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空间序列 » 2 年轻的天文学家

2 年轻的天文学家

    地球另一边,青藏高原。

    扎西朗刚台长收到一封来自南京的信,这是一封真正的信件,一封用古老方法写的纸质书信。他觉得奇怪又兴奋,奇怪的是在这个年代,大家发消息要不利用全息视频通话,要不就是全息视频推送,连电子邮件都很少使用了,更不要说这种古老的通信方式,虽然通信这个词就是起源于书信,但是大家却再也不用信了。收到这样一封信令扎西郎刚台长也很高兴,他觉得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艺术,优美典雅,每一封信都值得收藏。

    这是一封求职信,是两名南京天文学院的两名研究宇宙学的博士生一名叫樊星,一名叫上官岳,想毕业以后到他的天文台工作,心里特别强调想到天文观测站工作。信封里处了求职信还有一封李博教授的推荐信,预期说是一封推荐信还不如说是一封朋友间叙旧的信,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老朋友间的问候。只是在信的最后说了一句,这是两名前途无量的学生,请扎西台长用心栽培,他们将于两天后到达。李博教授是扎西台长的大学同学,是一名狂傲的天文专家,这么多年来,扎西和他的交流中总是听见他抱怨现在学生怎么这么笨,不停感叹人才难得。只要犯一点点错误就被教授骂得狗血淋头。能得到他赞赏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扎西台长知道,教授绝不是因为推荐信而客气夸上自己学生两句,看来这两人是真正的人才。说是求职信,其实李博教授已经安排好了。只是通知他一声而已,也许其他人觉得这是一种冒犯,但扎西郎刚不这样认为,那是他和李博教授的默契与信任,李博教授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人。

    扎西朗刚台长感到异常兴奋和开心,这么多年来,因为自己的天文台海拔高,条件艰苦,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工作,即使来工作的人也耐不住寂寞很快离开,或者留在内地和LS的数据分析中心,根本没有人愿意呆在一线的天文观测站里。那些不怕艰苦的狂热宇宙研究分子又看不上他的天文台,更愿意前往太空的天文站,那里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更少的干扰。

    扎西郎刚是库拉岗日天文台的站长。库拉岗日天文台是一座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台。建于100年前的公元2173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库拉岗日雪山上海拔7000米的半山。这里不仅空气稀薄,而且极其寒冷,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60度之多,空气中水分特别少,即使又少量水分也因为极度寒冷而凝结了。这样的条件对天文观测特别有利,这里即没有城市里的灯光污染,光线又不容易被空气中的水汽干扰,是深空探测的理想之地,唯一缺点就是海拔太高不利于人类生存。

    人类在1967年在夏威夷建设了莫纳克亚天文台,海拔4206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包括发现。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在莫纳克亚天文台没有望远镜,于是我国就利用有着世界上最高海拔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建设了一系列天文台,库拉岗日天文台就是其中最高的一座。过去的两百年,库拉岗日天文台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包括发现系外类地行星,两次黑洞合并,2398年一颗飞向地球的小行星,那真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当人类所有天文望远镜都去观测M74星系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一颗直径50公里的小行星直奔地球而来。当库拉冈日天文台偶尔发现这颗小行星时,已经离地球仅0.5个天文单位,什么时候越过的木星轨道人类浑然不知。这一次,地球没有像1994年那么幸运,那次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向了木星而不是地球。库拉冈日天文台将自己的发现全球通报之后,各国的天文台急忙调转望远镜转向这个小行星,并一致得出结论,这颗小行星将在一周以后精确命中地球。经过计算机的模拟分析,地球100亿一半人口将立即死亡,剩下50亿人口将在两年半内因为缺乏食物,环境变化等各种原因死亡,人类将像恐龙一样灭亡,活着的人仅是数十个空间站上的几百人。显然,他们也无法等到地球恢复正常后返回地球,人类文明将终止。这时,各国才手忙脚乱的研究怎么对付这个人类文明的威胁。两天的紧急磋商后一直决定发射携带核弹头的摧毁这颗小行星。不料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第一批发射的五枚导弹全部失的,第二批八枚导弹仅命中一枚,却无法将它完全摧毁,小行星分裂成几块继续向地球飞来。最后,人类几乎打光全部能发生到太空的火箭和弹道才将小行星击毁成成千上万颗碎片。那一天,地球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流星雨,宣告这次危机解除。但是,这次意外又暴露了很多国家私藏远程核弹头导弹,又引起国际社会不小规模的战争和争吵。

    库拉冈日天文台也因为这次事件名声大噪,享誉天文界。不过随着各国太空天文台大量建设太空天文台和月亮基地,库拉冈日天文台逐渐没落,现在的主要任务居然沦落到搜索太空垃圾,避免威胁到地球卫星和太空列车,偶尔也接一些无关轻重的临时任务,或者开放给星空摄影爱好者进行拍摄。想到这里,扎西台长不禁一阵叹气,这么壮观辉煌的天文台难道就在自己手里没落了吗?

