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人生过于平凡 » 第三章 隐约

第三章 隐约

    也不知道二舅和三舅说了什么,反正自从苏杭和二舅聊过之后,家里人也再没有就苏杭学文还是学理这个问题上纠结什么。

    苏杭的姑姑这边其实对这件事倒没有二舅他们上心,打电话说了几次之后,见苏杭还是坚定的想要学文,也就没有再打电话说什么。

    转眼就是期末分科考试的时候了,同桌徐若萱也已经知道了苏杭决定要学文的事情,偶尔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项山和猴儿倒是颇为意外,原本以为苏杭绝对是要学理的,却没想到他居然能说服家长选择文科。

    期末考试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也算是相对“严肃”的一场考试,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门课一一考完,然后再按照文理科把成绩计算出来,做一个公示。

    考完最后一门生物就算是放暑假了,这次分科考试的成绩不会太早的公布出来,按苏杭的记忆里的时间,应该是八月多快要开学的时候,和分班的名单一起公示出来。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苏杭也又一次和自己的责编取得了联系,把陆陆续续已经写了五万字的稿子发了过去,商量着做了一番修改,就开始了自己第二本小说的创作之旅。

    暑假其实是有不少的暑假作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苏杭对这些作业全无兴趣,只可惜不做的话又没有办法交代。

    所以只能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抄答案。

    除了韩老师布置的几篇作文。

    苏杭的第二本小说和上一本相比就要好上不少,有了上一本积累的读者基础,再加上这本书苏杭确实也费了不少的心思,所以暂时来看在成绩上已经超过了上一本新书期的时候。

    加上是暑假的原因,苏杭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存稿,打磨情节和文笔,每天两更6000字还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而在这本书上,苏杭也取了个巧,把两更6000字改成了三更6000字,虽然有些“朝三暮四”的意味,但是绝大部分读者其实是不会去看一章究竟有多少字的。

    只要少的不要太离谱就行了。

    一天6000字,一个月就是将近二十万字,有前一本作品成绩的打底,苏杭的第二本小说从发布开始也算是推荐不断。

    再加上“每天三更”的噱头和实打实的成绩,虽然小说还没有上架,单单靠着打赏什么的,新书期苏杭也有小两千的收入。

    大概是苏杭小说的收入情况确实也让苏妈有些麻木了,这小两千的收入苏妈“大手一挥”,就算是划给苏杭做零花钱了。

    暑假期间项山和猴儿也来找过苏杭不少次,一行三人再加上偶尔出来的徐自明,也算是把祁钰县这个小县城玩了一个遍。

    徐自明大概是这几个人里面唯一的理科生。

    其实在文理分科之前,徐自明也来找过苏杭也项山,就自己究竟是学文还是学理的事情做过一次讨论。

    按徐自明的说法,他其实是有些想要学文的,但是家里人却一致的要求他学文。

    为此他也很是苦恼,找苏杭和项山聊过几次。

    苏杭和项山的意思其实是让徐自明学文,但是徐自明最终还是“胳膊扭不过大腿”,选择了理科。

    ……

    暑假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苏杭其实倒想用自己的稿费做些什么事业出来,但是毕竟还是被苏妈“管制”着,苏杭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什么事来。

    一个半月的暑假很快就接近了尾声。

    文理科分班的结果也已经贴了出来。

    苏杭不出意外的被分到了19班,和项山成了同班同学。

    而猴儿却还在20班,也不知道是20班的班主任不放人还是他的成绩确实没有被韩老师看中。

    苏杭一直觉得在自己上学期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被自己碰到了。

    之前都是高一新生先开学军训,然后高二高三再依次开学。

    而这次则是高二高三提前一天开学,然后高一的新生才入校准备军训。

    “其实这样也挺好。”苏杭和项山一起走在楼道里,“正好趁着他们军训晚自习没什么事儿的时候宣传我们的社团。”

    这件事作为社团指导老师的何老师也已经和苏杭项山说过了,但是提前开学还是让项山有些不太愉快。

    但是不愉快又能怎么样呢?

    还能冲到校长办公室问问校长不成?

    所以该接受的还是得接受不是?

    第一天的晚自习上,韩老师也开了一个比较长的班会,作为一个从高一就定好的文科班,新来的同学其实就那么五六个。

    班干部什么的倒是都没有因为分班分出去。

    所以也正好免得重新挑选班干部的麻烦。

    苏杭也乐得清闲,在韩老师找他问他愿不愿意当体育委员的时候,干脆利落地就拒绝了。

    接着晚自习的功夫,韩老师也公布了上学期期末的成绩,苏杭的语数外政史地加起来是19班的第二,年级第三。

    这是一个让苏杭都有些意外的成绩。

    实际上苏杭在考试的时候大概把自己的得分控制在了五百八左右,按照从项山那里要来的19班的期中成绩单,五百八十分差不多就是六七名的水平。

    但是让苏杭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他的分数实际上没出什么问题,五百九十二分也在预料之内,只是这个名次就有些……

    “这一次的题略微有些难了吗?”苏杭听着自己的名次和成绩,心中暗忖。

    只不过考都考了,还能怎么办?

    下几次考试稳中有退,最终稳定在一个不错的成绩上就行了。

    韩老师还说了其他的几件事情,但是在苏杭看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格外重要的事。

    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很快就过去了,苏杭和项山也趁着中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了徐自明、杨景旭、猴儿和杨祚荣,提了提接下来准备要社团纳新的事情。

    其实真正的故事知道这里才算是开了个头,苏杭隐约也有这样的感觉,对接下来的社团纳新宣传和高中生活也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