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今歌贴码战临宵 » 第三章 我们为何会开始卷?

第三章 我们为何会开始卷?

    原来这不是梦,看来我的崛起机会到了,哈哈哈,虽然也有点不爽,我还是点了“立刻进入”。

    顿时,我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面前是键盘,鼠标,和一张巨大的屏幕,就别无一物了。

    “我去,这地方酷啊,这人体椅真是贼舒服。”

    “这机械键盘,爽啊,感觉快别无所求了。”

    “那祝愿你能够一直觉得爽。”策的声音从背后响了起来。

    听到声音,吓得我立马站起来,然而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站起来。

    这时策的声音再度想起:“你能够活动的只有手和头部,你的身体会被人体最健康最舒适的姿态固定住。除了面对电脑而操作,你做不到其它任何事。”

    我:“那我想上厕所了怎么办。”

    策:“在这个空间。你不会想上厕所的,你也不会想睡觉,你只能练习,练习,练习,直到通过本次练习。”

    我:“这么残忍?”

    策:“成为高手,或许不需要那么严苛的条件。但想要成为高手高手之高高手,那么一定要经历常人不可忍受的孤独,常人不能忍耐的严苛。”

    我:“很有道理,那来吧。先说说看,我一行代码都没写,我的代码烂在哪里了。”

    策:“烂在你竟然开始写代码了。”

    我:“你在逗我?我不写代码,那我要干吗?”

    策:“呵呵和,你知道为何现在互联网会变得这么卷吗?”

    我:“大概是因为产品节奏的越来越快把。”

    策:“产品节奏为何越来越快?”

    我:“目前大概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找不到盈利的点而要完成盈利的目标,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各种尝试,此经济利益之驱使。第二种是产品经理、老板为了向上汇报而言之有物,所以要投之所好,多很多中看不中用的无用功,此人性利益之引诱。”

    策:“难道开发者们就没有错吗?”

    我:“有,现在有个神奇的现象,产品不怎么样,但是吹嘘得可以,但我不可以用我们做出的产品来吹嘘与汇报,所以要再做个PPT工程。设计师门要做个高大上的东西来体现自己的设计水准,开发要用上些高大上的技术来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产品需求开发之余,还要在做一份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策:“你说的是现在已成的事实,却没有溯源。让人痛不欲生的疾病,绝非是发现病情的这两日才开始的,而治疗也绝非是通过仪器检查出了什么病就可以治愈的。所以要追本溯源,正所谓治病必求于本。”

    我:“确实,形式工作,面子工程,自古至今都有,却从未见如今的互联网卷象。那我们该如何去追本溯源呢?”

    策:“读史可以明鉴,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类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跨越历史的长河,我们早已没有什么新鲜事是历史所不存在的了。”

    我:“具体怎么说?”

    策:“农业时代,农民春耕秋收,日起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约束在天,而天地永远规律。工业时代的兴起,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工人们变成了机器开,工作,机器关,休息,靠机器吃饭,约束在机器,而机器的决定权在资本家手上,工人们用血和泪才争取到所谓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为机器添加了一层约束。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用电脑工作,也曾经拥有八小时的工作时间,那是什么变了,让我们慢慢打破了8小时呢?”

    我:“工业时代,机器决定了生产效率,机器运行时间久,那么产出越高,产出是可预期的。而互联网中,充斥了不确定性,我预期3小时可以完成,而实际上可能花费5小时。而且因人而异,正所谓一个高级开发工程师顶得上十个初级开发工程师。”

    策:“但你向老板报告的是预期时间,所以老板也只给你算了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为了完成工作,你只能花额外的时间来做,但是做完了,老板就真的以为你是3小时完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应该能2个半小时完成吧?”

    我:“不止如此,老板可是很会学习的,一些差不多的事情,老板就会不经我的确定就认为3个小时是能能完成的,完不成就是能力问题,而实际难度可能差很多。”

    策:“更大的问题是你接了这些活,可能加班加点完成了,但是并没有同步老板你真正的用时。所以老板得到的信息一直是错误的。你没有用数据去训练你的老板预估,你也没有用这些数据来训练你自己的预估,所以偏差也会越来越大,直到崩溃。开发者都容易沉迷自己的代码并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东西而沾沾自喜,却从来没注重过预期训练,也不关注预期时需要关注哪些额外因素,预期不及时如何修复等,就慢慢的回不了头了。”

    我:“确实,看来上一辈程序员训练出了一批预期非常不准的产品经理和老板,而要由这一辈程序员背锅了。年轻一点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又没有预期权,偏差就得不到纠正。”

    策:“所以卷的起点还是程序员,程序员都期望代码可以改变世界,却从来没关注过代码之外的事情。程序员写出的代码成功改变了世界,自身却早已经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我:“那怎么看待那些为了更早的实现梦想而努力的程序员呢?”

    策:“那些追梦人,他们没有错,而只是用错了方式,少数人能关注到预期管理,关注到代码之外的事情而能成功靠岸,更多的人只会被困在自己的领域里无法自拔。他们早早的给老板过高的预期,让老板兴奋起来了,可老板一旦兴奋,就想要追求持续的兴奋,也就需要你能持续维持他们的预期。否则,你只会让老板失望得更快。”

    我:“可那些身负房贷,不能丢失这份工作的人们呢呢?”

    策:“这也是买房时的预期与现实巨大的差距。房地产与互联网一样,都是疯狂而不计后果的提高预期,所以账,迟早要还的。”

    我:“那要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策:“从理性来说,现在需要重新学习并构建预期。以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长去计划每一件事,并要以文档的形式记录下来,再执行,记录执行情况,纠正,再做预期,如机器学习那样,训练自己的预期,从而敏锐的发现各种问题。做计划和写日记是很好的习惯,可惜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丢失了这个习惯。”

    我:“可是现在有权者不会理性的走这条路,毕竟过好今天最重要。”

    策:“所以现在是个绝境。但历史就是一个循环,每逢无路可走的绝境,都会携大气运之人降临,而开启下一次循环,或许这个人就是你,但需要你做好准备,把握永恒的真理与套路,才能逢时入世,一击必中。蛰伏,可是有大气魄的人才有勇气选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