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里的小和尚 » 第二十二章 青青草色齐,别有天地非人间

第二十二章 青青草色齐,别有天地非人间

    月亮高高的挂在漆黑的天空里,皎洁的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泄下来,映照在那个丽人身上,却越发的显得清冷。

    她那冰一样苍白冷酷的脸上,却突兀的出现了一抹红色,邀月的嘴角流出了丝丝血液,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仍然冰冷的望着江面。

    只是这黑漆漆的江面越发的平静。

    邀月没有说话,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许多。

    怜星就在她身后两步左右的距离,也是望着江面。

    过了好一会儿,邀月抚起衣袖,轻抹了一下嘴角。

    那件雪白的袖口,顿时沾上了一抹红色。

    邀月望着袖口的这一抹红色,它是那么鲜明,那么刺眼。

    “嗤”邀月手一撕,将那一截扯下,往江里一抛,又抬起手掌拍击而出,那块布竟如同石头一般沉入了江底。

    然后,冷冷的道:“走吧。”

    怜星跟着一起走了。

    花无缺也跟着要上去,却听到一个灵动的声音说:“你继续去杀江小鱼。”

    这声音是那么缥缈,可是语调却那么冷漠、无情。

    玄藏当时只觉喉头一甜,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整个人落入了江底,随着江流一直飘,一直飘……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玄藏醒了过来,只是整个人还昏昏沉沉的,耳朵嗡嗡作响,玄藏坐着让整个人清醒一下。

    他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只能一直走,一直走……

    放眼过去,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中幽谷深深,一条条弯曲的小涧潺潺而来。

    顺着一条擦山脚留过的幽碧神秘的小河走,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复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往桃林走了进去,快到尽头突然出现一片光亮。

    又走了几十步,只见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玄藏顺着道路慢悠悠的走,蝴蝶在花中嬉戏,鸟儿时不时飞过这花的海洋,在连绵环山的村庄里竟然绽放出春天的气息。

    周边的桃花树,有小孩在桃花树旁玩耍,悦耳的笑声荡漾着。

    坐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安详的看着在桃花树下玩耍的孩童,露出了嘴角的笑容。

    会跳舞的女子也在桃花树下舞动着,跳着跳着像是与桃花融合起来,美的无与伦比,美的让人窒息。

    绿油油的水稻分布在田里,壮硕的汉子,在田里辛勤的耕作着,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这一切是那样神秘。

    在这悠然的环境下,玄藏的心应该是平和的,可是他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

    玄藏找了一棵桃树,在桃树底下坐着,闭上双眼,手里转动着佛珠,嘴里一遍又一遍的念着佛经。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

    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

    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

    玄藏在将自己的心静下来。

    夕阳西下,夜幕还未降临,周围那些零散分布在小山村脚下的老房子上,炊烟已经络绎不绝地升上天空。

    丝丝微风把乳白色的炊烟揉捻成长长的飘带,从豪爽的田野袅袅地飘过,是那样的柔和、轻盈。

    这时村里有人过来叫了玄藏,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玄藏微微一笑,欣然答应。

    村里人设酒杀鸡,众人围在一起吃饭,玄藏和几个汉子坐在一块,与他们对饮起来,几杯酒入肚。

    玄藏问:“请问这里是哪里?”

    一个喝得脸红红的壮硕汉子回答说:“哪里?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从来没有出去过。也没有人问说这里是哪里?”

    玄藏又看向其他人,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

    沉默了一下,玄藏又问说:“那这里怎么出去?”

    一个头发发白的长者说:“年轻人,我活了这么久了,从来就没听说过怎么出去。”

    然后有一个人夹了一块鸡肉起来,吃了一口鸡肉后问:“你是怎么进来的?”

    玄藏跟他们说就是从桃林里进来的。

    一个瘦瘦的汉子插嘴道:“我每次进桃林里转一圈,不知道怎么就又转出来了。”

    其他人纷纷说是。

    玄藏默然不语,拿起酒来对他们说:“喝。”

    村里人纷纷也拿起酒来和玄藏对饮起来。

    当天边隐去最后一抹晚霞,夜幕逐渐降临了,吃饱喝足之后,村里人纷纷都去休息了。

    苍茫的天际中,充斥着夜幕降临后的静寂。

    村里人要安排玄藏睡觉的地方,玄藏跟他们说还要再走一走。

    村里人说好,让玄藏晚点随便找一户人家进去睡。

    一轮明月出现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白而净,圆而亮,犹如一个大圆盘,让人尽情地欣赏,月儿高高的挂着,星儿一闪一闪地眨着,一切是那么地宁静,玄藏的内心却还未平静。

    一个人独自在这田间小路晃悠。

    在这空旷的田野中,似乎每一丝安静的气息都勾起一抹忧郁,回忆以寂寞为诱饵,在这黑夜里统统跑出来,悬浮在脑海中飘摇,黑夜让孤独更加深邃。

    玄藏早就习惯了孤独,只是后来多了那么多的朋友,玄藏也对这喧嚣突然间有了一种渴望。

    而且玄藏觉得他也必须出去,外面还有事情等着他,他想起了小鱼儿,不知道他武功有没有长进,是逃过了花无缺的追杀,还是可以打得过花无缺了。

    想起了郭靖,不知道他回到大漠之后怎么样了?

    玄藏想起了阿飞和李寻欢,又想到了上官金虹。

    这里这样的春光明媚,想来冬至日已过,不知道阿飞和李寻欢怎么样了?

    玄藏想起了阿青的病,也想起了殷素素,虽然殷素素之前为了寻求庇护,而特地跟着他一起,他也知道,但是本着能救人就救的心,也一并相处了一段时间。

    想起了韦小宝和寇仲兄弟……

    夜似乎变得好漫长!

    有风的清晨,不知什么时候,升起了炊烟袅袅,像白纱飘飘的雾。

    雾越来越浓,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越发显得有些飘渺。

    晨辉下的炊烟就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惊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村庄有了炊烟的映衬,一动一静,彰显和撩绕着的是人间的悠闲与繁忙。

    因为他们巧妙地组成了一幅农耕文明的乡风俚俗画。

    静的是百年老屋,动的是袅袅升腾的炊烟,它们动与静那么不经意的时不时地一结合。

    桃枝妖妖,炊烟袅袅,河流犹封存的记忆,远山也在弥漫着寂寥。

    点点篝火,有如大地的眼睛,烟雨迷蒙,孤独的树撑起了整个天空。

    一段旅程就是一段人生,繁华与荒凉,烈日与风霜,玄藏忽然感觉这里才是属于自己,之前的一切就是个梦。

    玄藏静下心来,开始去地里学习着怎么干活。

    学着怎么用镰刀收搳,他头戴草帽,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麦子搳,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麦子又搳。

    左手拿不了之后放在身后,又继续搳,再放在那一堆,直到能捆一捆麦子,用麦子麦草打绳捆住,再继续搳下一捆。搳完一块地就用扦担挑回去。

    回去的路中朝着过往的村民们点头微笑,看着孩童在嬉笑,老人在乘凉,女人在洗衣……

    黄昏的炊烟又升起了,从高矮不一的房顶袅袅升起,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那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越发显得古朴、恬静、美丽动人。

    烟缕渲染着黄昏的景色,田间的人们炊烟的呼唤下,背着锄的顺着村道走回来。

    顿时,牛的哞哞声,狗咬声,鸡叫声,人们说话嚷叫声将炊烟下的村庄的黄昏变得充实起来。

    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