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太子听劝后,李世民麻了 » 第90章 让弘化公主回来省亲(一章求票)

第90章 让弘化公主回来省亲(一章求票)

    太极殿中,李世民脸色阴沉的看着一众文武百官。让这些善于察言观色的文武官员,知道李世民如今已经动了杀心,只是不知道这个对象会是谁。

    毕竟李承乾的太子皇庄遭受大批刺客的消息,是昨天半夜才发生的,所以大部分官员都不知道这件事。

    最主要的是,连王德每日必说的那句,有本早奏,无本退朝。今日都未曾说过,只是面色肃然的站在李世民的身旁。

    这不免让太极殿中的气氛又压抑了几分,让那些本要为了一些小事上奏的大臣,这会儿都不得不选择了闭嘴,生怕一不小心会惹祸上身。

    而李世民就那么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之上,时不时的目光向太极殿外看一看。这不免让所有人都猜到了,李世民是在等人。但等的是谁,却无人知晓。

    毕竟如今在这太极殿中,连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这些平时不会每日参加朝会的亲王,今日也已经到了。

    要说缺谁,也就是那个如今风头正盛的太子殿下了。不过这段时间,太子上朝的次数都能数过来,他不在绝对没什么不正常的。但是除了李承乾之外,这会儿李世民又能在等谁呢?

    思来想去之后,不免让所有人都觉得,李世民就是在等李承乾。甚至怀疑,李世民今日如此这般脸色阴沉,一定与李承乾有关。

    程咬金更是直接低声的对一旁的尉迟恭问道:“大老黑,太子殿下是不是又惹什么祸了?”

    尉迟恭直接摇了摇头,“没听说呀。”

    估计整个太极殿中,也就这俩货敢在这会儿窃窃私语了。其他人那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连一点声音都不敢搞出来。

    而就在这时,卫国公李靖,竟然迈步从太极殿外走了进来。跟着卫国公李靖一起走进来的,还有英国公李勣。

    只不过让满朝文武觉得奇怪的是,英国公李勣竟然没穿朝服。卫国公李靖已经年近七旬,这会儿却是披挂整齐,仿佛就要领兵出征一般。

    这不免让太极殿中的气氛又压抑了几分,就连程咬金和魏征都不得不用疑问的目光看向了这二位。不过却并没有敢在这会儿插科打诨,开口去问什么。

    李靖来到太极殿玉阶之下,向李世民行了君臣之礼,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臣昨夜奉命带人追赶吐蕃使团,整整追赶出百里有余,却未能够追赶上吐蕃使团。”

    “在过往的驿站中询问之后,发现吐蕃使团根本就没有经过过。甚至可以说,吐蕃使团在离开长安城五十里后,便销声匿迹了。”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身边的王德说道:“给卫国公和英国公赐座。”

    说完之后,便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目光扫视着文武百官,用几乎没有任何感情的语调说道:“昨天夜里,有五百吐蕃人闯入太子皇庄,欲行刺太子。”

    “其目的已经十分的明显,正是因为太子殿下搅黄了两国的和亲之事,才会遭到吐蕃人的报复。现在你们还觉得,朕应该用公主与有着如此狼子野心的吐蕃和亲吗?”

    如果要是没有李靖之前的那番话,也许还会有人站出来,替吐蕃狡辩几句。说什么几个吐蕃人,并不能代表吐蕃之类的狗屁话。

    但如今连吐蕃使团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又有谁还会站出来,用自己的命去给吐蕃洗白呢。

    看到那些平时最主张和亲的文官集团,都集体选择了闭嘴。李世民才再次开口说道:“从今以后,我大唐不会再与任何番邦和亲。并且命人前往吐谷浑,迎接弘化公主回长安城省亲。”

    李世民这个决定,不免让一众文官心惊胆颤,毕竟所谓的省亲代表着什么,他们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要把公主接回来,至于还会不会回去,那就另当别论了。

    下一刻,便见御史卢子浩站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完婚已有将近半年。如今现在公然悔婚,恐怕慕容诺曷钵会与我大唐开战。”

    世家大族该出的钱都已经出了,所以不仅他们的那些家主被放了回去,就连曾经被下狱的各大世家代表,也已经官复原职。

    不过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这些世家大族代表,可比以前低调了不少。即便如此,这会他们也不能再沉默了。

    毕竟李世民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就代表着李世民要走上以武治国之路。那可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灭顶之灾。

    所以不仅卢子浩跳了出来,就连郑秋亮也紧随其后站出来。一时之间,文官之中有一半人,都表示让李世民收回成命。

    不过李世民却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直接开口说道:“从朕开始,凡我大唐君王,皆要谨记,我大唐,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违反者,凡我李姓皇族,皆可取而代之。”

    李世民这话,绝对是掷地有声。同时也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個准确的答复。那就是以后那些丧权辱国,不计得失只求一时平安的事情,大唐绝对不会再去做了。

    而此时魏征却直接站了出来,这不免让一众文臣眼中露出了一抹希望,毕竟魏喷子开口了,就算是李世民也得让他七分。

    魏征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出班开口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觉得,应该将陛下所言制成匾额,悬于太庙正堂之上,以此来警示我大唐后世帝王。”

    魏征的这一番话,不知让多少人的心瞬间就碎了。这还是那个铁骨铮铮,不惧皇权的魏喷子吗?现在怎么觉得他就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呢。

    而就在魏征话音落下的同时,太极殿外竟然传来了一阵掌声。紧接着便见李承乾一瘸一拐的走进了太极殿,同时在李承乾的身后还跟着四个宫装美人。

    这四个宫装美人自然不是别人,正是李承乾贴身护卫湘西四鬼,苏墨儿姐妹四人。此时在她们的肩膀之上,正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之上放着一个身穿黑衣,脸上戴着一张鬼面的人。

    李承乾的这个登场方式,绝对够吸人眼球,就连李世民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担架之上的黑衣人。

    毕竟就算是李承乾抓住了活口,也应该送交大理寺,而不是直接把他带到太极殿上来。

    而李承乾却全然没将别人的眼光放在心中,反倒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觉得郑国公此言极是。毕竟我铁骨铮铮的大唐,可不能出软骨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