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刘备传 » 第六十九章 得月楼上

第六十九章 得月楼上

    得月楼是京城文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好,也会不定期的举办诗会,成为了京城文士聚会的好去处。

    刘贝在陕西会馆里面就多听说此地,出了吏部后,他感觉有些腹中饥饿,于是便找到这里吃点东西。

    得月楼上下三层,一二层都可以随意品茶吃饭,但是如果想到第三层用餐,则需要考究一下才学。

    刘贝信步走上二楼,果然在三楼楼梯处被一名婢女拦下。

    “公子,这是得月楼的规矩,只有经过小婢考较文采的人才能进去。”女子对着刘贝嫣然一笑,语气轻缓的说道。

    刘贝缓缓点了点头道:“你说。”

    女子缓缓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语气轻快的说道:“公子真是通情达理。”说着手指着一旁的屏风道:“就请公子以此为题,作诗一首。”

    刘贝扭头看了一眼,原来屏风上绘制的是一副嫦娥奔月,屏风旁边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放着文房四宝。

    刘贝微微一笑,上前提笔写了四句诗笑道:“还请姑娘一阅。”

    女子缓步上前,只见宣纸上四行秀气的行书:“青海长天一夜深,彤云高展晓星尘。千丈红尘成如梦,何必辞赋天涯吟。”

    短短二十八个字,却道尽了嫦娥奔月后的孤独凄苦,女子看完不禁双目含泪,起身对刘贝一福道:“公子大才,还请公子移步上楼。”

    “这位公子好文采!”刘贝的身后已经响起了一个声音,语气颇为轻松,显然说话之人心情似乎不错。

    几个人一回头,发现身后站着一个人,身上穿着青色长衫,头上带着四方平定巾,一副标准的读书人打扮。这个人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左右岁,身上衣服材质不是很华贵。不过也不是穷困潦倒。

    对着来人一抱拳,刘贝笑着说道:“兄台谬赞了,微末之技,岂敢献丑。”

    “小兄弟过谦了!”对着刘贝一抱拳,那人笑着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女子的对面,笑着说道:“出题吧!然后我好和小兄弟一起上去。”

    女人这次没让男人做诗,而是翻着手中的书册,抬头道:“就这个了,我的上联是: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公子请吧!”说着对那人一伸手。

    那人略微沉吟了一下,便轻笑道:“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女子也是微微一服,笑道:“公子请上楼。”

    那人回头看了一眼刘贝,笑着说道:“小兄弟,我们走!”说完也不理会一边颇为幽怨的女人,拉着刘贝就往里走。

    得月楼的第三层装修很是素雅,八仙桌、太师椅,大厅里摆放着植物。有的地方放着瓷器,墙上挂着名人的字画,刘贝虽然不知道真假,不过想来应该不是假的。这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紫檀木的,茶碗都是上号的官窑瓷器,自然不会用假话来糊弄人。

    这里人不过也不多就十几个,分散在大厅里面显得空空的。

    刘贝还没来得及多想,一边的那个人已经把他拉到了一张桌子前面。对着不远处的小二招了招手,那人沉声说道:“给我们来一壶上好的碧螺春,这位公子付钱!”说着一指刘贝。

    颇为玩味的看着这个人,刘贝也没有说话,两个人就那么坐着。很快那人就受不了了,对着刘贝一抱拳,笑着说道:“还没请教小兄弟尊姓大名?”

    “小弟刘贝,字元德。”刘贝笑着对那人说道:“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不敢担,为兄马士英,表字瑶草,乃是贵州贵阳人。今日得见贤弟这样风流人物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过似乎这就是单纯的客气话,因为马士英接过小二递过的茶杯,先自己喝了一口。

    刘贝不知道马士英是什么人,不过从他的谈吐不难看出是个有才的读书人,这个时间在北京城的读书人,大概率是各地来此参加科考的举子,此时会试、殿试已经过了,不知道此人是否高中,不过从他的态度看来,大概率应该是金榜题名了。

    上下不断的打量着面前的马士英,刘贝不敢相信,难道真的是人不可貌相。这个人怎么看到都像是江湖上骗吃骗喝的,他怎么会是一个金榜高中的进士呢?

    “呦,这是谁啊!这不是马年兄吗?小弟还想今日邀年兄来此,未曾想年兄却先到了。”

    一人缓步的走上三楼,此人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听口音似是岭南人士,满面黝黑之色,看起来倒像个煤工,看到马士英忍不住开口说道。

    马士英眼睛微微眯着,起身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袁年兄,未曾想到今日你也得空来此。“

    “这位兄台,既然是请马年兄喝酒,可不可以也带着在下?见兄台仪表不凡,小弟也是有结交之心啊!”那人上前对着刘贝一抱拳,笑呵呵的说道。

    下意识的一伸手,刘贝笑着说道:“相逢不如偶遇,自然如此兄台请坐。”

    上下打量着来人,这个人身上穿着长衫,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在下刘贝,不知道兄台尊姓大名?”刘贝对着来人一拱手,笑着说道。

    对着刘贝一抱拳,那人笑着说道:“在下姓袁,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袁崇焕的籍贯,另有广西藤县、平南两说,但广东东莞的可能性最大。)!”

    “未曾想两位年兄在此。“随着楼梯声响,一个爽朗的声音传了过来。

    这个人很年轻,一身白衣,虽然洗的有些旧可是看起来很干净。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拿着折扇,可是在这个人却不同,大的手里拿着一把刀,一把短刀。

    刀身很短,插在刀鞘里看不到什么样子,看长度比匕首长不了多少。在场的人没有几个能看的出来,不过刘贝却认识,此刀颇似唐刀,不过样子又和唐刀有些区别,倒是和倭刀有些相似,不过也不是倭刀。

    此人身长玉立仪表不俗,看到他的人都会被他这个人吸引,刘贝却被这个人手中的刀吸引住了。文人士子佩剑的不少,毕竟剑一直是君子的相争,像这样手里拿着一把刀的可是不多见。

    马士英和袁崇焕认识此人,拱手道:“没想到孙年兄也来了。“

    那人含笑对两人回了一礼,缓步的来到了桌前,目中露出奇怪之色,对着刘贝一抱拳,沉声说道:“这位兄台好,在下孙传庭,字伯雅,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刘贝拱手还礼:“南直隶刘贝,字元德,见过孙兄。”

    PS:如果各位书友觉得此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