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山海去种田 » 第十六章 陆家田产

第十六章 陆家田产

    “老太太,这般合作,您觉着如何?”

    “你方才所说的,倒也新奇。”陆老太太淡然一笑,“只是老身不精耕作之道,怕是难断。”

    “不若,明衡与你同行,实地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哦,看来是位耕作能手。”

    “只是喜欢伺候田地罢了。”陆老太太打发小碗跑去后院,“如果明衡觉得可行,陆家自是愿意一试,甚至,老身可与村长一起劝动村民。”

    “好,有老太太这番话,我更有信心了!”

    陆老太太只是笑笑。

    对于王嘉择口中所说的亩产千斤,她是不信不疑。

    凡事,要走一遭才能得出结果,在此之前,她不会妄下结论。

    王嘉择与陆明衡来到陆家属地。

    到了外面,才发陆家的宅院真的挺大,三进三出的四合院,简雅端庄。

    后院栽了一些花,可能是初春,气温还比较低,花枝都刚刚鼓芽。左侧空着几垄整理好的田地,估计是用来种菜的,菜园前有几间棚子,里面传来哞哞声,定睛一看,原来养了两头大牛和一头小牛犊子。牛圈旁是猪圈,里面养了八头大猪。

    王嘉择:……养得起牛,厉害了。

    “……竟有花果园?!”

    院外大约三十米处就是一片果园,粉红的桃花,淡红的杏花,雪白的梨花正含苞待放。

    正前方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远处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

    边走边欣赏,不一会儿就走到花果园,空气清香。

    这花果园三十亩左右。除去桃树、杏树和梨树,上坡处还栽了不少的苹果树,这些果树长得还不错,杂草处理得很干净,果枝也修理过了。

    出了大门,往南走,眼前所见,俱是麦田,远看绿油油的,很是喜人。

    如今也就初春,扬花期未至。

    再走下去,便是坡地和沙地。

    因为气温还比较低,所以地还闲着。

    “这几天天气刚转暖,沙地准备种花生,坡地准备种些红薯和四叶草。”

    四叶草?

    王嘉择有点迷糊,想了会儿才反应过来。

    应该是紫花苜蓿,喂养猪牛的。

    小时候,她随着父母回乡探亲,玩过打猪草,有点印象。

    毕竟,一生只有一次的经历。

    “不打算种些棉花吗?”这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陆明衡叹了口气,“没法,棉花的产量太低了。”

    这样啊,改天去研究下如何提高棉花产量。

    顺便,批发农牧全书。

    下来,就是荷塘与竹林。

    虽然不大,却有趣意。

    还有就是整整三十亩的水田,规整肥沃,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耕作。

    这陆家,不错啊。

    “这座山,也是你家的吗?”王嘉择指了指。

    “是的,这溪竹山,本是栖霞山的一部分,只不过,大改之后,溪竹山便分出来,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画风不同吧。”陆明衡笑道。

    “毕竟,栖霞山是裸荒,溪竹山却丰饶。”

    潺潺溪流,缓缓而下。

    王嘉择蹲身,看着水面中的自己,用手拨了一下,真凉。

    “这般看来,陆家底蕴不错。”王嘉择道,“那为何小碗要去打猎?”

    “偌大陆家,容不下几个妇孺?”

    陆明衡脸色一变,“不是这样的,我娘很疼二姐和小碗。”

    “只是,只是家中,难免有人碎嘴。”

    “我娘已经严令,不得嚼舌。”

    “不过,小碗听了那些话,却是无法释怀,想要自己赚钱。”陆明衡无奈,“我本来想带她到三哥那儿做事,却不想,她非要找你。”

    因为她的那身怪力吧。

    面对未知力量,选择退怯还是直前。

    显然,小碗选择直前,并且作赌。

    这时,太阳出来,温度升高了许多,再加上走了很久,身上有些出汗了。

    所谓一日四季,便是如此。

    早上出门还冷风吹着,香菱硬是要她多穿一点,她照做了。

    不想,正午,热得她想脱件外套。

    “……那个,我有点热,脱件外衣,你不介意吧?”王嘉择直问道。

    “啊?!”陆明衡脸色发红,“这、这……”

    “放心,这儿没人,看不到。”王嘉择边说边脱,她向来如此,怎么舒服怎么来,“等走到大路,我再穿回来,不会损伤你的清——”

    顿了一下,她换了个词,“清誉。”

    陆明衡侧过身,不敢直视。

    只是眺望四周,像是在为她把风。

    王嘉择见了,心里闷笑,没想到这个能杀猪会种田的书生,居然这么可爱。

    “对了,沙地和坡地是怎样浇水的,我刚才看了下,附近没有水源。”

    “自家挑的。”

    “这么多地都是靠人挑的?”

    “不挑的话,水源有些远过不来。”

    陆明衡觉得正常,毕竟家里的大进项不在这里。光是那三十亩上等水田的产出,就够一年的花销。

    王嘉择却不是这么想,如何发展生产力,解放劳动力,一直都是她心中的大事。

    水车和水泵安排上!

    视察完了。

    王嘉择拿出大杀器,天工开物以及农政全书。

    当然是繁体版本,古体封页。

    先用两本书镇场子,有理有据。

    陆明衡立马翻阅,他本就是好学之人,对于农事更是痴爱。

    没想到,农桑之道,有人著书立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陆明衡欣喜若狂,“如按书上所言,粮产定能提高!”

    “不过……”陆明衡沉吟,“这亩产千斤,还是过于夸张,书上未曾有言。”

    “……因为有人改进粮种,在此基础,产量翻倍。”王嘉择掏出锦囊,倒出一粒种子。

    “此名杂交水稻,是一位老人为解决百姓吃饭问题,埋头研究数十年得来的成果。”

    “怎样,合作吗?”

    陆明衡略微思考一番,便答应了,“好,陆家愿意,我也会帮忙劝说村民。”

    “就算不能亩产千斤,但这产量必定胜过从前。”

    “怎样,也是村里得益。”

    王嘉择微微一笑,“你倒是算得精,想得开。”

    不像隔壁,还要签约合同,才能推行。

    哪怕现在,也才堪堪十几家愿意试试。

    “那就拜托你多跑跑多说说,我这儿粮种多得是,就怕地儿不够。”

    “不知,姑娘回收这么多的粮食,是为什么?”陆明衡问道。

    其实他一开始就想问了,而且他心里隐隐有个模糊的答案,只是……

    “嗯,你是第一个问我的人。”王嘉择眼睛一亮,“其他人只是追问粮产与价格。”

    “其实吧,我也不好直说。”王嘉择收回书籍,“只是,世情易变,你看,西北战乱,粮铺囤货,这怎么想,也得留些后路,你说是吧。”

    她并没有直接说,但是很明白了。

    陆明衡自然听出来了,双手合礼,鞠了一躬,“多谢姑娘提点。”

    王嘉择摆摆手,让他起身,“你心里有数就好。”

    说完,跑向溪河,去抓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