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今歌贴码战临宵 » 第六章 新的想法

第六章 新的想法

    不知者无畏,而一知半解者更是容易行荒唐事。在没有遇到更好的东西时,总以为自己是是对的,是完美的,所以会采取错误的方式,走上错误的道路。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我们需要鉴赏那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汲取优秀的部分融入自己的知识认知里,从而不断超越曾经的自己。

    我有十年的经验,但我只是把第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这是技术人最应该避免的事情。

    所以这十万份优秀的产品文档读下来,我深受震撼。它们不是只是对想法的细化,而是深入各自的行业,了解其行业特色与历史,借助互联网的工具让其发光发热。

    有一个小故事:曾经清洁工人有手捡垃圾,后面用扫帚扫垃圾,后面用吸尘器吸垃圾,后面坐在小车上进行清理作业。其点评是工具不是为了取代清洁工人的工作,而是让他们工作得更有尊严。

    那我们做互联网产品时,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动机。在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吃饭、购物、支付、教育、搜索、视频这些每个人都能直观感受的场景后,互联网就陷入没有突破发展的内卷时代了。那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呢?真的就是虚无缥缈的元宇宙吗?

    看完这些优秀的文档后,我有了一些明悟。我们还有更多行业,互联网只是介入了最浅的层次,根本不达核心。

    例如医学,现在互联网看病,方便的挂号预约方式,确实是方便了很多,但这是以医院为主,并没有做到以病人为主。

    一个有点疑难杂症的病人,在县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可能医生治病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开的药也可能大同小异。而假设后一个医生知道前一个医生的失败案例,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呢?而实际上病人只会说前面治疗失败了,而医生也不会关注前面失败的的原因。就这样,重复的失败。病人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

    这里有病人档案是各自医院各自为政的原因,也有医生不知学习失败案例的原因。而这完全可以凭借互联网信息化的能力来改变这以现状,从而让医生的经验更丰富,病人也能更早的得到根治。并且,大数据参与进入病人的病程变化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化学场景呢?

    思索良久,我觉得这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会有各种人情世故阻挠和困境,所以很有可能失败,但总要有人去尝试,即使是为别人做嫁衣,那走如何?

    所以我删除原本幼稚的想法,重新构思整个产品。经过自己亲自体验一次完整的文档写作,以及数万篇优秀文档的阅读,这一次写起来行云流水,很快就完成了。“策,这次我写得如何?”

    策:“还你很不错,不过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什么问题?”

    策:“天机不可泄露,这个需要你在实现的过程中去发现。现在你可以退出训练了。”

    随着策语音的落下,我周围的环境慢慢变回了原本的出租小屋。我的身体已经完全由自己掌控了。看了下时间,9:15,过去了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