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土匪为王 » 第84章布局天宁集

第84章布局天宁集

    吃尽了烤羊炖牛肉的黄兴发由衷的赞叹,刘全也是头次看到这普通食材做的如此精致。

    旁边大盘肉块上放着大公鸡头,原来是炒的大公鸡。

    取两年的大公鸡,摘净绰水,起热油下锅炒至金黄。

    加辽东特产大酱翻炒出香味,添温水小火炖半个时辰。

    放入番椒姜块香葱继续炒至入味,收汁起锅,撒上香菜。

    一道后世码字人喜爱的炒大盘鸡就做好了,一道炒鸡,同样让老常贵和老秀才等人沉醉不知归路。

    其它的油炸河虾,腰果山芹,蒜蓉菠菜,虎皮豆腐都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大振。

    这年月,即便是酒楼,也没有拿蔬菜当正菜上桌。

    更没有维生素,调血脂的说法。

    酒楼里的煎炒烹炸,油焖卤煎,讲的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越难得越珍贵心越诚。

    像这种蔬菜唱大戏,鱼虾做陪衬的席面,却让在座的人吃出了难以言表的贵气。

    三盏两杯后,众人撑得肚子圆。

    残羹撤下,上来茶水,黑陶挂琉茶杯让邵一谷没了兴趣。

    把茶杯拿在手里转动着说:“黄掌柜,天宁集那分号规模如何?”

    “一百六十个伙计,马车三十,铺面十亩,不过一直赔钱经营。

    那里是张家口到顺义城的咽喉,也是漠西东来的必经之地,所以不论亏赢都要保留分号。”

    老秀才不解的问:“如此咽喉要地,应该是人口稠密商贾云集,黄掌柜为何说分号搭银子?”

    “钟先生说的是以前,三娘子离世,后人为顺义王之位兄弟相残。

    做为明蒙之地最大榷场天宁集,就成了必争之地。

    五方人马轮番劫掠,屠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偌大集市只余不足两千户,多是老弱病残。”

    说完叹息着摇摇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刘全问道:“说到亏钱,那天宁集分号的银子被谁收走了?”

    “查克什,原土默特千夫长,入了红教,现在归辛沙提调。”

    看到邵一谷不解,老常贵沉吟道:“辛沙被林丹汗奉为大国师,从而得到资助建白城,年前完成的迁都。”

    邵一谷点点头:“天宁集人马多少?城池如何?”

    “骑兵应该三千,真实人马只有一千挂零,喇嘛兵八百。

    原本没有城墙,榷场兴盛时为防野兽袭扰,建了一丈高的土围子。

    历年坍塌失修,现在到处都是口子。”

    老秀才担心邵一谷出兵,这里刚铺展开,大笔的花银子。

    若再抽调青壮,山里入冬之前会有一半人住山洞。

    不管输赢,都会和林丹汗撕破脸,这对老营和黑风寨都是个麻烦。

    想到这儿,只能劝诫到:“黑风寨沿着边墙走,到天宁集八百里。

    绕走老营那边的上古驰道,多行四百里。

    况且一旦林丹汗起兵,今年的秋收就耽搁了。”

    “放心,小爷不是好大喜功之人,这样,你知会骆丙川,让他挑选机灵之人,逐步替换天宁集分号的人,等待时机。

    替换下的人手,打发去顺义城吧。”

    “尊小爷令”,黄兴发本是机灵之人,赶紧起身抱拳应下。

    邵一谷示意他坐下,问道:“你常年行走漠西,护帮的马队来自何处?”

    “大同卫镇边堡闫氏兄弟马队,和巴彦淖尔的部落马队护送。

    辽西辽东这里,有李家照应,最近几年,辽东各卫多有刁难,李家已大不如前。”

    老秀才听完说道:“辽东这些年出了五家商号,咱们这里算一个,规模尚小。

    另外四家祖家最大,麻家次之,吴家,李家相仿,还有个赵家仅有铺面,没有马队。”

    邵一谷笑道:“黑龙山两大掌柜,加起来还没祖家大,忒惨了些。”

    两人都有些尴尬,也是没办法,军中无人呐。

    邵一谷看着刘全问道:“这几家只有祖家和赵家来黑龙山开分号?”

    “我去锦州时,祖德昌下的帖子,说了这事儿。

    赵家的客栈是我落脚地,生意难做。

    我知他早走去意,便邀请他进山。”

    “这么说麻家李家吴家都在装糊涂?”

    “麻家走蘇镇,吴家走山海关,李家走东江由海路到登莱,都不经过辽西。”

    邵一谷有些犯难,这片地界,人就这么多。

    皮子草药山货倒没什么,可这布匹,海盐,铁胚是硬通货,来多少都不嫌多。

    路窄人多,大同有黄家,张家口有范家,蘇镇是麻家,山海关是吴家,锦州金州和东江联手,把海路堵死。

    祖家这是无处可去,想奔辽西漠南了。

    邵一谷看着老秀才,见他眉头紧锁,鼠须耷拉着,知道难有良策。

    便对刘全说道:“祖家和吴家论起来还是亲戚,你明确告诉这两家,麻家李家日落西山。

    若是祖吴能切断东江,接手海路,黑龙山就能截断蘇镇和张家口。

    不管是海路,还是辽西漠南,空额与他们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