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秦汉风云之指鹿为马 » 通敌卖国

通敌卖国

    赵高考完试一身轻松,买了一些酒菜哼着小曲悠闲地走回家。

    “爱你姑森折磨香,爱你不喂的模样,爱你咕叽咕叽汪……”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几个年轻帅气的靓仔,赵高定睛一看,这不是秦始皇吗?

    赵高仔细想想,自己以前似乎经常遇到秦始皇微服私访,只是自己从来没见过对方,所以认不出来。

    没想到今天又碰上了。

    赵高心念一转,低头走了过去,假装不经意地撞到秦始皇,然后瞬间躺在地上:“哎哟,哎哟喂……”

    秦王身后几个护卫上前一把将赵高拽起来,秦王一眼认出赵高,几人走进附近的一家酒楼,直接上了楼上雅间。

    赵高一进门,连忙跪下说道:“小人赵高拜见我王。”

    “说吧,你为何故意冲撞寡人。”

    “小人原本以为只是遇到了和我王长得很像的人,想起当日在雍城见到我王天威,赵高便想请他喝酒,以慰藉小人对我王的思念和仰慕之情,谁知,谁知竟然真的是我王。小人斗胆冒犯,请我王恕罪。”

    “哈,你想请寡人喝酒?寡人就给你这个机会。”

    秦王一招手,一护卫马上出去叫酒菜。

    过了一会儿,酒菜上来,赵高举着酒碗敬秦王政,两人从历史聊到秦法再聊到六国局势,赵高对答如流,秦王政甚感满意。

    “方才见你手上拎着酒壶,准备上哪去?”

    “小人刚考试完出来,准备回家和舍弟喝一杯。”

    “考试?考什么试?”

    “就是那种考了第一名就可以晋升尚书卒史的考试。”

    “刚考完就庆祝,你就如此有把握?”

    “那倒不是,这考试无非就两种结果,一是得偿所愿,一是遗憾落榜,要是前者就举杯庆祝,若是后者就借酒浇愁。反正都是喝酒,不如现在提前喝了,到时候无论结果如何,也能坦然接受。”

    “你这想法倒是挺奇特。”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秦王起身离去。

    赵高美滋滋地下楼结账,却被告知,已经结过账了。

    过了几日,赵高收到通知,自己拔得头筹,除授尚书卒史。

    此时已是公元前236年,正值秦王政十一年。

    从此赵高正式进入秦王宫,直接在秦王身边上班,做一些内廷秘书的工作。

    赵高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去上班,一直到天黑才下班。

    这份工作其实并不忙,但是待机时间极长,这职位原本有好几个人,后来吕不韦下台,那几个全部被罢免,如今只剩赵高一人,导致没人轮班,赵高有时候刚刚睡下就会被叫起来上班。

    赵高心里暗暗叫苦:这不是跟保安似的,还是全天候,全年无休的那种。秦始皇是见到了,但是给秦始皇打工,把我折腾惨了。

    这天赵高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李斯吗?得跟他搞好关系,将来还得合作呢!

    赵高立即迎了上去说道:“李大人!”

    李斯看到赵高,觉得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对方是谁,正尴尬间,赵高连忙行礼道:“小人赵高,参见李斯大人。”

    李斯说道:“赵大人,好久不见。”

    “李大人,当初在吕相国府匆匆一别,小人一直惦记着李大人,盼望有朝一日能再遇见李大人,想请李大人喝一杯酒,以感谢李大人。”

    “谢我?谢我什么?”

    “李大人的《谏逐客令》鞭辟入里,发人深醒,堪称绝世佳作,赵高才疏学浅,生平最敬佩像李大人这样博学多才之人,且因李大人不畏生死,冒死进谏,赵高才得以不被驱逐出秦国,如此说来,赵高岂不是应该感谢李大人?”

    李斯出身贫贱,内心常有自卑感,对别人的吹捧非常受用,当即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高陪笑道:“李大人今晚可有空?赵高想请李大人光临寒舍小酌几杯。”

    李斯点头道:“好,既然如此,李斯就却之不恭啦!”

    于是当晚赵高拉着李斯饮酒畅谈直到深夜才散去,赵高将李斯送出家门口,又送了好几百米,才假装恋恋不舍地回去。

    李斯心里一阵感动,自从吕不韦将他举荐给秦王以来,虽然得到秦王的青睐,但是总归君臣有别,难以真正交心,而吕不韦门客众多,手下能人辈出,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李斯在朝中一个知己都没有。

    今日见赵高如此热情,李斯已赵高视为知己。

    赵高送别李斯,回到家里。

    赵成走上前问道:“大哥,此人就是写下《谏逐客令》的李斯?”

    “没错,你记住,以后见到此人态度一定恭敬,多拍他马屁,但是一定要拍得真诚,不可以乱吹嘘。他们读书人最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力得到别人的肯定。”

    “刚才李斯对大哥好像很满意。”

    “人不可貌相,他也可能是装的,以后有机会再多请他喝几次,正所谓酒后吐真言,总之一定要李斯这个关系打好。”

    “这个李斯有这么重要吗?”

