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末世艰难行 » 第八章 降临

第八章 降临

    第八章降临

    张锦舅舅贾正一家也搬来了。贾正自是不愿意搬的,但是他孙女圆圆刚出生2个多月,已经长了冻疮,儿媳陈玉抱着裹的严实的女儿就拖着丈夫贾渊住到姑姑家,也就是张锦家。舅母宋小娥要伺候刚出月子没多久的儿媳,也跟着来了。家里就剩贾正和小儿子贾涵,父子俩饭也不会做,强撑了几天之后,也只好灰溜溜搬了过来。来之后,自然要住到开春,于是借着张锦家的货车,把生活必需品也都运了过来。

    18号的时候,二姑夫李忻打电话回来。说要全家回来避寒,冷的公司都没法去。第二天,直到天黑,李忻一家才到。这次也没有例外,带了一堆给各家的礼物,还给张锦奶奶买了很厚的棉鞋,保暖衣,羽绒服。说实在是太冷,怕奶奶受不住。估计是李忻回来前先联系过张锦大姑父和三姑父,20号大姑父一家和三姑父一家也都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张锦家。

    难得家族的人聚这么全,比过年的气氛还浓烈。张妈妯娌,还有张锦姑姑们,小姨,舅妈都去厨房准备着这么多人的饭菜。而张锦也没闲着,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开始给各个窑洞生火,准备着大家的入住。

    当晚**无事。21号,早饭过后,张锦把各家都聚集在一起,最晚进门的三姑一进门就开口:“嫂子把我们都叫过来什么事儿?”

    “秀娇,不是你嫂子找你,是我。”张爸回答。

    然后张爸站起来,提高声音说:“都先坐下吧。别站着了。”等找位置坐好,张爸继续,“把你们都叫来呢,是要说下。你们这次来,要住很长时间的。所以,我们就提供住的地方,其他的你们要自己……”

    听到这里,张锦几个姑父,姨夫,舅舅脸色都不好看。三姑父王建斌更是脱口而出:“不情愿要我们,我们还不住了!有两口破土窑真当自己是财主了!秀娇,我们走!”

    “凭什么走?这又不是他们家。这是我妈家,我看谁敢不让我住。”小姑姑秀娇瞪着张妈。

    “你们两口子少说两句行不行!”李忻大声呵斥他们。李忻心里也不是滋味,可是他也清楚他这舅兄是个老实人,应该无恶意。然后李忻又笑呵呵地递给张爸一根烟,“哥说的有道理,我们都听着呢。哥继续说。”

    “你们不是住一天两天,现在这么冷,起码也得住到开春才回的去吧?”张爸看着眼前这圈人点了头才继续,“可你们谁家来,都是就带了几身衣服。铺盖呢?昨天晚上我们弟兄3家才凑齐你们的被褥,谁家都有现成的,还多花钱买新的?吃的咱有,可做饭的家伙呢?8户人,顿顿在一个锅里吗?这一冬天烧的煤呢?其他平常用的呢?就天天借着使唤吗?”

    听到这里,大姑父蔺文有些脸红,当老师这么多年,从来是自己说教别人,虽然知道是自己欠考虑,可也恼怒张爸说话也不留面子:“行!是我们想的不全面。我们再回去一趟搬东西。不过哥你的货车借我们拉煤好了。”说完就起身。

    最后各家又回去收拾了一次东西,能带的都带了,煤炭也运来好几车。

    各家都是长辈回去收拾,张锦的表兄弟姐妹都留在这里等各自父母回来。张锦看着跟自己同辈的这些人,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已经20多岁,还是固执的不肯长大,继续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付出。哼,就让你们再轻松一天吧,末世到了后,看我怎么磨练你们!

    在炕上横七竖八歪着的一堆熊孩子不约而同都打了个寒颤。“姐!该添火了!冷了!”张锦叔叔家小女儿喊张锦。

    张锦给炉子添煤炭,听到大姑家表妹小兰说:“小锦姐,现在没事做,我们打扑克吧!”

