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 第四十四章 野战破军

第四十四章 野战破军

    夜色茫茫之中,哈密城外的清军拔营。

    数万人马一动,立刻就惊动了城内的复汉军士兵,赶忙通禀张乐康:“总管,城外的清军向东南方向跑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拟驻扎哈密的第五师师长姚学诗立即说道:“总管,小心有诈啊,清军应该还没有到非撤不可的境地。”

    姚学诗,原清廷安西镇副将,张乐康的老丈人李可秀的老部下,也是清军中第一个向复汉军输诚的中高级将领。本着千金市马骨的精神,张乐康给了他一个复汉军第五师师长的职务,麾下有近万人。

    张乐康点了点头道:“姚将军说的没错。据我的估计,兆惠手中大约还有不到七日粮草,虽说已经有些撑不住了,但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兆惠也是老于用兵之人,不会不明白劣势之下撤退很容易就会变成溃败。八成是欺我年幼,想要诱我上钩,搞一次伏击。”

    姚学诗建议道:“总管明见,既然如此我军按兵不动待其自败即可。”

    第一师副师长刘文秀反对道:“不能就这样按兵不动,万一兆惠率大军攻击沙州呢。那里可是复汉军的起家之地,多少将士的家眷还在那里,轻忽不得。”

    刘文秀是鸣沙寨的老人,也是张尔玉以前的得力手下,自然有些担心自己的老巢。

    张乐康道:“放心吧,刘将军,我家也在沙州呢,肯定不会放任兆惠率兵攻击沙州卫的。但是诚如姚将军所言,兆惠撤得这么干脆,其中定然有诈。我复汉军起事未久,大规模野战的经验太少,绝不是兆惠手里那几万人的对手,因此绝不能浪战。

    我命令,第五师师长姚学诗率所部驻守哈密,随时和回部保持联络,一定要将富德部的这支清军留在哈密以西。”

    姚学诗躬身道:“未将接令!”

    张乐康继续说道:“第一师副师长刘文秀接令,两个时辰后你率领第一师的所有步兵向沙州方向进军,保持正常行军速度即可。具体和清兵接战的时间,听我的号令。”

    刘文秀躬身道:“未将接令!”

    随后有些疑惑地问道:“总管,你这是要?”

    “第一师骑兵团的一千骑兵由我统领,先上去和兆惠玩玩。”

    刘文秀急道:“总管不可,你是万金之躯,怎么能轻置险境!”

    张乐康笑着说道:“刘副师长,你莫不是当了几天正规军以后忘了咱们以前是干什么的。近两千骑兵来去如风,对其进行袭扰,兆惠又能奈我何。”

    “原来如此,总管英明。”刘文秀恍然大悟,这才放下心来。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可是伟人提出来的游击战方针,用在这种场合下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张乐康的命令下达后,驻扎在哈密的复汉军按照命令进行了调动。

    一千轻骑兵在张乐康带领下呼啸而出,向东南方向奔去。

    东南方向,率军一个多时辰走了八里路的兆惠不时会向后面看看有没有动静。

    也不怪他有些沉不住气,实在是现在清军的局势过差,容不得半点差池。

    看到身后翻腾起滚滚烟尘,爱隆阿对兆惠说道:“大将军,复汉军出城了。”

    兆惠点点头,认真观察着远处的烟尘。

    没过多长时间,张乐康率领的骑兵团追了上来,立即开展了一波冲锋,之后就迅速远遁。

    清军的后军被冲了个七零八落,伤亡了二百来人。

    后军遇袭后,清军的行军速度半主动、半被动的慢了下来。

    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复汉军的骑兵团又来了一次冲锋,还是冲完就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清军后军这回伤亡了一百人左右。

    纳穆札尔伏地听了一下,起身道:“不对,大将军,追来的只有这股骑兵。”

    闻言,兆惠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如果只有这股骑兵追来的话,那昨天议定的这个诱敌之计算是废了一大半。

