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琅琊榜外传 » 第五十五章:谈判

第五十五章:谈判

    于是,言侯率大梁重臣与大使臣神范平及同僚开始商谈休战之事。大梁重臣中户部尚书沈追和刑部尚书蔡荃、言豫津等,主宾相见,互致问候,分两边而座。

    言丞相居中说:“欢迎范大人及大渝重臣,带着和平的愿望来到我大梁。我大梁皇帝同范大人说过,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和平,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子民安康是我皇最大的心愿。范大人,我说的对吗?”范平说:“对,对。”

    言丞相接着说:“我们此次交流遵循陛下的意图,非常诚心,不仅是本丞相参与,还有户部尚书沈追沈大人、刑部尚书蔡荃蔡大人,这是犬子夜秦督抚言豫津,这足见我们对和谈的重视。范大人说你们此次前来,带着满满的诚意,那就让本丞相及众大臣见识见识。”大家相互认识坐下,开始谈判。

    范平说:“我大渝皇帝对于与大梁交战非常的后悔,因此希望通过和谈换回和平。试问假如大梁把流河城与宇都城归还我大渝国,贵国认为用多少财帛可以代替此次战争给大梁带来的损失?”

    言丞相表情冷淡的说:难道这就是大渝的诚意吗?我认为这不是诚意,而是在索取。”范平说:“言丞相有何想法?”“范大人,我想法很简单,也很公平,我们第一步要谈的是赔偿,因为你们大渝发动的战争,使我们大梁近万士兵死亡,一万多士兵受伤,难道不想负责任吗?范大人你认为这公平吗?”

    范平说:“言丞相说得对,是要赔偿,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和平,而和平的途径是通过赔偿交换来实现的。只有贵国承诺把流河城及宇都四城还给大渝国,才能最终做出比例相符的赔偿。”大渝众臣附和说:“是呀”!

    言丞相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随后看了一眼蔡荃,刑部尚书蔡荃施礼后说:“言丞相、范大人,我认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地谈。这样,既清晰又公平,绝不可以混在一起谈论几件事情。”言丞相说:“蔡大人说得对,我赞同。范大人你说呢?”

    范平说:“蔡大人这是何意?怎么是几件事情混在一起谈,愿闻其详。”蔡荃说:“范大人,既然我们要诚心诚意的和谈,首先就是公平、公正。从公正说起,大渝国在去年发起战争,造成了双方的伤亡,同时国库也为战争付出大量的粮草,马匹,军用装备,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大渝国发起了战争。为了公平,我认为我们的和谈应该分几步进行,第一是赔偿,赔偿伤亡的士兵,赔偿大量的粮草和军用装备。第二,赔偿北燕、东海对我们造成的损失。第三才能是商谈城池的归属”。

    大渝大臣中有人说:“北燕、东海给贵国造成的损失为何由我大渝赔偿?”刑部尚书蔡荃说:“如果不是你们大渝联络勾结许诺,东海、北燕会出兵吗?既然做出错误的决定,那就要为错误买单,这很公平。”范平想了一段时间后说:“言丞相,事关重大,我们再商量一下,好?”言丞相说:“好啊,都休息休息。另外,为了能尽快的实现我皇的愿望,我把一步和谈归为两期,一期是赔偿,二期是城池归属”范平说:“谢谢臣丞相!”

    大渝众臣来到后面的房间,范平说:“上茶。”这时有人端水入内为各位沏茶。等人离开房间,范平说:“各位大人先喝茶。”几位大人开始喝茶。过了一会,范平说:“几位大人有何想法?”其中一位说:“现在和谈的主动权在他们手中,我们只能被动服从。”另一位说:“范大人,我知道你想为我们大渝争利益,但毕竟我们是来求和的。”还有一位说,“我们也不必气馁,现在在谈判,又不是给他真实财富。”范平说:“时间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因为战争输赢变化很快,赔偿是谈判绕不开的话题,如果这样我们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谈,各位大臣同意吗?”几位大臣点头同意,他们又喝了杯茶,然后出来,谈判继续进行。

    这时言丞相站起来说:“范大人同意按照蔡大人的建议谈吗?”范平说:“是的,言丞相。”“哦,既然这样,就先从赔偿开始谈。范大人很抱歉,对于数字我很迟钝,我退出,由户部沈追沈大人和你谈,我呢,给你们倒倒茶打打杂,范大人不会觉得不妥吧?”范平说:“没关系,言丞相请自便。”

