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琅琊榜外传 » 第六十二章:七百两白银

第六十二章:七百两白银

    北燕得到军报,大梁军队夜袭大渝都城附近的圣城和华城,圣城被攻陷,俘虏了二百多皇亲贵族,其中还有先皇的皇子。大渝皇帝非常震惊害怕,令滑狼王撤出益狼城,回大渝都城渝城加强防守,益狼城失守。这正好印证了豫津的话,北燕皇帝不再犹豫,要燕军迅速出击。

    拓跋昊率军十万,分三路攻击,各路军马三万人,拓跋昊率领一万骑兵殿后指挥。出征前拓跋昊召集三军前锋大将说:“各位将军,陛下希望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陛下许诺谁能攻下一座城,便封为千户侯,十座城就是万户侯,谁能第一个破城,另有黄金百两的赏赐。”

    三位将军大喊“谢陛下,谢主帅。”于是勒马带兵,冲向自己的目标城池,形同饿虎下山,杀奔西去。

    而言豫津要求带走七百万两白银,北燕皇帝虽然不舍,但由于双方已经协商好了,不得已令太子派军人,先扣押大渝守护白银和粮草的军人,然后又派军队护送言豫津押送的白银至大梁边界。此时早有大梁军队在此等候。

    言豫津几天后回到大梁的金陵城,事先早有通报,大梁朝堂,朝堂上下欢欣鼓舞。中书令柳澄大人说“恭喜陛下,恭喜丞相,豫津大人继承言丞相才能,为国立下大功。”言阙也难以掩饰心中的高兴说“谢柳大人夸赞,犬子尚还年轻,需要阅历,需要磨练,还请诸位大人,对他多加指教。”

    柳澄说“言丞相,言大人已经成年,听说尚未有婚约。”户部尚书一听急了,口不择言的说:“柳大人朝堂之上,还是谈论公事为好。”柳澄一听说“沈大人说得对,我失言了。”沈追一听赶紧解释“柳大人别误会,我没别意思,是我失言了。”

    沈追为什么着急,那是因为春节时,言侯去他家走动,言侯以与家母商定,让豫津与小女结为连理之意,虽然现在还没下聘礼,但意愿很明确。因此担心女儿的乘龙快婿被抢走,所以着急。

    皇帝景琰说“各位爱卿,言豫津北上燕国,为我大梁立下大功,朕定会奖赏。沈爱卿,朕派你代朕到城外接迎言大人”。“是陛下。”

    金陵城外,沈追带百官在城门迎接言豫津,豫津见状十分惊惊讶,寒暄之后,进城入朝,言豫津将在北燕的情况如实奏秉皇上。

    皇帝景琰非常高兴说:“豫津辛苦了。”皇帝直呼豫津的名字,而不是客套的称呼,说明皇帝视他为亲近之人。皇帝说:“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想要朕赏赐你什么?”“陛下,这是臣分内之事,应该做的。陛下如要赏赐吗……”皇帝景琰说:“要朕赐婚吗?”说着呵呵笑起来。众臣高兴,沈追很紧张。

    豫津说:“不是,请陛下允准臣去前线,跟随林殊哥哥率兵打仗,再立新功。”皇帝听闻高兴说“好,豫津,朕准了,你休息几天,朕会派人护送你去前线。”“谢,陛下。”皇帝皱了皱眉说“听你说来,那北燕四皇子屡屡与你作对,将来那批粮草,必会不容易得到。”

    言豫津说“陛下说的对,北燕皇帝贪钱爱财,而四皇子煽风点火,处处与我大梁作对,那批粮草,怕不会轻易交给我们。”景琰说:“那四皇子为什么会这样?”言丞相说:“陛下,想是当年霓凰郡主比武招亲,那北燕四皇子派出自己心爱的高手,来我大梁攻擂求亲,没想到最后败在三名不会武功的稚子手中。后来此人失踪,由此他怀疑被我大梁做了手脚,怨恨在心,心存报复之念。”

    众臣听闻,都明白原因。皇帝景琰说:“言丞相这样说来,这个四皇子如鲠在喉,是个后患。”言丞相说:“对,不过陛下也不必担心,这几日老臣就谋划一下如何除掉这个四皇子,至少让他不能为患大梁。正好豫津也在,让豫津把我的想法转告林帅,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

    皇帝景琰说:“好,有劳言丞相了。”言侯说:“陛下,应该的”。皇帝说:“现在我们要将这些银两发放给那些阵亡的将士和受伤的士兵”沈追说:“不劳陛下费心,这些事臣会尽快发放到他们手中”。“有劳沈大人了”。“陛下应该的”。“另外,这些赔偿中应该有江左盟和琅琊阁的,特别是琅琊阁,沈大人务必要办好此事。”“是,陛下。”

    金陵城中出了三位年轻的能臣,一位是一战成名的穆青小王爷,一位是言丞相之子,外事能力出色的言豫津,还有一位是长公主之子,率军打仗的将军萧景睿。三人炙手可热,京城高层暗流涌动,都想攀附这门好姻缘。

    而大梁国内,因为阵亡和受伤的将士家庭得到丰厚的补偿,全国轰动。由此引发了参军入伍的热潮。这股热潮完全出乎了大梁朝堂的预料。

    这些要求上前线杀敌立功的人中,既有以前不愿入伍逃兵役的人,也有不够年岁,虚报年龄的人,还有超龄而谎报年龄的人,另有一些王公大臣商家富户的孩子,他们认为大梁在林殊的指挥下打败大渝指日可待,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见见世面,练练胆量镀镀金。所以掀起一股报名参军的热潮。

    萧景睿的弟弟谢弼,近日也很纠结,眼看着哥哥以及从小的玩伴言豫津,还比自己小的穆小王爷如日中天,与自己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甚至于天地之别,整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长公主看着心疼,询问谢弼:“弼儿,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谢弼说:“母亲,我可不可以像卓伯父一样戴罪立功,去前线杀敌,以洗刷我谢氏的罪过。”长公主:“孩子你和你卓伯父,青遥大哥以及你大哥不一样,他们习武多年本来就为了保家卫国,你就是上战场杀敌立功也没太大的用处,你爹他,杀人太多了。”“母亲,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长公主说:“弼儿,只要有娘在,有你大哥在,你就不会受委屈,受伤害。我想过了,将来你成家生子,可以过继给你大哥,跟着你大哥姓。而我们这个家也离不开你,你要操持这个家。娘的一切将来都是你的。相信娘,时间会抚平一切的伤痕的。”

    而朝堂之上,兵部尚书李林表现出了从来没有的喜悦心情,自从景琰登基以来,李林由于战队原太子的原因,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沈追提醒后,便努力工作兢兢业业。证实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李林满面喜色出列说:“陛下大喜呀!”景琰皇帝说:“李大人喜从何来,慢慢讲来。”李林说:“陛下,自从沈大人把抚恤伤亡将士白银发下后。大梁国内各州县府衙上报称,报名参军人员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近二万人,这都是陛下仁慈,体恤伤亡将士换来的呀。以前征兵太难了,这是我兵部难以想象的,我皇万岁,万万岁。”说着叩拜于地。

    景琰急忙说“李爱卿快请起,这也是你们兵部的功劳,李大人前线正缺少兵力,希望李大人能迅速把这部分人,征入军中,加强操练。尽快送到前线。”李林说“请陛下放心,我一定会办好此事。”众臣替李大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