    复汉军这是在告诉自己,你们的计划被看破了,只要用小股骑兵骚扰不让己方轻松到达沙州就算是复汉军的胜利,到时候人疲马倦的清军还怎么攻打沙州。

    这不是他们的军事能力有多差劲,设了个计策还被人看穿。

    打仗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奇谋妙计,绝大多数时间还是要真刀真枪地凭实力说话。只不过以前是清军的实力占优,可以对准噶尔部、回部予取予求。

    现在他们没有了粮草,失去了和复汉军对垒的最大本钱。就形势颠倒,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复汉军真的对己方采取打了就跑这一套打法,兆惠还真拿复汉军没什么办法。

    派去追击的人少了那是给复汉军送菜,派去追击的人多了大概率无功而返,也不符合他们现在最急迫的军事目标,攻下复汉军治下的一座城池,获取粮草。

    “纳穆札尔。”

    “末将在。”

    “你率领五千后军,小心防备复汉军的袭扰。”

    “是!”

    “爱隆阿,督促将士们继续往沙州方向行军,我们唯一的生机就在那里了。”

    “是!”

    爱隆阿和纳穆札尔对视一眼,均觉得兆惠此言不吉。可眼下的局势也只能让他们心下戚戚然。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以后,复汉军的骑兵又来了。

    这回面对严阵以待的清军后军,张乐康并没有率军冲锋,而是带领这一千骑兵给清军表演了一下什么叫做放风筝,来了一轮齐射后立即撤走。

    这回清军的伤亡更少,才死伤几十人。

    但是这越来越少的伤亡却把纳穆札尔气了够呛,复汉军这打法哪是汉人的打法啊,明明是草原上蒙古人的那一套。

    成吉思汗当年横扫天下的满古歹战术就有些类似现在复汉军的打法,近敌时不冲锋,而是围绕敌阵抛射,若敌前进则撤退,敌人停下就继续抛射。

    就这么被来回折腾了一天后,清军在距哈密三十里的地方驻扎。

    纳穆札尔问道:“大将军,因为复汉军的袭扰,我们的急行军速度比平日里慢了三成多。要是这么下去,还没到沙州卫城下,我们就要断粮了。你说该怎么办?”

    兆惠愁眉不展地说道:“能怎么办,眼下只有咱们也派出骑兵,长途奔袭沙州卫,看能不能一举成功。”

    爱隆阿叹气道:“也只有这样了。”

    纳穆札尔奇怪地问道:“复汉军的这支骑兵来去如风,这套袭扰战术使起来比蒙古人还熟练。我记得甘肃绿营军中没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啊,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兆惠摇了摇头道:“甘肃绿营的实力你们也清楚,实力比不上八旗精锐,但也比内陆的绿营强了不少。复汉军起兵以来没多长时间,已经全据陇右,显然是蓄谋已久,说不定是他们提前训练了这样一支骑兵。”

    第二天天还没亮,爱隆阿就率领三千多骑兵向沙州卫方向而去。

    看见了这一幕的张乐康好整以暇地继续和兆惠麾下大军玩起了放风筝。

    也不追求杀伤,一轮齐射或者一轮冲锋带走几十个清兵也就够了。

    在兆惠大军绕过哈密城东进的第四天,刘文秀率领第一师剩下的五个步兵团近万名步兵悄悄地靠近了兆惠的大军。

    拜张乐康的前些天袭扰所赐,清军向后的斥候一个也派不出来,根本不知道有一支步兵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这天入夜之后,和张乐康做了替换的刘文秀率骑兵团发起了又一轮齐射。

    纳穆札尔率领后军例行公事般的完成了接战。

    只不过这一次复汉军的骑兵并没有如之前那样一击即退,反而又游弋着来了两轮齐射。

    纳穆札尔心里还有些纳闷,却感觉到地面突然微微地震动了起来。

    夜色朦胧,笼罩大地,模糊了人的视线,反倒是要考夜空中星月,来指引道路。

    纳穆札尔只看到重重黑影沿着并不平整的道路,向清军的军阵冲了过来,似水流涌动不息。

    “不好,是大队敌军来袭!”清军中有人高喊道。

    在组织度相对较低的古代,夜战、敌袭,几乎就意味着混乱的到来。

    清军的士兵看到那重重黑影加速前冲,整个后军瞬间有些慌乱。

    张乐康的目力惊人,在夜战中指挥作战比起纳穆札尔要游刃有余的多。

    白刃战接战小半个时辰后,这几日被骑兵团搅得精疲力竭的后军濒临被破。

    张乐康挥舞着长枪,上挑下劈,左点右刺,这段时间里一共收割了十几个清军将校的性命,

    最后面对被亲卫护住的纳穆札尔,左右横拨扫开障碍,随即长枪划破空气,毒蛇般刺向纳穆札尔的背心,喊道:“纳穆札尔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杀!”