    樊星和上官岳出了火车站,11月的空气里有一丝凉意,是如此的清新,两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让氧气充分地和每一个肺泡结合,感觉头脑都一下精神起来。这里远离了内地的雾霾,一切都是这么透亮,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上花台里的格桑花或是匆匆行走的行人,都带着一种浅薄的光晕,高原的天空是如此的清澈湛蓝。只有薄薄的白云如白沙一样静静漂在空中。

    两人一眼就认出了来接他们的扎西台长,一个中年藏族男人站在广场上的一辆老式越野车前面,身体依靠着越野车粗大的保险杠,常年被高原强烈的阳光晒出的一张黝黑发亮的脸保持着一个淡淡的微笑,显得有些憨厚而友善,一动不动和越野车仿佛组成了一座雕像。游客们不是登上漂亮的空中穿梭巴士直奔景区就是登上艳丽的观光客车离去。而这么一台老式越野车和一个藏族男人孤零零矗立在广场上,偶尔有几个游客过来合影,扎西台长也是友善的点点头。在这个小型飞行器都进去家庭的时代,这样一部低速的越野车太有历史沧桑感了,更何况车身上有黄泥,除了车头那一根洁白和哈达,整个车外找不到一丝干净的地方,在游客们看来,这就是一种狂野的古典美。大家都不记得坐这样的越野车是多少年前了,就和坐马车一样,是一种游乐和仪式,而没有把它当成便利的交通工具。

    扎西台长也一眼看到了两人,两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两个各背着一个巨大的登山包,看年龄一个不过二十四五岁,脸色白皙。另一个戴着眼镜的稍微老成一点,也不过二十七八岁。

    两人走到扎西面前,年轻一点的樊星小心翼翼的问道:“扎西台长吗?让您久等了。”

    “是我,是我,哈哈,欢迎欢迎!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我是樊星。”

    “扎西德勒!我是上官岳。”

    扎西:“知道,知道。李教授都给我交代清楚了。”

    两人伸出手,准备和扎西台长握手,扎西台长却热情的给他两一个人一个结实的拥抱。然后不由分说取下他两身后巨大的背包,扔进了越野车宽大的后备箱里。

    汽车很快就驶出了市区,一条高速公路跨过碧绿的LS河,穿过一片平原伸向远方的山区。路上并没有多少车辆,倒是头顶上不少空中穿梭巴士飞快的越过,那是去往珠峰的空中线路。

    樊星:“台长,咱们天文台最近都有什么任务,不知道我们可以帮上什么忙?”

    扎西:“就是搜索一些太空垃圾,还有观测一下近地小行星和彗星,发现了就通知地球轨道巡逻队清理一下,防止这些垃圾撞上了空间站。”

    樊星:“任务紧吗?听说太空垃圾挺多的。”

    扎西:“不紧,几乎没什么事,垃圾虽然多但是都有数据记录,大部分时候都是望远镜自动巡逻。我们发现上报了就不管了。倒是太空巡逻队的清理任务重。”

    上官岳:“那我们可以做什么?”

    扎西:“你们是研究什么项目?”

    樊星:“我们是研究深空探索,主要是寻找河外类地行星。我在主要做光谱分析,上官岳主要做数据分析处理。”

    扎西:“挺好,你们在这里可以随便研究自己的项目,台里并不会对你们有什么要求。”

    樊星一下明白了这里导师李博的用心良苦,现在一堆人不是挤向卫星轨道空间站就是飞向月球天文台,虽然在太空和月球的确有研究宇宙得天独厚的环境,但是太空天文台有着极其繁重的任务,以他们这样的新人资质,去了顶多做个助理,并不会有多少资格使用里面的设备。能分配到的时间少之有少。即使是资深天文学家,也经常因为太空飞行时间到了不得不终止自己的研究项目返回地球。现在安排他们俩来库拉岗日天文台,就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研究设备和环境。虽然这里比不上月球天文台和太空站的观测环境,但也是地球上顶尖天文台之一。

    樊星:“台长,去往我们天文台有直升飞机或者空中穿梭巴士吗?”

    扎西:“有的,随时都有,我们天文台就有飞机。”

    上官岳:“那怎么不坐飞机过去,这样还节约一点时间,也不用麻烦你跑一趟。”

    扎西:“不用着急,宇宙已经137亿年了。也不着急这一天两天。哈哈。你们想在这里研究多久都行。”

    听台长这么一说,两人反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扎西继续说到:“开汽车接你们到台里其实是担心你们直接飞到天文台会有高原反应,第二呢也可以让你们欣赏一下沿途的美景。咯,翻过这座山前面就是羊卓雍错了,XZ三大圣湖之一。对了,你们两不是改造人吧,去年来了几个改造人,他们倒是不怕高反,直接创造了无氧气上珠峰的最快纪录。”

    樊星:“不是,我们都是自然人,不过我们也是业余登山运动员,我们两登过K2峰,当然是携带氧气。”

