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刘备传 » 第八十六章 降伏贺世贤

第八十六章 降伏贺世贤

    刘贝的语声忽然转厉,双眼射出两道寒光,腰间的佩剑忽然发出一阵龙吟之声,一股冰冷刺骨的凛冽寒气自刘贝身上迸射而出。大堂内的温度似乎骤然下降了十几度,这种气势是刘贝自黄巾贼之乱开始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从一介平民历经数十年的征战,直到杀成天下三分的季汉皇帝,这种气势岂是贺世贤这种军将所能挡的?别说贺世贤,就算是努尔哈赤也不行。

    贺世贤和祖天寿只感到一股杀伐天下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居然硬生生被迫退了三步,就连一旁的赵率教、戚广发、秦邦屏和冉见龙等人也被余波扫及,当即感到一阵窒息心血沸腾,同时每人腰间所佩的刀剑都发出一阵嗡嗡之声,似乎有些躁动不安。

    众人尽皆大惊,他们没有一个是外行,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生也是大小战不断,如何感觉不到这种滔天的杀意,这种气势只有那种历经无数生死大战的人才独有的杀气,这种杀气绝不是刽子手杀了几百个人就能有的,那种叫戾气,和杀气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东西只有内行才感觉的出来,也是绝对做不了假的。

    但是这么纯粹的杀气,他们别说见,简直连听都没听说过,居然能带动兵器的共鸣,这些人中也只有一些有文化的,在古书典籍中曾经见到过,貌似只有魏晋之前的那种绝世猛将才有的气势,如果不是今日当真见到,他们还会以为那只是书里面在胡说八道呢。

    这些军将都是粗汉,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多喜爱听戏听书,他们在瓦肆听说书的说起过:在上古两晋以前,华夏大将可以将杀气凝结成为实质一般,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

    他们以为只是民间传说,岂能想到天下当真有人能做到这一步?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必然是从尸山血海之中一路杀出来的,他到底是谁?

    此时,在他们看来,这刘贝简直就如同神祗一般。

    也不怪他们没见识,自从司马家篡位,五胡乱华后,汉人从此一蹶不振,就算是盛唐也难望大汉之项背,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这等猛将早已经绝世了。

    如今刘备重生在千年后的明末时代,才让大汉时代华夏英豪的雄姿,再次出现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之上。

    现在身处经略府,没有外人,刘贝此番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镇服辽东诸将,故此重生之后第一次毫不顾忌的释放出自己压抑千年的杀气。

    刘贝的气势之中不但有杀气,还夹杂着大汉天子堂皇的帝皇之气,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让人情不自禁有跪拜之感。

    一瞬间,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刘贝,其他的人似乎瞬间变成了蝼蚁一般。

    好在刘贝的气势只是一发即收,但饶是如此,贺世贤与祖天寿已经全身大汗淋漓,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一般。

    “此人到底是谁?怎么这么邪门?他当真是个文官?”这是所有军将脑子里面共同出现的一个疑问,虽然刘贝之前收获了他们的部分军心,但是他们仍然仅仅把刘贝当作一个稍懂兵事的文官,现在他们才当真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的上官。

    “杀气成形,无上杀生大道。”秦邦屏的弟弟秦民屏忽然失声叫道。

    秦邦屏顿时大惊:“莫非就是在先祖孟起公的《出手法》中所载之道?”

    话音刚落,秦家兄弟疾走两步到刘贝面前,躬身施礼道:“敢问大人所修是何武功?”

    刘贝淡然道:“顾应剑法。”

    兄弟两人闻言浑身一颤,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随即双膝跪倒道:“此后我石柱马家唯大人马首是瞻。”说罢起身立于刘贝身后,石柱马家对先主昭烈帝的崇拜千年以来世代相传,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本能。

    秦氏兄弟本在刘贝发放军饷的时候就接纳了这位上官,今日见到顾应法的嫡传,这种本能让他们第一时间选择了无条件服从。

    刘贝对秦氏兄弟点了点头,随即目视贺世贤道:“贺总兵,你可服气?”