    被复汉军以局部优势兵力进攻的清军后军在这小半个时辰里损失了一千余人,本就在崩溃边缘的后军彻底崩了。

    超过半数的清兵跪伏在地上,剩下的败兵游勇向中军方向逃窜过去。

    张乐康指挥第一师撵着败兵向中军的三万清军发动了一波攻势。

    “纳穆札尔已死,后军已破,复汉军三万大军已至,乌雅·兆惠,你还不早降!”张乐康清朗的声音在内力的催动下,足以让大部分清军听得清清楚楚。

    不足小半个时辰,后军的五千人就被打崩了,连后军的大将纳穆札尔都被杀了。不少清兵是真的相信了复汉军来了三万大军,不然怎么会打得这么快。

    兆惠怒吼道:“我乌雅氏世受皇恩,当为皇上效死。众将士听令,随我一同杀敌!”

    作为历来待遇不错的军队,旗兵的爱国之心还是有的,毕竟没了大清朝,他们的铁杆庄稼还从哪儿来。

    这些年在乾隆的厉行整顿下恢复了相当战力的清军还是很难缠的,尤其是这些清军还是最精锐的那一批。

    双方在夜色中站成了一团,不停地有将士们在厮杀中倒在了地上。

    第一师是由鸣沙寨的老底子,加上收编的绿营精兵组成,是复汉军中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师长都是由张乐康这个复汉军统帅亲自兼任。

    经过横扫陇右的多场作战洗礼,论起战力,已经不弱于面前的这支清军野战精锐。现在又带着击破了清军后军的锐气,虽然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一时之间并不落下风。

    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候,早就盯上兆惠的张乐康领着一支精锐小队势如破竹地杀向清军大纛。

    兆惠见势不妙,也率领身边的亲卫冲杀向前。这个如果再退,被复汉军砍掉大纛,中军的三万多清军就真的完蛋了。

    可是就连勇冠三军、正当壮年的满清第一猛将海兰察都被张乐康擒下了,他这个年过半百的曾经勇将又能如何。

    张乐康一连出了三枪,一枪挑飞了一柄长刀,一枪砸退了一支长矛,最后一枪“嗖”的一下子刺穿了兆惠的心脏。

    身边的亲卫挥起长刀,将“定边大将军”大纛砍倒了。

    “兆惠已死,投降免死!”

    清军将士看到大纛倒地,心神大震,恐慌的气氛迅速蔓延。

    “大帅死了!”

    “我军败了!”

    三万清军或是抛下兵器投降求饶,或是溃逃,或是继续抵抗,彻底乱了阵脚。

    而另一方的复汉军士气大振,更加奋力地和面前的敌人拼杀了起来。

    近两个时辰以后这场双方四万多人的混战终于以复汉军的完全胜利告终。

    算上之前战败的后军,清军一共死伤超过六千人,两万一千人投降,还有近万残兵在部分清军将领的率领下逃了。

    刘文秀纵马来到了张乐康身边,一脸敬服地看着自家主帅:“总管,一万破四万,这简直神了!”

    “只要四万大军能够严阵以待,咱们手上的实力还是很难取胜的。老刘,你早晚也是要独当一面的,一定要记住稳扎稳打这四个字。要不是因为缺粮,兆惠不会被我搞得这么狼狈,以至于要兵行险招。”

    刘文秀道:“属下记住了。总管,要不我带着骑兵团继续追击清军的残兵?”

    “夜里追击就算了,黑灯瞎火的别再出什么意外。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再清剿这些残兵。”张乐康语气轻松,显示着他不错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