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忽悠校花,99元打造金手指 » 第274章 农学家

第274章 农学家

    由于谢丙申醉酒未醒,御轩就没有冒昧打扰,便随同星燊进入他的卧室。

    整体来说,房间干净整洁,到处挂有字画,满满都是书香之气。

    “咦,这句诗?”此时的御轩手拿一幅字画,站在一角喃喃。

    燊星见此上前:“这拙诗乃我瞎写的,若御少爷喜欢的话,拿去就行了。”

    “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可就收下了哦!”

    御轩也不客气,直接将其收入囊中:“对了!方才画中之地,你可知在哪里呢?”

    燊星疑惑:“御少爷说的是何意?”

    见他不明,御轩又将字画掏出来,指了指上面的图画。

    一下子令燊星难住:“那个……御少爷,这个地方我也不知道!”

    此话一出,御轩浑然懵逼,疑问道:“难道此画不是你所著?”

    燊星不好意思道:“此画的确并不是我所著,但上面的诗乃我所写!”

    “那你可知此画是谁所著?现在这人又身在何处呢?”

    御轩连出几个问题,浑然没有注意到对方脸上的悲伤之色。

    “御少爷,此画乃我姐姐所著!至于人……几年前就已死于洪灾之中……”

    御轩不语,只是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人死不能复生,活着才能不亏负,或许这也是你姐姐想要看到的!”

    燊星点点头,转身擦拭去眼角的泪水,

    而后忽然问道:“御少爷有什么理想吗?”

    “理想?”御轩闻声笑了笑:“应该是救苦救难吧!为万民乞性命,

    也为华夏传薪火!”

    “你呢?”见对方迟楞在原地,御轩反问道。

    “我的理想……就是让正义公于人心,

    好人可一生平安,坏人要绳之以法!”

    御轩闻言调笑道:“哈哈哈,有这样的理想,你不去当官,

    正是可惜了!”

    俩人甚谈欲欢,

    直到晌午才终于等到谢丙申酒醒。

    御轩敲门拜见,说明来意后,对方信誓旦旦的应诺下来,更是保证这次的科举考试会严查并亲自监督。

    至于后面到底能不能考上,

    就得完全看星燊自己了。

    见事情告一大截,

    御轩也没有知会一声,便带着老黄离开了。

    恰好途径谢丙申所说的梅庄村,傍晚时分就寻着某间破庙住下来。

    庙内环境上虽差了点,

    但御轩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

    至于老黄就别提了,抱着那破酒壶呼呼大睡,丝毫没有认生。

    天未亮,御轩就被外面的嘈杂声弄醒。

    走出去一看,原来是各户农家开始出活了,忙碌在田野间,有说有笑。

    御轩伸伸懒觉,见旁边的老黄睡得正香,

    便没有将其喊醒。

    自个走了出去,

    行走在乡间小路。

    一撮撮的麦稻从身边擦过,他忽然停下脚步,

    仔细拿起一颗细看。

    瞬间震惊起来:“这……稻子为何有点像前世的杂交水稻?”

    而后联想到谢丙申所说的话:梅庄的粮食产量远超邻县一倍之多!

    其中的原因,

    或许在今日有了答案。

    这时正好有名农户从身边路过,御轩赶忙上前询问:“老人家,

    你可知这家农田是谁家的呢?”

    那名老人家停下脚步道:“这亩农地是邻村小毛家的!”

    一听到“小毛”两字,

    御轩的心中就笃定这人定不是自己所找的人。

    至于原因很简单,

    按照既往的套路,

    只要不是龙套,名字一般都会有些特色。

    “这位公子,

    此次前来是不是找我们庄的方健平,方先生!”

    “方健平?”御轩沉吟一下:“可是你们这里的杂交之父?”

    老农迟楞片刻:“小民不懂公子所说的什么杂交之父,

    只知道这方圆百亩田地都是方先生的功劳!”

    见对方这么说,御轩更加肯定要找的人就是这个方健平了。

    或许是平日里来拜访的人太多,老农带着他们很是轻车熟路。

    这是一个错综无序的农家小村子,家家户户基本是敞门而开,里面却是空无一人。

    个个是下地干活去了,却丝毫不担忧会有什么小偷潜入。

    方健平的房子安置在村庄的正北角的小坡上,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看过去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瓦房子。

    见大门敞着,御轩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

    拎着门把敲了几声。

    “请问方健平,方先生在吗?”

    一连喊了三声,

    里面才终于有了回应。

    只见一名打扮邋遢的中年男子从屋里走出,眉宇间写满着不耐烦。

    “你们快走!我早就说过了,现在技术还不成熟,

    不卖,不卖……”

    御轩先是愣了下,而后莞尔一笑:“方先生,

    想必你误会了!我并非什么商人,更不是来买技术的!”

    “真的?你们没有骗人?”方健平仍是不信,连发几个问号:“只要不是来做交易的,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

    “快请进!”说着就上前引路,将御轩带进屋内。

    路上,方健平问道:“不知这位公子哥一路来访鄙人寒舍,是有什么事情吗?”

    闻声后的御轩只是回了四个字:“普救万生!”

    此话一出,令方健平倏地立起腰杆:“公子好大的口气,不知是要怎么普救万生呢?”

    “如今天下,饥荒肆虐,灾民无数。”

    “土地的产粮,平均不过300斤左右,

    根本满足不了日常的需求,但如果要是达到600斤,

    那这天下还会有灾民吗?”

    方健平一脸正色的回应:“公子说的确实在理,土地产量低有着很多的原因。”

    “就拿今年的水稻来说,由于旱灾闹得严重,

    现在是大规模的减产。”

    “所以公子说的将300斤均产拉到600斤,完全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御轩笑着摇头:“如果真是难事的话,那方先生是如何将量产超出邻县一倍呢?”