    此刻,沈追坐上了言丞相的位置,开口说:“范大人,你们远来是客,我大梁是礼仪之邦,因此还愿先听客人的想法。”范平说:“沈大人,我们大渝人也是谦让之人,愿意客随主便,先听听你们的想法。”沈追说:“即便范大人说客随主便,那我的建议还是你们客人先讲。”

    范平见此只能说:“谢谢沈大人。那我代表大渝先讲,我们大渝愿意赔偿亡者黄金万两”。此言一出,大家都一愣,只有沈追笑了笑,看着蔡荃:“老蔡,范大人太有诚意了,一个人一万两黄金,你说一万个人有多少两黄金?蔡大人你还年轻,去应征入伍吧。”蔡荃说:“好、好。”

    这时范平看了一眼身边的大臣,大臣开口说:“沈大人真风趣,我们范大人讲的是总共给一万两黄金作为赔偿。”

    沈追故作惊讶的说:“范大人是说大梁在兖州作战阵亡的一万多军人,加上在东海、北燕阵亡的共一万三千多军人,共赔偿一万两黄金,对吗?”那位大臣:“范大人就这个意思。”沈追说:“蔡大人,先别去报名参军,让我算一下每位军人能赔偿多少黄金。”于是沈追闭上眼,掐着手指算起来,然后睁大眼睛说:“老蔡,别去报名了,一个军人还不到一两黄金。太不值钱了!这还没加上受伤的将士和江左盟、琅琊阁的重建。”

    场面一下尴尬了,言丞相笑了笑没有说话。沈追也看着范大人也没有说话,只有蔡荃气愤的说:“范大人,这就是你们的诚意吗?你这是在侮辱我大梁军人。”范平淡淡的说:“蔡大人别生气,刚才是老臣口误了。”蔡荃说:“是口误吗?”“是的,蔡大人,老臣口误了,老臣生在贫穷之家,一万两黄金对于老臣是一个天大的数字,所以为了表达诚意,说出了这个天大的数字,却没想到大梁的将士伤亡得如此之重,实在是抱歉。”范平轻松的化解尴尬了场面。

    沈追:“是范大人口误了,那现在知道了,请范大人再说。”范平说:“沈大人,我对数字也不太敏感,我怕再说错引起误会,还请沈大人说吧。”

    沈追说:“好,我来说,范大人,我和你正相反。我生在富贵人家,家母郡主,所以对黄金万两并没觉得太多,毕竟是人命关天嘛。我的建议是每名阵亡将士黄金千两,白银万两”。

    沈追的话刚说完。大渝这边大臣张大嘴巴,“啊”的一声,其中一人说:“这怎么可能?”沈追说:“这不多吧?”“这比范大人说的还多呢。”沈追也“啊”了一声说:“是吗?”“可不是吗?”沈追念叨说:“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哦,是我口误了,应该是黄金千两,或者是白银万两。范大人本人初次参加这种场合,紧张了,紧张了,实在是抱歉。”言侯、蔡荃及众位大臣都笑了。

    大渝的大臣也是故作惊讶,其中一位说:“范大人,这个没法谈,这是漫天要价。”范平笑笑说:“肖大人别急,我刚才也说错话了,可能沈大人也说错话了,不过肖大人按照大渝对阵亡将士的赔付,大约一个人多少白银?”“按照大渝最高赔付标准是白银一百两。”

    范平说:这个标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范大人,这一百两中拿出五十两,买八分田地,一年的收成,不仅够吃,还能有富裕,把多出来的粮食卖掉。换取衣服和生活用品。”范平说:肖大人也就是说还有五十两白银的剩余,对吗?”“是的,范大人。”

    范平看着沈追说:“沈大人,战事已经发生,追究对错。还不如及时对阵亡将士进行抚恤。抚平战争的伤痛,刚才肖大人的话,沈大人以为如何?”

    沈追淡淡的说:“范大人,肖大人的话我听到了,但我想问两位大人买来八分地,谁来播种,谁来耕耘,谁来收获?”