    贺世贤看了刘贝一样,旋即低下头,咬牙道:“末将服气。”

    刘贝淡然一笑道:“看来贺总兵是口服心不服啊,也罢,既然如此,本官就给你一次机会,你们两人只要何以在本官手上走过三十个回合,本官便将沈阳布防之事完全交付给将军在不多问,但是如果你们二人如果做不到又如何?”

    贺世贤闻言心中暗想:“他娘的,刚刚到底咋了?突然就被他吓了一跳,嗯,应该还是长期让文官给压得坐下病根儿了,老子就不信,多年的跨马征杀还打不过他这么一个小白脸,况且还要再加上一个祖天寿,总不至于连三十个回合都撑不过去。”

    他虽然心里说不信,但是潜意识里面已经有了恐惧,否则也不会想到和祖天寿联手撑三十个回合了,但是人就是如此,理智上永远和潜意识相悖。

    想到这里,贺世贤拱手道:“刘大人有命,本将岂敢不从,只是这刀剑无眼。”

    刘贝笑道:“无妨,本官出手自有轻重,不会伤到你们,你们可以尽情施为,无论拳脚兵器马上步下,任你们挑选,无论那一种你们能挡住本官三十招,都算你们赢。”

    这话说的,让所有人都暗自撇嘴,刘贝的话说的太明白了:“你们俩捆一块儿也不是个儿。”

    贺世贤是有名的猛将,岂能受的了这般轻视,沉声道:“既然如此,末将便无礼了,天寿,随本将向刘大人讨教一番,如果不敌大人,末将保证从此以后唯大人之命是从。”

    祖天寿是他手下的爱将,世代从军,作战也是勇猛无比,等到五十岁改名祖大寿后更是威震辽东,连建奴首领皇太极(本名洪太主)都忌惮不已,几番招降。

    这两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在辽东自认为天下无敌,对付一个小白脸的文官,还两个联手,怎么说也不至于连三十招都撑不住吧?

    ......

    过了半个时辰,贺世贤与祖天寿就彻底的寒心了,他们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几十年的兵营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在刘贝面前自己的一切手段就像是儿戏一样,无论是马上步下,都是三两下就被刘贝给轻松拿捏了。

    看着被刘贝震裂的虎口,贺世贤咧着嘴躬身道:“大人,末将服了,从此以后,末将任凭大人驱策,断不敢再自作主张。”

    刘贝微笑道:“好,有贺总兵这句话,辽沈无忧矣。”

    刘贝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辽沈现在聚集了七万大军,而这七万人都分属不同的山头,彼此之间还会有些摩擦,如果不调和好,战事很容易出麻烦,这种情况下,就要将各个山头的领头人给降伏了。

    而这些军将中,最麻烦的就是这个贺世贤,不但他的人马最多,而且官职也是最高的,堂堂的一个总兵官,自己虽然是文官,但是当真想管住他并不那么容易,更何况,就算自己能借助文官的身份和熊廷弼的支持压住他,也难免这厮口服心不服做出来什么出格的事情,万一到时候这家伙私自出城和建奴野战,自己的一切策划都会成为泡影。

    故此刘贝才会故意怠慢贺世贤,逼他出头,然后再出手镇住他,这样才能让这个最为骄横的总兵听凭自己命令。

    刘贝这种做法固然有些粗暴,但是最适合明末的这些军将,历史上就是因为贺世贤骄横跋扈出城野战,最终导致沈阳一日陷落。

    在那一战种,贺世贤身先士卒,死战不退,挥舞着四十斤重的铁鞭横冲直闯。“身已中四矢,城中闻世贤败,汹汹逃窜,降夷复叛,吊桥绳断,或劝世贤走辽阳,世贤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有何面目偷生?与我俱死无益也!挥铁鞭决斗击贼数十,中矢坠马死”(《明熹宗实录》)

    沈阳之战,明军伤亡、被俘、投降的人数达到7万余人,这个数字超过了萨尔浒之战。沈阳城屯驻了辽东明军近半兵力,这支主力被如此葬送,为之后的辽阳之战带来巨大影响。

    虽然贺世贤舍身成仁,英勇牺牲,但是却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混蛋兼蠢货的事实。

    PS:如果各位书友觉得此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