    这个问题,显然令方健平迟疑住了。

    许久后,他才深吐一口气:“唉!公子可能不知,我们梅庄的量产其实并不稳定。”

    “种植过程中,时常出现大面积的枯竭和减产。”

    “至于量产为何会超出邻县,完全是我们的土地亩数增多了!”

    说到这里,方健平不太好意思的尬笑起来……

    接近晌午,俩人相谈甚欢,御轩被挽留下来吃上一顿便饭。

    饭桌上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就是简单的几道农家小菜,而所吃的米饭自然就是方健平所种下的杂交水稻。

    或许是找到了知己,对方随意的说起一些目前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对于农学一问,御轩虽不精懂,但前世多少有在教材课程上有看过。

    “方哥,其实想要提高产量有个办法可以实现!”

    “什么办法?还望老弟告知!”由于方建平稍微年长,外加御轩本身就是自来熟,所以便以哥弟相称了。

    “要想提高亩产,我们就得培育出良种!”

    “良种?”方健平顿开茅塞:“老哥才学疏浅,不知能否在指点一二?”

    御轩笑着回应:“那可就说了哦,到时候可别贻笑大方啊!”

    “土地想实现量产,无非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有些地方,方哥其实早就做就做过了,只是不太成熟,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弊端!”

    此话一出,方健平来了兴趣,竖耳旁听。

    紧接着御轩就开始侃侃而谈起来:“我觉得种地是一门大学问,可谓是知易行难。”

    “说它简单,是因为抛去天时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外,无非就三个要点。”

    方健平诧异问道:“三点?哪三点?”

    他多少也算是个种地专家,研究这么多年农学,也没整出啥要点。

    见他急不可耐,御轩也不兜弯子,继续道:“第一:选择合适的物种!”

    “每个地区的土壤气候都不一样,正是因为受这些因素影响,某些特定的物种只能在某个地区存活。”

    “比如我在江南,大面积种植高粱玉米,本来可以量产600斤,现在你让我去辽北种这些,自然会减产。”

    听到这里,方健平心中不禁有了疑问:“大面积种植还能有这样的量产吗?”

    他也是个行家,深知小块种植打理,量产高点很正常。

    但若是大面积种植的话,高产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把种植技术传下去的原因!

    万一弄砸了,不知得有多少的家庭要饱受饥饿的摧残。

    这个责任,他实在是担不起。

    方健平虽满是疑问,但御轩还是极其耐心的解释道:“大面积种植确实很难高产,但我们只要抓住一点就可以解决!”

    “只需要一点?”方健平不可置信道:“真有如此解决之法?”

    “嗯!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御轩接着说道:“选定合适的作物,筛选出其中的优良种子!”

    方健平道:“老弟,方才所说的可是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

    御轩道:“不但但只是这样,还要进行再培育。”

    “二千年前左丘明就曾说过:男女同姓,其生不番!寓意的就是这个意思。”

    见他面露不解,御轩只好继续解释:“俗话说:近亲结婚的人,基因会出现问题!而作物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在江东种玉米,却一直使用本地的玉米种子,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产量就会大幅度下降。”

    “若想要解决这个难题,那就是让不同地区的作物互相结婚!”

    “作物也能结婚?”方健平无比惊讶,而后又试探询问:“老弟说的可是用不同地区的作物进行授粉?”

    “正是!”

    见对方点头,方健平又继续道:“不瞒老弟,这个其实我也有发现。”

    “数余载我都在琢磨水稻的授粉,直到今日才有了点成果,这才就有了现在这幅场景?”

    “不过中间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口感怎么都不是如初般的香滑?”

    “不知道老弟可有什么解决办法?”

    御轩斩金截铁道:“有!”

    “在一些水稻发源地,遍地可见野生的稻种,但多数是发育并不完全。”

    “其因就是雄花的花粉没能力进行自身授粉,如果能找到这样的水稻,那可就是宝贝了。”

    “我们只要给它找到高产的水稻进行人工授粉,长出来就是高产水稻。”

    “同理,若是找到抗旱,那就是抗旱水稻!”

    方健平听着很是疑惑,想到自己研究水稻这么多年,没弄明白的东西,御轩居然都懂!

    细细琢磨半晌,忽见他施以礼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弟,你可真是学富五车啊!”

    御轩摇头道:“缪赞了,我也只是道听途说,真正该如何去做,还得需要像老哥这样的能人巧士!”

    “哈哈,老弟还真是谦虚!听完你说的这些,我是越发好奇第三点是什么了?”方健平笑着询问。

    御轩道:“其实这第三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

    “古话说的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的人虽知道上粪,却一直忽略该上什么样的粪?”

    “比如说我给玉米用上农家灶坑的草木灰,效果就不会像用羊粪这般好!”

    “什么样的作物,该用什么样的粪料,这也是一代代农学家需要研究的重要学问!”

    方健平道:“种地有迎茬和重茬,一块地不能连续下一种作物,难道就是因为它们本身的肥料不够吗?”

    御轩道:“正是!不过你若能找到合适的肥料做补给,想连续种也不是什么问题。”

    方健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些年真是白瞎闹腾了!”

    御轩走上前安慰:“谁说瞎闹了?外面那些成果难道都是白给的吗?”

    “不是老弟说大话,在农学成就上,今朝大周,想必还没有谁能超过老哥!”

    方健平被夸的是面红耳赤,他当然能听出御轩方才说的这些,并不是什么恭维的话,而是完全发自肺腑之言。

    “老哥,不要怪老弟多嘴说几句!”就在方健平不知所措之时,御轩突然道:“”我觉得你真正的作用并不在这里!”

    方健平一怔:“老弟……此话怎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