    范平说:“沈大人,即使按你所说的,那请人帮忙种地,一年也不过五两银子,五十两剩余的银两也可以用十年,十年后,孩子已然长大,成为家中顶梁柱,就不需要再请人了”。

    沈追说:“范大人,由于你们不断的入侵,战争造成了男丁匮乏,平时一年五两,战后五两,够吗?十两也未必够。何况十年后孩子长大成家立户,家中的妻子、老人谁来照顾?谁来耕种?”范平说:“那用不上白银万两吧”。沈追:“既然范大人诚心,我也诚心出价。每名阵亡的将士赔偿白银一千两。当然,范大人,我也向您讲明这一千两白银的原因,我们大梁对阵亡的抚恤分两部分,一部分生命赔付,一部分是功劳赔付。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名军人为了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报酬,他们是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肖大人说五十两,买八分地,余下的银两以每年十两请人耕种,按人寿六十来算,也差不多五百两,这是生命的赔付。功劳赔付与生命赔付等价,因为我大梁国君的希望是让阵亡的家属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

    范平说:“我认可沈大人把抚恤分为两部分的建议,沈大人果然是出生在贵门豪府,不知道银子百两对百姓意味着什么,百姓的希望是幸福,百姓的诉求是没有战争,消除战争,安居乐业就是幸福。为了尽快结束战事,不让战争继续,我愿意再加一百两白银共二百两作为赔偿。”

    沈追说:范大人说的有些道理,我们目标也是相同的,但是我也要对得起阵亡的将士,这样也再减少二百两,每位阵亡将士抚恤金为一口价八百两。”

    大渝的人说:“这也太多了。”场面僵住了,这是言侯站起来笑笑:“各位大人辛苦了,范大人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都回去讨论讨论如何?”范平说:“谢言丞相,好吧,沈大人,请认真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告辞。”沈追笑着说:“范大人,对不起。我只对我的建议感兴趣,范大人慢走。”双方施礼告辞。

    范平回到驿站,几位大臣说:“陛下当初没有听从范大人的建议,贸然出兵,酿成祸端······”还没说完,范平说:“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快准备礼品,今晚我要去言丞相家。”“好、好。”

    晚饭后,范大人命人备马,装上礼品,去了言丞相家中。请门人递上礼单。言丞相看着礼单笑了笑说:“请范大人。”说着起身走上前相迎,两人见礼。言丞相请范平来到书房,坐定沏茶,言丞相说:“范大人来府有何指教?”范平说:“我皇的错误决定,的确应付出代价,但尽快结束战争是百姓的福音,可沈大人过高的要价大渝拿不出来,卡住和平的希望,请言丞相相助。”

    言丞相没有说话,范平看着言侯,过了一会儿,言丞相说:“我们的愿望是相同的,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百姓不再遭遇灾难,可双方的要求都有道理,我很难抉择。”范平说:“言丞相,老夫认为一定要务实。大渝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银两呀。”

    言丞相说:“好吧,首先把您今天送来的礼物带回去,我是不会收的,其次,我会请沈大人再讨论讨论。”范平说:“谢言丞相,礼物已送达,岂可拿回,是我的心意。”“范大人带回去吧,不然我也会上交的。”“那请言丞相自便吧。”

    第二天,双方又来到谈判桌前,但言丞相没有出现,双方仍僵持着,互不相让,一个上午没有进展。下午言丞相来到后询问谈判情况,知道情况后说:“范大人,上午言某确实有要事,但我希望您能和沈大人相互退让一步,尽快达成协议,造福百姓”。

    最后沈大人出价七百两,范大人出价三百两,仍存在较大差距。言丞相说:“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我现在就进宫,觐见陛下,你们明天再谈。”双方听后,施礼告别。

    第二天,双方又来到谈判桌前,言丞相也早早地来到,见双方坐定,言丞相说:“昨天见过陛下,陛下宽厚,以天下苍生为念,尽快结束战争,换来和平。希望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我建议陛下对每位阵亡将士出五百两白银做抚恤金,受伤者二百两,陛下考虑大渝的承受能力,愿意再让一步。阵亡将士每位白银四百五十两,受伤者每位一百五十两,范大人,这是最终的价格。”

    范平听闻是大梁皇帝的决定,虽然不满意,也无可奈何,但比沈追的七百两好太多了。范平说:“谢大梁皇帝、谢言丞相。”言丞相又对沈追说:“陛下说,沈大人不必为难,不足的由国库出资凑齐。”沈追说:“谢陛下,谢谢言丞相。”

    言丞相说:“两位大人关于粮草马匹等有账目,很清楚。沈大人,请你把从开战之日起到现在,从国库调出了所有记录,找出给范大人一份,做一个交割。范大人时间紧迫,我们座谈一天,战场上就会发生变化,请以百姓为念,速速达成协议。”

    范平看着言丞相说:“言丞相数额巨大,容我们商议商议。”言丞相说:“好吧,范大人。”大渝众臣退到里屋,范平说:“看来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那位肖大人说:“是啊,但如果能把与宇都城流河城要回来也是值得的”。

