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摊牌了,老子是暴君 » 52、小姨楚人美

52、小姨楚人美

    严世藩等人,都是老狐狸,心机不浅,见惯了大场面,也见惯了各色人群,听惯了各种好话。

    虽然朱载基的表现很不凡,说这话时也很认真严肃。

    但,这样的话,太大了,太空了。

    嘉靖可不是个什么好说话的主,就算你是他的崽,也不能改变什么。

    他该改革,消减我们这些勋贵重臣的待遇福利,还是会继续贯彻下去的。

    严世藩摸着圆滚滚的肚皮,面色不改,笑容热切温和。

    “秦王啊,你说的话我们自然是相信的,你要带领我们更上一层楼,那我们自然是鼎力相助配合!”

    “东楼叔,小侄说的可是真话,绝非客套敷衍!

    我也并非要改变陛下的意思决心,而是另辟蹊径,从另外的事情着手!”

    严世藩,号东楼,自称嘉靖时三大天才之一,

    他确实也有这个资本,他似乎能看透人心,连嘉靖的面都没见过,却往往能一下就猜中他的心思,写出最好的青词。

    严嵩的许多决策,就是他在暗中协助决定的。

    对这样一个智商绝顶,手段狠毒的大佬,

    朱载基也不敢大意,只是暂时,他还需要他们这些大臣来协助,发展壮大。

    以后自己真正掌权,再来徐徐改变这些权臣勋贵。

    朱希忠也稍微认真几分,打破这有些尴尬的气氛,举杯开口道:

    “秦王不愧是秦王,就是有办法,不过我倒是很想听听秦王的高见。”

    “是啊,要是秦王真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既不用违背陛下,又可以更上一层楼,那以后在小就唯秦王马首之瞻!”

    文明是早就打定主意,现在出来表态,自己是支持秦王的。

    无疑,这是大忌。

    尤其是隐晦地表示,要去竞争太子之位!

    “哈哈,当然,秦王仁义,还是我们的大贵人,自然得支持!”

    严世藩等人精,不咸不淡,听不出什么态度。

    朱载基压了压手臂,不在这个敏感话题上多说。

    “各位,我要说的是,商业,这是一项赚大钱的途径,远比去克扣农夫,只把眼光盯在那微薄的一些农田庄稼上要好,好得多!”

    “而且,就算是一心要在农业上获得利益,我建议,也可以试着学学我这西山的模式,保证让你们满意!”

    朱载基亮出了獠牙,退而求其次,徐徐图之。

    要一上来就说,让他们学习自己,接受农田改革,这恐怕不会成功。

    他们都是大地主,大权贵,早就习惯了坐享其成,哪里会有什么改革的心思?

    这一改,前期就要平白搭进去许多钱财,而且,还要把金子般珍贵的土地分发给那些贱民!

    这等于就是把他们的命送给别人!

    这样的傻事,他们会干?

    更不用说,什么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甚至还给他们搭建屋舍,学堂……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太扯淡了!

    所以,朱载基铺垫了一大通,先让他们去经商。

    他们大部分人是军二代官二代,哪里懂什么经商,何况,商人的地位也不高,名声也不好。

    至于收益,也因人而异,他们去经商,不把老本赔光,就算不差了。

    果然,朱载基说话后,大多人脸色微变,或低头吃酒,或张望窗外,或闭目养神……

    有个人,倒是让朱载基以及众人都侧目。

    她是一个非常有女人味的少妇,二七八不到三十,前凸后翘大长腿,丰满细腻,腰肢似柳枝。

    哪怕是见惯了美女的朱载基,也暗暗吞了口口水,强行让自己恢复平静。

    “妾倒认为,秦王说得很有一番道理呢,商业才是真正发大财的路子,只要做好了,日进斗金那自然是很轻松的,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更不用担心别百姓唾骂,被陛下不满,被锦衣卫给盯着,提心吊胆的。

    最主要的是,秦王都开了金口,那自然是已有腹稿,只要老老实实跟着他干,自然不会吃亏!

    秦王的手段,你们又不是没见识过。

    秦王,我,楚人美就愿意跟你干,你想怎么干都行!”

    楚人美?

    这名字让他感觉一阵凉飕飕的,有点吓人啊。

    朱载基看着面前美少妇,心中有些开玩笑。

    她是陆柄小姨子,陆绎小姨娘,因为陆绎老娘早没了,她就过来帮忙照料小外甥。

    陆柄身为锦衣卫大佬,一没空,二也不受人待见,自然不会过来讨没趣。

    所以平时这些交流,都是这个胆识智慧都不错的小姨子,去代劳。

    她以往干得都不错,帮陆柄化解了许多矛盾仇怨,深受陆柄的信赖与重视。

    有楚人美这个美人儿出来带头表态,文明也第二个站出来支持。

    他本来也没什么产业,田宅也不多,只有区区数百亩,跟着朱载基干,即使没能捞到好处,也不会损失太大。

    严世藩,被许多重臣视为头领,他却还没开口,他们自然也没出来表态,他们其实也没有太多的田宅,倒是无所谓。

    朱希忠,世袭成国公,掌右军都督府事,督营如故,兼太子太傅,太保。权势日盛,被一众勋贵视为都头领,他也没有立即表态。

    他是不太愿意的,他们这些勋贵,基本上都是田宅大户,手上最少的也有个五千八千亩的,最多的甚至有近二十万亩田地!

    他们无忧无虑,吃着几辈子都吃不完的祖业,哪里有心思去搞什么改革!

    这些勋贵,确实大多数是蛀虫,是大明的荼毒。

    也是朱姓藩王,以及这些大勋贵,吞噬兼并百姓土地田亩,不断苛刻要求,吸血吸髓……

    导致嘉靖一朝,国库常年空虚,民不聊生,多起叛乱。

    嘉靖才要改革,整一整朝廷这种恶习陋习,要收回一些土地,还于百姓。

    当然,嘉靖做的很少,也没有太用力,很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给上天看到自己为民的一片心意。

    真正做事的,还是张居正等人。

    朱载基看着,这事还差一把火,还需要临门一脚,来确定最终的方针。

    “大家这样拘束是干什么,来来来,都举杯共饮,马上就是殿试了,不知各位可有对策?”

    朱载基主动转移话题,抛出另一个他们都很关心的事情,分散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在为这临门一脚,做铺垫。

    两天后的殿试,关乎到他们后辈的前途,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