    扎西台长:“听李教授说他有个学生叫欧阳琪,研究生期间就解决了改造人的低氧生存问题。”

    上官岳:“是的,是我们师姐,也是……”

    樊星接过来说:“也是摇篮奖金获得者。”说完瞪了一眼上官岳。

    扎西台长:“厉害厉害,果然是后生可畏。”

    谈话之间,越野车翻过一道山梁,一道湖泊出现在蜿蜒的山谷之间,蓝绿色的水倒映着蓝天和白云,一直沿着山谷蔓延前行消失在山谷里。随着湖水的向前延伸,颜色也又深蓝色慢慢变为浅蓝色,再变为绿色。

    扎西台长给两位介绍到:“这就是羊卓雍错。XZ三大圣湖之一。”

    两人感叹到:“真是漂亮,每次来都不一样的风景。”

    扎西台长问道:“你们以前来过吗?”

    樊星说道:“来过2次,最近一次是两年前。”

    上官岳:“上次我们三个是骑车环湖一圈,花了一周时间慢慢骑行。”

    扎西:“你们三个,还有一位是谁啊?”

    上官岳笑道:“就是刚才你提到的欧阳琪。”

    扎西:“原来你们三个很熟识,我早该想到,都是李教授的高徒。”

    山梁的西边有一个观景台,空中观光巴士排队依次降落在观景台上,游客们匆忙下来拍照留恋,又登上空中观光巴士快速的飞走。

    扎西台长摇摇头:“圣湖不是这样欣赏的,圣湖需要慢慢去体会。”

    樊星同意这样的看法:“太正确率。羊湖就是要慢慢体会,特别是黎明时刻的羊湖,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它的自然之美。”

    扎西笑着说:“现在跑马观花都已经是奢望了,全变成飞马观花了。”

    载着三人的越野车在沿着羊湖的307省道上向南驶去,不时有空中巴士飞临他们的上空。显然,游客们把这样的老式越野车也当成了一道风景,这让游客们很有复古的感觉。

    离开羊湖,海拔继续上升就没有游客了。只有高空中的穿梭巴士飞速的驶过,驶向另一个热门景点——珠穆朗玛峰。三人的话题也逐渐转为讨论天文学问题而不是风景。

    穿过两个冰川,越野车来到了海拔5000米的普莫雍措,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一片宁静的湖水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蓝色,在藏语中它的含义就是飞翔的蓝宝石。少了羊湖那种多姿的色彩,更多了一些厚重的蓝色,仿佛将一大块蓝宝石冻结在这高原之上。远处十四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雪山将它围绕,仿佛像十四个伟岸的小伙守护安睡的少女之湖,不让外界所惊扰了美梦。其中最高的一座巍峨的雪峰永世在此守候,它就是海拔7600米的库拉冈日山,那是他们的目的地。天文台正是在山顶。传说曾经有仙女在此等待对她有恩的放牧人,仙女终于等到牧人,过着恩爱的生活之后,有一天牧人到山上放牧,突然天降大雪,牧人冻死在山上,仙女很伤心,每天守着牧人的尸体长哭不起,最终仙女的泪水汇成了“普莫雍措”,而牧人化成了库拉冈日山。

    樊星说道:“扎西台长,能不能在湖边停一下,我想好好欣赏这一湖蓝。”

    “没问题,我正有此意。“扎西的目的就是让两位客人慢慢欣赏沿途美景,客人们能体会到他的好意,这让他无比自豪。

    三人走到湖边,再慢慢沿着湖边,一边漫步一边聊天。湖中间有一个面包型的小岛,突出水面10多米,岛上开拓又平整。

    樊星说到:“这里真是一个建设天文台的好地方啊。利用湖水,小岛和四周十几座高山,可以做成一个望远阵列。接近圆形的地形,开拓的空间,还有这么纯净的湖水无论是做冷却还是中探测物质都很适合,世界上怎么又这么完美的地方,大自然真是神奇。”

    扎西台长哈哈笑起来:“老弟真有眼力,岛上的确有一个接收阵列,我们台也是这个巨大望远阵列的一部分。”

    樊星:“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人类无论怎么去想象自然总会给人惊喜。”

    上官岳:“不如今天我们就在湖边露营,台长,我看你车上也有一套露营装备。”

    扎西台长:“这样最好。”

    虽然这里是海拔高达5000米高寒地带,扎西台长一般不会让人在这里过夜,但是一想到两人都是登山队员。也就打消了顾虑。他本身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这些年除了在台里观测太空就是驾车四处考察,天黑了就地露宿。

    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学术背后的时候,天空中逐渐亮起了满天繁星。一道巨大的银河横跨在苍穹之上。樊星感到无比讽刺的是作为一个天文学家,自己却很少见到星空,内地的空气污染和灯光污染已经让人想不起上次看到银河是什么时候。连著名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因为无法进行星空观测而关闭了。

    夜里,三人看着宇宙中一个个星系。喝着扎西的青稞酒,聊了很多。他们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三人都极度对宇宙着魔,都崇尚自然之精妙,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