    范平摇了摇头说:“没那么简单,可没办法,也只能按照这个思路谈。”范平说:“好,一会儿我们出去后,就告诉大梁人,同意上述条件,但前提是把宇都城和流河城还给我们。”众臣同意。

    大渝众臣回到谈判桌,肖大人说:“沈大人,刚刚范大人做出决定,同意你们的条件,但前提是要把宇都四城和流河城换给我们大渝。”沈追笑眯眯的脸有点挂不住了,蔡荃站起来,气愤的说:“这不可能,我们谈判之初,言丞相已和诸位讲明,分两期,一期赔偿,一期城池归属,第一期谈判结束签署协议,才会谈第二期。肖大人说:“对呀,第一期已经谈完了,我们已经同意了你们的条件,现在应该谈第二期了。”

    蔡荃说:“肖大人,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让你误会了,实在是抱歉。我们的意思是,签署协议后,你们必须马上支付,你们支付完之后再谈城池归属。”肖大人接着说:“你们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蔡荃说:“对呀,没有兔子撒鹰干嘛?”

    范平有点儿急,说:“蔡大人,这是不公平的。我们支付完后还怎么谈?拿什么谈?”蔡荃说:“范大人,我没有觉得不公平,你们杀我大梁子民,抢我大梁城池,狼烟四起的时候,考虑过公平吗?”沈追说:“是呀,现在让你们拿出真金白银,你们就觉得不公平了?”

    言丞相说:“这是在开始讲好的,不过范大人说的也有道理,这样,暂且休会,明天再谈。大家开动脑筋好好想想,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原则问题,考虑考虑好了再谈。”

    范平说:“好吧,言丞相。”大家施礼回到房间。大渝众臣回去后,范平说:“绝不可以先支付再谈,这是底线。”“可不支付,他们就不谈,怎么办?”大家一筹莫展。最后还是那位肖大人说:“范大人,找个人做保人如何?”范平说:“谁能为这么大的钱和事担保。不过,谈谈试试,看看他们想出什么办法。”。肖大人说:“好的,范大人。”

    谋定而后动,其实言丞相已料到谈好谈,谈落实难,晚上,他把想法告知豫津,两父子商讨对策。言丞相说:“谈好谈,落实难,让大渝先交钱粮,范大人是不会干的。我们不见钱粮,继续往下谈,又违背了我们的谈判原则。豫津你也想想有没有好的办法。”豫津说:“父亲,可不可以在双方之间找一个中间方,也就是第三方,让他们先替我们双方接受钱粮。”言侯想了想说:“这也算是向前走了一步,大渝付出了,可以继续往下谈。可这第三方找谁呢?”豫津说:“父亲,陛下让我出使北燕,可不可以让北燕做第三方。”言侯说:“好,先让大渝把钱粮等送去北燕。然后你出使北燕,以城池相诱,让北燕出兵攻击大渝,北燕、大渝反目成仇后,最好结果是把钱粮运回大梁,最坏的可能是北燕皇帝见财起意扣着不给,到时你灵活应对。但最起码让大渝失去战争的能力。”豫津说:“好的,父亲。”

    于是双方又来到谈判桌前,沈追于笑眯眯的说:“范大人有办法吗?”范大人说:“我方认为可以找人担保。”沈追呵呵笑了,说:“找谁做保?找你们大渝皇帝吗?”说着笑了起来,肖大人说:“也可以找其他国君做保。”

    言丞相说:“肖大人可知保字如何写?”肖大人一愣后说:“一个人字旁,一个呆字。”“对呀,呆人才作保呢,哪个人这么呆,给这么大的事做保?”肖大人说:“言丞相,那您说还有什么办法?”过了一会儿,言豫津说:“各位大人,我认为肖大人的思路很好。我们可以找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落实我们达成协议”。范平急问:言大人如何落实?”

    言豫津为难地说:沈大人,应该先向您请示后再说。”沈追说:“没关系,说吧。”言豫津说:“刚才受肖大人启发,因此想到找一个国家,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大渝国把谈妥的白银、粮草、马匹等放在第三方,等我们把第二类协议谈妥后,便把放在第三方的银两、粮草、马匹等交给我们。如果谈不妥,大渝便领回如何?”

