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响水湾 » 第十一章 探亲

第十一章 探亲

    这年的六月份,日升子的鱼塘总算弄了起来,地也少种了许多,两口子养了七八只羊,每日里,日升子除了去地里干点少许的活,其他的时间就往他的鱼塘跑。培芸每日里就是给羊割点草,喂喂牲畜,谢庆芳在家带着孩子。日子总算步入了正轨。

    谢庆芳在他们老窑的屋顶种了好多稀奇古怪的蔬菜,村里人从未见过的蔬菜。就算送给他们,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炮制,只好跑来谢庆芳这里请教。培芸嫌儿媳妇每天不知道找点事情做,就跟村里的婆娘们闲扯淡,可他哪里知道,儿子走的时候就跟媳妇吩咐过了,叫她多认点字少干点活,以后孩子上小学了,可以稍微辅导一下。

    每天晚上,响水湾的沟里总能准时听到苏云的拖拉机轰鸣的声音,现在他也挂靠到了政府相关企业。杨家营因为有这些大规模国有企业临时进驻,一下了空前的繁荣,镇上的小学人满为患,十里八村好多人都搬到了镇上。镇上还开了醋厂,酒厂、油坊。

    这苏云商量着跟媳妇打算要搬到杨家营镇上,媳妇考虑到孩子现在太小,搬过去了平添许多花费。等孩子再大一些再去,自己可以帮着公公照料这个鱼塘,苏云觉得这样也不错。

    这年的8月份,建民也搬到了县城租房子住,他跟着大哥建国去了工地上也做起了小包工头的营生,媳妇跟着大姐李建梅还有刘英学起了理发,只是建梅考虑到弟媳挺着个肚子,每日里只是叫她帮忙给客人洗洗头发。这下三个女人一台戏,每日里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谢庆芳的大儿子志强比嫂子王小白的二儿子早出生两个月,可是人家的孩子翻身,爬行都比自家儿子快,这让婆婆培芸觉得,这二儿子的孩子不够聪明。谢庆芳却认为,自家儿子比较胖,刚出生的时候有八斤六两,自然学这些比较慢,苏云也教母亲不要在意。

    大妹子苏娟去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余英,众人就顺着大女儿叫二桃,乡村里那时候的孩子基本都是虚岁7岁上幼儿园,所以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父母可以抽出时间来下地干活。这正杰在县里开卡车,挣得钱自然比家里种地多了许多。

    家里的农活基本就是苏娟帮着照料,虽说婆婆平日里不怎么待见这个儿媳,但是有公公在,日子也算过得去。正杰好几次想要带着媳妇去县里租房子住,都被苏娟劝下了,她想等着再多攒点钱,起码到时候孩子上学没那么拮据。那个时候因为户口问题,农村孩子要去县城里上学,要交借读费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国庆过后,天气转凉,日升子把地里的庄稼收拾完后,细心的照料着他的鱼塘,还在鱼塘跟水库之间的高地上,搭了一个木头小屋。这鲤鱼苗要在这鱼塘里过冬,需要在这个时候补充大量的饲料,也是最难照料的时候。

    这晋西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鲤鱼卖,而且数量少,都是黄河里捕捞上来的。在那个年代十分珍贵。有道是: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腿越少肉质营养价值越高,好像有这么个歪理。

    上冻之后,工地上的大多数活已经不能做了,一众年轻人又回到了村里,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建国也买了新拖拉机,兄弟俩叫着苏云在县里盘煤,就是帮煤矿把挖出来的煤拉到洗煤厂,做成各种大卡热量数的煤面子,然后洗煤厂再把这些煤粉发到南方的火电厂。这时候的年轻人,在成家后都忙着挣钱,一下次好像生活有了奔头。

    十一月底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大王庄的余正杰在铁厂帮忙把面包铁拉到隔壁的河曲县,这营生他干了挺长时间,早已轻车熟路。

    这一天太阳出来,把地面的雪照的无比刺眼,于占海拎着半袋子秋收后做好的熟食去县里看望儿子,顺便去河曲县看看自己的老姑。自从大儿子死后,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也变得沉默寡言,可是日子总得过下去。

    到了县里已经是下午,占海径直来到了儿子正杰铁厂的宿舍里。老汉脱掉棉帽,把袋子放到一边,赶忙走到洋炉子边上暖着手,这宿舍里住的基本都是县城周边村里的年轻人,人家每天晚上是要回家的。太阳西斜,外面寒风呼啸,他实在无聊就去铁厂里的门房找看门的老汉闲聊。

    这北方的冬天下午五点钟就天黑了,六点多钟的时候,听到外面卡车的呼啸声由远及近的传来,占海就跟门房老汉走出大门口,看着这一排几十辆卡车缓缓开进铁厂的停车棚里。

    占海在门口看着车上的司机们陆续走出卡车,仔细瞅着自家儿子,不久就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边上的老汉笑道:“你看这些娃娃,比我们那会强多了,这么大的家伙都开的贼遛,世道是真变了。”

    “是啊。”占海吸溜一下鼻子,迎着儿子走了过去。

    这正杰正跟着几个工友说笑着,突然看到父亲,忙着叫了声爹,边上的几个年轻人也忙跟占海打招呼。占海一个劲的点头。回到正杰的宿舍,父亲把带的羊肉,馒头、粉条悉数从那个尼伦袋子里掏了出来。

    “爹,你带这些做什么,这里食堂是管饭的。”

    “是啊,叔。”边上的一个后生也跟着说道。

    “食堂今晚有肉没?“老汉问道。

    “哪里有肉啊,不过白面馒头是管饱的。”另一个后生笑着说道。

    “那我带的这些羊肉,给你们解解馋。”说着占海把那个用塑料袋套着的铁盆端到了洋炉子上。不一会盆里的羊肉冒出了香味。

    “叔,我们回呀,家里还有媳妇跟孩子呢。”其中一个后生洗涮完,换了身自己的干净衣服说道。

    “吃点肉再回吧。”

    “不了,家里有,回晚了要挨骂。”另外一个也笑着说道:“我们有自行车,一会就到家了。”

    “那路上可要小心点。”

    两后生嘴上应着,转身出了宿舍。正杰看着这一盆羊肉,高兴的把馒头也抓了俩出来,放到炉子上热着。这时,刚走的那俩后生又折回来说道:“正杰,厂里刚刚通知说,今晚降温,明天路上当心点啊,这雪融了再一冻,那路上可都是冰,可得小心了。”

    “晓得了,你们回去也当心点。”正杰一边嚼着肉,一边回道。

    后生们走后,占海道:“我反正闲着没事,要不我明天跟你去趟河曲,那里有我一个远房亲戚。”

    “行。”正杰笑道:“这去河曲的路全是黄河边上的悬崖峭壁,你不害怕吗?”

    占海踢了儿子一脚笑道:“你老子我啥没见过,赶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