    不等张锦出声,已经有一帮熊孩子开始组织谁和谁对家,还有一个直接跑张锦前面来要扑克,张锦无情的破灭了他们的希望:“没有扑克!”然后就是哀声一片。

    “行了!有正经事做!”张锦拿出一个洋油灯和之前收集的空墨水瓶等物品,“谁还记得小时候用过的洋油灯?用空墨水瓶,好几股拈一起的棉线,一个圆的铁片,中间留出够棉线通过的洞,还有煤油,就是洋油灯了!”

    “哇!小锦姐这是什么年代的古董啊?我没见过。小锦姐你从哪儿弄来的啊?我怎么觉得你比我哥好玩多了。”小兰很好奇的拿在手里看。她哥小杰敲了她脑壳一下。

    “小杰,你还记得吧?”张锦问。

    “记得,小学经常停电,那时候都是用洋油灯的,不用蜡烛。”蔺杰跟张锦同岁,比张锦小几个月,也还保留着对洋油灯的记忆。

    “我们开始做洋油灯吧。这么冷的天气,电线估计没几天就断了。到时候万一停电,就要用这个照明。”张锦刚说完,小兰又接话:“姐你跟神棍似的。”张锦难得的哈哈大笑起来。

    弄好煤油灯后,就给每个窑洞放了2个煤油灯,一个打火机。张锦还带领这群小屁孩给每个窑洞里都铲进许多煤炭,怎么也得够3天的量。

    这一天,估计得有晚上八九点了,各家才陆续返回。这回带的东西可够多的。张锦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晚饭自然是当地名菜烩菜!简单好做,还管饱!大家都狼吞虎咽的吃完就各自回去整理带回的东西。

    就此大院格局正式形成。一共是6+6+6间窑洞,中间张锦家院子里有三间窑洞装粮食。一间储藏着蔬菜还有腌制的咸菜。一间自家住,另一间住着张锦小姨家。

    右侧院子是张锦叔叔张忠明家。忠明有2个女儿,大女儿张丹22岁和小女儿张甜14岁,一家四口住一间窑洞,其他都空着。所以张锦3个姑姑家都住在了右侧院子。

    左侧是大伯张有明家,张有明有1个女儿32岁嫁到外省不在。还有3个儿子,大儿子30岁,二儿子28岁,都结婚有孩子了各占一间窑洞,小儿子25岁单身,和父母同住。贾正家也住在左侧院子,贾渊一家3口单独住一间。

    左侧剩下的一间窑洞则被张锦改成了议事厅。有这么多人,谁家炕上也装不下。

    各家都在在忙乱的安顿,张锦则是收拾好碗筷,就上炕睡觉。张锦边摇头边上炕,这一天,可真够累的,得好好睡一觉。更重要的是,以后都恐怕没有睡的这么安稳的时候了。

    不过凌晨时分,张锦就醒过来,然后睁着眼看着窗外一点点由黑变亮,张锦现在的心情是五味陈杂,有种终于等到了另一只靴子的感觉!很早张锦就爬起来了,起来后也不管几点,挨个给好友打电话,提醒他们多准备吃的,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出门。

    张锦真的是不知道时间如何过去的,基本上,这一天的时间张锦都用来看手表了。终于熬到下午一点,张锦把各家都集中在院子,拿着大喇叭,几乎是嘶喊着说:“刚刚我有朋友得到消息,再等两小时,三点的时候就会天黑,会持续黑三天三夜,也会同时下雨,也是三天三夜!要记得这3天任何情况都不能出来,因为下的雨有毒,碰到就会死人的!我昨天怕天冷停电,已经把煤油灯还有打火机都送过去了,还有煤炭,屋子里的量也够烧三天的。我知道你们现在不信,我也不信,但是万一呢,天黑后就知道结果了。所以各自保重!”

    为什么用大喇叭呢?因为村里也有别家来窑洞过冬的,用大喇叭,也是想提醒一二,活下来的人越多越好!说完上述那段话,张锦赶紧先跑厕所撒敌敌畏去了,农村的厕所可以有蛆的,张锦可不想到时候出现变异蛆!

    今天作者逛超市受打击了,听到俩人对话如下:胖MM:我要买酥饼!瘦MM:不要买!你不瘦个二十斤有谁会看你一眼!你有什么资格吃酥饼!作者默默的从糕点区目不斜视的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