    肖大人一听说:“好”。范平想了想说:“不错。”沈追、蔡荃他们觉得有点亏,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答应说:“好。”

    豫津又说:“那选哪个国家呢?”范平想了想,贴近肖大人耳边低声说:“肖大人,北燕新败,局势对大渝不利,北燕现在是不会再出兵攻打大梁的,如果能保持中立也很好。选北燕如何?”肖大人点了点头,然后说:“选北燕吧。”范大人急忙说:“北燕与大梁、大渝都有接壤,位置很好,就北燕吧。言丞相,将门虎子,后生可畏啊!”言丞相说:“过奖了,就依范大人。”

    范平说:“言丞相,我这就回去写奏折。告知我皇,待皇上批复后,就将钱物交到北燕保管。”“好,范大人。”艰难的谈判终于告一段落。

    范平回到驿站,写好奏本,派肖大人带人连夜快马加鞭赶回大渝都城渝城,三天后赶到渝城。肖大人来到皇宫,见到皇帝,递上奏本,然后又把谈判的经过讲给皇帝及众大臣听。

    皇帝颖鸿表情愤慨,说:“朕本欲报十三年前梅岭之仇,一举攻克大梁,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却胜败颠倒,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梁让朕赔付他们七百多万两白银,十七万大军半年的粮草,即使这样也没有许朕和平,还我宇都四城和流河城,真是让朕心中愤恨难平。”

    众臣也知道,这巨额的赔偿对大渝意味着什么,纷纷表态说:“陛下不能同意大梁的要求”。

    皇帝颖鸿何尝不想一口回绝此等辱国的协议,但宇都四成被大梁占领,特别是流河城。开口说:“朕的流河城被大梁攻破,流河城是我们大渝的门户,大梁可以通过流河城深入我大渝腹地,甚至于一步步逼近我们都城渝城,朕实在是难以抉择”。众臣听闻,不敢言语。

    过了一会儿,军机大臣密枢令赤民出列说:“陛下,我们的应对方法是一个字,拖。一方面我们派使节去北燕,请北燕居中协调,一方面我们准备钱财粮草,我想户部尚书一定知道我大渝国有这些钱财和粮草,如不然,范大人是不会答应的。但却不急于发往北燕,看形势的发展”。有大臣问道:“若大梁催促,如何应对”?赤民说:“就说白银、粮草数额太大,我们正在筹措”。

    大渝皇帝愁容满面的说:“也只有这样了,肖大人,您速回大梁,拿着我的手谕告知范大人,然后请范大人迅速启动二期城池归属的谈判。”“是,陛下。”皇帝又派使臣出使北燕,商谈协调事宜。

    几天后,肖大人来到大梁,范平接到皇帝旨意,便立即备轿来到言侯府,言侯避而不见,让豫津接待。范大人说:言公子,请转告言丞相,我大渝皇上已同意我们方案,希望能尽快签署协议。”豫津说:“知道了,范大人,等家父回来后,我就告知家父。”“谢谢啦,言公子,还望转告,明日上午我们签署协议。”“好的,范大人,我替家父答应您。”“那好,我告辞了。”说着转身离去。

    第二天,双方大臣又来到谈判桌前,范平见言侯不在,问豫津:“言公子,言丞相今日不来吗?”豫津说:今天早晨陛下召见家父,故此不能前来。家父说过,所有事情由户部尚书沈大人决定。”范平虽心中不悦,但也没表现出来。

    户部尚书沈追说:“范大人,我们签协议吧。”范平说:“好吧。”言豫津说:“我们要多签一份,可能我要带着出使北燕。”二位大人点头说:“好。”

    协议签署完后,范平对沈追说:“沈大人,协议已签完,现在我们就开始谈城池归属了。”沈追说:“不行。”。为什么?”“二期谈判,必须等到你们的白银粮草如数抵达北燕后,北燕接收完毕,言豫津大人验证后,方能开始。”范平说“沈大人,这样太拖延时间了,我们可以先谈着,如果二期谈判结束了,钱粮仍未到位,我们可以先不签约,我们也有时间去催,等钱粮到位后再签约,您看这样行吗?”肖大人说:“范大人说的对,这样可以迅速推进,结束谈判。”沈追:“二位大人,不用这么着急,等到钱粮到位后,再谈也不晚。”“沈大人,战场上每时每刻都会有将士伤亡,怎么能不急呢?况且你们大梁皇帝也期盼和平之期早日到来。沈大人,我们是诚意满满,希望沈大人也以诚相待。”沈追听着笑了说:“范大人您们各位的诚意我相信,我们皇上的诚意我更相信,但你们皇上的诚意我不相信。所以只有你们的皇上把钱粮送去北燕,我们再谈,对不起诸位,抱歉。”

    范大人无奈,肖大人又说:“果真不见兔子不撒。”双方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