    “这李斯将来会成为秦国的丞相,不可小觑。”

    赵高每天除了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地上班之外,还趁职务之便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动不动就送礼请客吃饭,连秦王宫里的侍卫都不放过。

    由于每天大量的上班待机,请客喝酒,加上睡眠不足,几个月后,赵高渐渐感到有些吃不消。

    摸着肚子上的赘肉对赵成说道:“我不能再喝酒了,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变成咸阳令那样的死胖子了。”

    “大哥,咱家所有的钱都被你拿来请客喝酒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就要没钱吃饭了。”

    “哈,我告诉你,这个就叫投资。你大哥现在刚刚进入秦王宫当差,秦王肯定对我放心不下,说不定暗地里派人调查我。我如果不赶紧和周围的人打好关系,对我的口碑会有影响,万一哪天秦王不满意,直接就把我开除了。”

    “大哥,还是你想得周全。”

    “你记住,你平日里当差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得罪人,咱们兄弟俩现在是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秦国最喜欢连坐,你要是犯了事,我很可能也会受到牵连。”

    “大哥,我记住了。”

    “对了,刁矛那个孙子最近怎么没了动静,该不会是知道咱们学了剑术,不敢来招惹咱们了?”

    “不知道,我明天下班的时候去打探一下情况。”

    “唉,不知道宛清现在怎么样了。那天她为了救咱们,不惜以死相逼,我怕刁矛那个孙子对她不利。”

    “大哥放心吧,虎毒不食子,怎么说宛清姑娘也是他的女儿,应该不会有事的。”

    第二天,赵高像往常一样快乐地上班,秦王突然把赵高招到跟前。

    “赵高,寡人欲攻打赵国,你祖上是赵国人,说说你的想法。”

    赵高心想:我哪敢有什么想法。不对,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赵国什么情况来着?对了,赵国什么胡服骑射,白起坑杀四十万还是八十万来着,也不对,白起好像已经死了。早知道当初历史就该好好学。

    赵高心念电转,不知道该说啥,只好打马虎眼道:

    “赵高虽然祖上是赵国人,但是赵高生长在秦国,早已是我大秦子民,赵高坚决拥护我王的决定,赵国是我大秦一统天下的巨大绊脚石,不得不除。今日我王欲攻打赵国,必定是有一番考量,赵高寡谋少智,不敢妄加评论。”

    秦王沉默许久,赵高忍不住悄悄抬头偷看秦王脸色,却见秦王正盯着他,赵高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

    “赵高,我大秦一统天下的方略乃是绝密,许多朝中大臣都不知情,你是如何得知?”

    赵高心想:完了,说漏嘴了。不对啊,这事要是绝密的话,秦始皇平时是怎么打仗的?

    “赵高窃以为,我大秦东出以来,日渐强盛,加上我王英明神武,一统天下乃是顺应天命,大势所趋,赵高无意间揣测朝中机密,请我王恕罪!”

    “下去吧。”

    赵高匆忙逃离,回到家才发现后背凉了一大片。

    半个月后,赵高像往常一样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刚到家就有人拜访。

    一男子走上前来,身后四人扛着一个沉甸甸的箱子。

    “请问您可是赵高赵大人?”

    “阁下是?”

    那人凑上前来,压低声音说道:“在下乃赵国使臣。”

    赵高心想:赵国使臣找我干啥?

    “阁下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听闻赵大人在秦王身边当差,在下奉赵王之命,特备薄礼赠予赵大人。”

    身后四人将箱子打开,一箱金灿灿的黄金差点闪瞎赵高的眼。

    “这是何意?”

    “赵大人,我王得知赵大人祖籍邯单,感念赵大人祖上为赵国质秦的功劳,命在下来此犒劳赵大人。”

    赵高心想:说得倒挺好听,早干嘛去了?等老子混进秦王宫才来,还不是想利用老子。无利不起早,赵王这小子出手这么大方,肯定没安好心。

    “请问赵王有何吩咐?”

    “赵大人果然是爽快人。实不相瞒,我王听闻秦国欲攻打赵国,所以想请赵大人帮个小忙。”

    赵高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赵王是想让赵高帮忙窃取情报?”

    “赵大人在秦王身边任尚书卒史,此事对赵大人来说,乃是举手之劳,事成之后,赵王还有厚礼相赠。”那人说着拍了拍箱子。

    赵高看着满箱的黄金咽了下口水,一脸坚决地说道:“我赵高虽然贪财,但决不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几位请回吧,顺便替我告诉赵王,赵高是大秦的子民,生是秦国的人,死是秦国的死人!”

    那人抓起几锭金子塞到赵高手上:“赵大人,事成之后还有两箱,只是顺手之事,莫要错失发财的良机啊!”

    赵高将金子扔回箱子:“赵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绝不可能背叛大秦,诸位请回吧!”

    那人冷哼一声说道:“赵大人可别后悔!”

    几人扛着箱子离去。

    赵成上前问道:“大哥,为何不收下?”

    “混账!老二我告诉你,为人臣子,忠心永远要摆在第一位,我赵高生平最痛恨卖国求荣的狗贼,你不知道,在两千年后,有很多人通敌卖国做了汉奸,老子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敌人侵略屠杀我族同胞才过去几十年,便有一些不知廉耻的东西崇洋媚外,整天吹捧那些东瀛鬼子。”

    “赵国对秦国当年坑杀赵国降卒一事耿耿于怀,对秦人恨之入骨,如今大哥你拒绝了那个赵国使者,恐怕会遭到赵王的暗算。”

    “就算死,也不能背叛秦国。只有秦国才能一统天下,秦国才是咱们的立足之地,他赵王算个球。不义之财不可取,咱们虽然穷,但是绝对不能做那种通敌卖国的狗贼。”

    兄弟俩在屋里讨论着,没有发觉到屋顶一道黑影正悄无声息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