

    说完,大部分女同学和少部分男同学都走了,比起参与这种非正式的比赛,还是吃饭更有动力,何况端着饭碗吃瓜,他不香么?毕竟都在一个学校这么久了,大致还是明白自己的实力。虽然他们一次正规的运动会都没开过,体育课也是练老爷子那套锻体术,还经常被语文、数学课占用。

    留下的人也眼馋、嘴馋,但在“有可能去县里玩三天”和“晚一点吃饭”之间,还用纠结么?肯定是不上学更好啊。

    老爷子一看女生,就那么5、6个人愿意参加,直接对她们说:行,就你们几个,商量着选项目吧。说完就将参赛报名表给了她们。然后,开始对男生说选拔赛的规矩:“从这里(学校操场)跑到河对面砖厂,每人捡两块(方言,并不指具体数量)砖回来,要新的、整块的,别整半块的糊弄我,半块的不用到砖厂都能捡到。速度快,捡得多的,明天就跟我去镇里。”

    说完,一群人呼啸而去,老爷子预设路线是:学校操场——上下山山道——村公路(横穿村子)——村口大桥——县道——砖厂,再原路返回。

    但以吴拝和彪子为首的,却是:学校操场——下山山道——断桥——县道——砖厂——县道——村口大桥——村公路——上下山山道——学校操场。

    因为断桥是之前为了方便河对岸的学生少绕路(绕路多约600米),村民们自发搭建的木桥,结果今年夏天的时候被大水冲毁了,老爷子正搞秋收呢,还没来得及组织人修复。桥有3米左右长,因为地理原因,靠学校一端河岸较高,与桥面平行;另一端河岸较低,较桥面有80厘米的落差,所以两边都用条石砌了桥墩,不但保证桥面的水平,也是为了固定由10多根圆木组成的桥面。

    近段时间,常有学生放学时借着学校至断桥的下坡道进行加速,然后从桥墩一跃而过,虽然没出过事,但早被明令禁止通行的,可谁知这事竟是吴拝和孟彪两人带的头。

    吴拝和彪子虽不住河对面,也被老爷子压榨得几乎没有时间外出,但少年郎的心性,不攀比一番怎么对得起“年少轻狂”四个字呢?何况他俩从小就被俩老爷子带着在这小河里游泳,即使落水也心里有底,所以开学前那段时间就趁俩老爷子不注意溜出学校,要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一番。

    最开始,2人还被3米左右宽的河面给唬住了,毕竟桥墩距水面也有2米多高,下面水流也比较湍急,可后来彪子让吴拝别跳,落水里打湿衣服不好交代,一下就点醒了吴拝,对啊,不就是跳水么?桥墩处的河水深大约有3米多,是之前为了砌桥墩特意挖的,顺便还把桥下游的河底整理了一番,就是给村里人特别是孩子们,专门准备的游泳的地方,老爷子也从没禁止过他们跳水,有时候还乐呵呵地看他们光着腚跳水呢。于是,吴拝二话不说,脱了衣服裤子就开跳,第一次还借助下山的坡度助跑一下,结果用力过猛跳到对面桥墩边沿护栏处,剐蹭了手肘一大块皮,接着只助跑两三步,就能一跃而过,这可让小伙伴们羡慕坏了。

    为此两人还专门请教了俩老爷子,怎么能跳得更远,最好是不用助跑,俩老爷子为这还亲自摸索了一番,然后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力量的爆发,当力量足够大、爆发足够猛,自然就跳得远了。当然现在还不适合他们,不到身体基本长成时,还不适合进行大力量的锻炼,所以现在适合他们的就是练习身体的协调性。两人自小锻炼,协调性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运动的目标不同,技术动作肯定不同,所以两人需要练习跳远技术与身体的协调。

    老爷子多精明的人,自己跳了2次,再一琢磨,下肢发力过程是臀部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掌,脚掌带动脚趾,全部过程在一瞬间完成,其次是腰腹,特别是髋骨,发力时一定要向前送;然后手臂动作也特别重要,通过胸肌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掌,再通过摆臂的带、领、提、拉等动作让身体尽量前送,离地之后还要收腹、屈膝、小腿前伸;当然,还要“提气”,封闭口鼻和会阴,将丹田之气纵向上体。所以俩小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训练后,已经能不用助跑,站在桥墩边沿,用前脚掌借助桥墩的反作用力,轻松跳过小河,跳到断桥另一端了。这又让他们大出了风头,赢得无数小伙伴看英雄似的目光,还有几个长期跟他们一起玩的“小伙伴”自然也要缠着他们苦练“轻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