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曼达拉花丛 » 只道奋烈自有时

只道奋烈自有时

    周一早上阴雨霏霏,凉意阵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退休教授沈濯清院士应市博物馆馆长韩家霖的邀请,来参观古代玻璃艺术展,由于周一闭馆不对外开放,展厅并没有游人,刚好适宜细细观赏。两人是故交老友,韩家霖曾在东南大学挂职,任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对当时的沈濯清教授多有照拂,调回BJ后,跟沈院士也多有联系。

    “沈老,您能莅临指导,我们馆真是蓬荜生辉啊!”

    “家霖,咱们两个就不要搞这么客套了,听说你们馆里有个展,水平很高,我一回到BJ,就马上过来学习了。”沈院士退休后半年时间居住在南京,半年时间来BJ的儿子家中,他和老伴儿上周六才刚到BJ,周一一早就来了博物馆。

    “沈老,学习可不敢,您多提意见!”韩馆长双手合十作揖,笑容满面地跟在沈院士身后。

    该展览是关于古代玻璃艺术展,集中展出了公元前28世纪—1世纪的玻璃制品。这个时间段的古玻璃制品多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地区出土的文物,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落后,工匠造出来的玻璃体积较小,于是多是小玻璃镶嵌的图案或者串成的项链饰品,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色彩斑斓,古朴活泼。但是这次展厅的灯光运用地十分巧妙,不仅在展品上方给了散光源,还在展品内部给了光源,展品通体散发出均匀又温和的光,既突出了玻璃本身的色彩,还营造出了轻盈灵动之感。

    “家霖,这是冷光源吗?出来的光很均匀”说着,沈院士将手伸到展品上方感受温度,“这光源完全不发热。”

    “对,用的OLED柔性屏做的光源。”

    “就是现在手机用的OLED屏幕吗?”

    “是的,听设计师说这是目前最新一代的显示照明技术,OLED面板是最接近太阳光的光源,而且不会产热,就是贵了些,贵有贵的道理。”

    “嗯,效果确实好,光线柔和均匀,可以把玻璃制品的色彩饱和度释放的很完美。”

    “沈院士,这是埃及时期的马赛克植物纹……”沈院士在每个展品前都会稍做逗留,细细观赏,韩馆长则会介绍展品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

    两人边走边看,韩馆长发现沈院士的关注点不在展品上,而是环顾四周,在场馆中来回踱步,神情时而专注若有所思,时而会心一笑,韩馆长也不敢上前打扰,退在一边等候。

    沈院士越发体会到这个展厅布置的匠心独运了,不仅在展品上布置多个光源点位,突出玻璃展品的自身质地光泽,而且连场馆中的隔断也是采用的大面积通顶玻璃墙。这些玻璃幕墙并不是透明的玻璃,玻璃表面贴合了不知名的某种贴膜,因为贴服自然,沈院士刚开始并没有发现。沈院士惊觉这竟然是运用了园林造景的空间布置手法来打造现代化的展厅!传统的造园多采用连廊花窗框景的手法,这个设计师竟然用了现代材料,将整面玻璃幕墙进行处理,通过纤维状肌理的细密贴膜来营造漏景的效果,配合着深深浅浅的灯影交错,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从进入展厅开始,观者就步入一场光影迷阵,展品仿佛近在咫尺,却只见虚影,难窥真容,需要转过几幅屏风幕墙才能近前端详。设计者用光来引路,用影来造景,使得观者行走其间,迂回曲折,虚实轮转,飘逸流动,不自觉被灯光和幕墙牵引前行,平地之上竟产生此起彼伏,移步换景之美。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沈院士轻轻吟诵,设计最美妙的地方在于,虽然从未谋面,但是在建筑中能读懂设计者的伏笔巧思,像解题,像猜谜,读懂设计者的内心,达到精神境界的交流,产生神交已久,一见如故的知音之感。

    “家霖,谢谢你请我来看这么高水平的展览!京城果然卧虎藏龙啊,这么小一个展,竟然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我要见一见这个策展人,以后请到我们学院去做个讲座。”韩馆长没想到沈院士对这个展馆的布置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确有受宠若惊之感。

    “沈老,我们没有请独立的策展人,是我们文化会展中心合作的一家设计工作室,叫‘白studio’。”

    “竟然只是设计工作室?”

    “对,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是设计院的年轻设计师,我们经常合作,以前帮我们布置展厅,后来业务能力很出色,我们的大展基本就都交给他们工作室来布设了。”

    沈院士眼中流露出诧异和赞赏“后辈属实优秀啊,这个展厅不到1000平米,场地有限,留给布展的空间很小;而且展出的是玻璃文物,竟然想到用玻璃幕墙做隔断,又引入中国园林设计的,构思不可谓不新颖,不绝妙啊!”

    “是呀,颇有您年轻时的才情啊,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哈哈,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叫彭宇。”

    “彭宇?我倒是完全没有听说过,可能没有参加什么设计比赛吧,不然这样的年轻人我会注意到的。”

    “沈院士,您哪天周末有空,我把他叫到馆里来,您现场考教考教他,要是能稍做点拨,那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了。”

    “说不上考教,我倒是想问问这个彭宇,这玻璃幕墙上用的什么新材料,我倒还没有在别处的作品上见到过。”

    “这我知道,叫什么共振微纳米纤维膜,除了造价高昂,施工难度大,其他没毛病,既适合现代展,也适合古代的文物展出,后续使用率会很高,总体来说还是划算的。”

    “家霖,你怎么也是一馆之长,搞艺术的人怎么能从钱眼儿里看问题呢?”

    “哈哈,沈老教育的是。”

    此时的后生年少正在办公室,戴着一圈U型枕,歪着脑袋画着图纸,未曾想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院士的好评。

    “没有创意,还在修改,一如我现在的生活一样,毫无头绪”

    “那你笑什么?”

    “可能快绝处逢生了吧……”

    同事之间彭宇浓重的黑眼圈遮不住他严重闪亮的光,摇摇头,这孩子可能甲亢了吧,不眠不休的工作,还热情不减。

    “年轻真好”同事摇摇头,掀开茶缸子,抿了一口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