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第九十六章 深夜荐才

第九十六章 深夜荐才

    酣战半日,清军忽然全线收兵。

    这让城上的明军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潞王府。

    朱常淓正在书房中与在府中将养身体的钱肃乐相谈甚欢。

    李宝忽然出现在门口。

    “监国,鞑子撤退了!”李宝喜上眉梢,激动地说道。

    朱常淓闻言,与钱肃乐对视一眼,两人都疑惑起来。

    “希声如何看?”朱常淓问道。

    “不应该啊,一定是清军出了什么变故!”钱肃乐猜测道。

    虽然今日北城张大彪部雷霆万钧,打出了明军的气势,令鞑子死伤惨重,但是在东城,清军一度打上了城头,好在方国安亲冒矢石,率军力战,才堪堪将其击退。

    按理来说,清军还是有胜算的,突然撤军,必然是其内部发生了重大变故。

    “本王也以为如此,李宝,让诸军严密监视清军动向,随时来报!”

    “奴婢遵命!”

    李宝转身离去。

    “监国,臣这身体已经养的很好了,该做些事情了,不然让家中兄弟子侄看笑话了。”钱肃乐今日来寻朱常淓,就是为了说这事。

    他实在是闲不住了,自己的兄弟们都在为国家做事,他心中急得不行。

    “希声想做什么?”朱常淓笑问道。

    “臣听说现在朝廷要搞清丈田亩,官府屯种,臣愿为前驱!”钱肃乐直言道。

    “这可是苦差事啊,你当真要去?”朱常淓郑重问道。

    前两日,浙江右布政使朱大典已经带着内阁公文前往绍兴府,准备率先在绍兴府开展。

    现在,他那里正是缺人的时候。

    “臣与绍兴知府于颖是故友,在绍兴府也有些许名望,臣来推动此事,或许阻力会小一些。”

    “希声所言有理,这样吧,你出任户部左侍郎,替本王坐镇绍兴,统筹清田诸事。”

    “谢监国!”

    钱肃乐起身,行大礼拜谢。

    朱常淓本想设宴为钱肃乐践行,但被钱肃乐婉拒了。

    急性子的钱肃乐在领了旨意之后,便离开了王府,往内阁领了官服文凭,便轻装简从,直奔绍兴。

    朱常淓没想到钱肃乐走的这么急,原本还想抽调一队兵马随行的,无奈,只好命牛三从新组建的王府直卫抽调三千人马作为钦差扈从,前往绍兴听调。

    城外,清军退却,明军夜不收四处侦查,窥视着清军的动向。

    北城墙上,京营众将齐聚,正在讨论着上午的战事。

    城下,明军与民壮正在打扫战场,焚烧尸体。

    夜幕降临。

    朱常淓正在一边看书,一边了解这万国坤舆图上的国家。

    忽然,侍卫来报,说是张国维求见。

    朱常淓命人将张国维请到了堂中。

    一进堂中,张国维就看到了那巨大的坤舆全图,心中暗道:潞王果然不是个守成之君。

    “玉笥啊,什么事劳你亲自前来?”

    “启禀监国,臣来为国举才。”

    朱常淓听到这话,不禁好奇心大发,什么样的人才能让张国维亲自来向自己举荐。

    “玉笥,坐下说,本王好好听听是什么样的大才!”

    “此人擅长天文,精通算学,长于器械,臣说一物,监国便知其才能。”

    君臣二人落座,朱常淓不禁被吊起了胃口。

    “何物?”

    “当初,安庆之战,臣为巡抚,曾听闻此人才华,便调其为臣铸炮,此人不但铸造出了性能优良的铜炮,还造出了千里镜。”

    朱常淓不禁有些震惊,他一直以为这千里镜是西洋之物,没曾想国朝竟有人早已自制此物了。

    “正因此人所造各式武器,臣当时才得以守住安庆府,打败流贼。”

    “既然此人身怀大才,为何没有入朝为官?”朱常淓不解道。

    “臣曾向朝廷举荐,可惜,他不愿做官,返回故里闲居了。今日北城火炮大显神威,臣忽忆往事,想起了他,便觉得不可使明珠蒙尘,所以前来举荐。”

    “玉笥所言极是,本王以为,日后,火器必将称雄,所以要重视火器,朝廷更是要选拔此类人才,加以重用才行。可你说此人不愿做官,强行召他恐怕不妥。”

    张国维闻言,不禁一笑,他之所以现在才来,就是在想怎么忽悠这位大才来为朝廷效力。

    “监国不必担心,臣自有妙计!”

    “哈哈哈,既然如此,玉笥尽快将他寻来,本王倒要亲自见见这等奇才!”

    朱常淓不禁笑了起来,也不追问张国维是什么办法,只要能将人才召来便可。

    想当初,大秦正是因为广纳天下贤能,才得以强盛。

    苏秦,张仪,商鞅,吕不韦,哪一个又是地地道道的秦人呢?

    张国维随后又向朱常淓简单汇报了一下关于施琅所部的情况,便赶紧起身告辞,怕打扰了潞王休息。

    “哎!玉笥,说了半天本王还不知那位大才的姓名呢!”

    张国维刚出门,听到潞王发问,便转身拱手道:“苏州府长洲人,薄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