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第三十九章 刘泽清

第三十九章 刘泽清

    城下的清军忽然爆发,不绝于耳的“大清万年”似乎是在向着城头的明军示威。

    朱常淓竟有那么一瞬,仿佛听到了“大秦万年”。

    方国安急忙趴在城垛上张望,发现对方阵前多了一堆清军将领。

    仔细看了看,当中一人被众星拱月,看样子身份不低。

    张国维瞧了一眼,叹息道:“看来是多铎到了。”

    朱常淓来到了墙垛前,一眼便看到了正张望着城头的多铎。

    两人似乎都发现了对方,距离太远,看不清脸,但依旧感受到了彼此的目光。

    “监国,还是先回吧,清军恐怕又要开始攻城了。”张国维劝道。

    朱常淓点了点头,转身下了城楼。

    李宝正巧传令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朱常淓面前,焦急说道:“监国,不好了,任天安死了!”

    “什么?”朱常淓脸色一沉,急忙按住李宝的肩头,低声道:“速去将牛三提到王府看管!”

    “奴婢这就去!”还没缓口气,李宝又匆匆带着几名王府侍卫朝着杭州府衙的大牢奔去。

    朱常淓想了想,翻身上马,带着人向清泰门而去。

    ......

    正在马府内阁班房与几位阁老议事的卢若腾,与马士英正激烈的交锋。

    “监国已经定下,清丈田地势在必行!”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看着两人唇枪舌剑,高弘图与姜曰广默不作声,黄道周也一言不发,那天马士英提到了张居正,一下子戳中了三位阁老的心窝子。

    “你们莫不是要违抗监国之命?”卢若腾愤怒地质问道。

    “内阁,本就有纠错之责,何来违抗一说?”马士英皱着眉头反问道。

    忽然,朱大典一路小跑,慌慌张张地站在内阁班房门外,拍着大腿喊道:“我的阁老们哎,任按察使被杀了!”

    啪!

    正端着茶杯的黄道周手一抖,茶杯摔得稀碎。

    马士英大惊,起身出门,拉着朱大典的胳膊瞪着眼睛问道:“被杀了???”

    “一箭穿心!”朱大典惊慌之色已经压制不住。

    忽然,一阵妖风袭来,天色突变,暗沉的云朵就像是提前埋伏好的一般,遮蔽了天日。

    几声霹雳当头响起。

    马士英吓得一颤,抬头看了看昏暗的天色,咳嗽道:“雨......咳咳咳......来了。”

    “阁老们,怎么办?”朱大典不知所措地问道。

    姜曰广有些奇怪,任天安死了,你朱大典怕什么?

    一滴雨水落在了朱大典的鼻尖上,紧接着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走吧,先去看看吧。”姜曰广重重叹息一声,胸中有些烦闷。

    仆役们取来了油纸伞,伺候着大人们登上了马车,向着现场赶去。

    ......

    清泰门下,五千王府直卫已经集结完毕,队列都站到了望江门前后。

    朱常淓骑在马上,一路检阅,眼前的士卒都是被选出来的精壮之辈,所以一个个精神矍铄,满眼崇敬地看着眼前这位骑在马上的监国。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藩王,骑着高头大马,腰间挎着长剑,英姿飒爽。

    就这样无声的走过,看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淫雨霏霏,让始皇帝想起了自己的战无不胜的秦军。

    “报!牛三已押至王府看管!”

    “报!阁老们已亲赴命案现场。”

    两名王府侍卫先后来报。

    雨势越来越大,东运河上,泛起无数水花。

    “报~清军冒雨急攻,北城墙危急!请监国速发援兵!”一名方营的塘骑前来求援,就在刚才多铎视察完军前之后,清军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不要命的攀城猛攻。

    张国维急调标营陈洪范所部,可只有杨廷麟带着两千兵马前来支援。

    没看到陈洪范的张国维问完杨廷麟,这才得知陈洪范被首辅马士英与兵部朱大典调走了。

    这样张国维十分生气,但战况紧急,也只能战后再拿陈洪范问罪。

    尽管城头方国安率部死战,可清军就像是杀不尽一般,不断地在四处冲开豁口,登上城头。

    杨廷麟及时赶到,率军在城头四处救火。

    但明军新兵居多,战斗力低下,虽然在张国维亲自督战下,没有出现逃兵,但是面对嗜杀成性久经沙场的清军刘良佐部,他们战斗的很艰难。

    “制台,你看!”一直陪同护卫张国维的方元科在搏杀城头残余清军的空隙,指着城下大喊道。

    张国维顺势看去,只见城下又开来一支大军,看上去是不是八旗兵丁。

    “定是投降的刘泽清部!这该死的叛贼!”方元科肯定到。

    看样子,是准备接替已经猛攻了一炷香功夫的刘良佐部,张国维面色憔悴,知道清军是准备车轮战,想要一举打崩守军的士气与心态。

    无奈,他只好向潞王求援,因为他的王府直卫是现在城中唯一的生力军了。

    清军一波接着一波,丝毫不给城头明军喘息的机会。

    方国安不知道自己砍杀了多少人,只觉得手臂酸胀,有些脱力。

    “叔......”

    “他妈的叫总兵!”

    “是!总兵,咱们伤亡过半了......”

    方元科匆匆统计了伤亡情况,向方国安汇报。

    方国安正靠在墙垛下缓着劲,左右看了看四周的士卒,不禁惨笑道:“他奶奶的,没想到兄弟们今天竟然没有崩!过去打流贼伤亡三分之一就溃了。”

    周遭众多在歇息的士卒听到自家总兵的话,满是血与水的脸上,露出了疲倦的笑容。

    刘什长坐在城楼柱前,怀里抱着一个年轻的士卒,任凭大雨瓢泼。

    “小五啊,方总兵夸你了。”

    ......

    由于大雨,两军的火炮都哑了火。

    随着清军号角的响起,刘良佐部已经被换下,顶上来的是原大明总兵刘泽清所部。

    刘泽清已经剃了发,正甩着他的长辫子对着手下的奴才们训着话。

    “都给爷好好打,主子们在后面可看着呢!谁要是拿了方国安的人头,爷赏他千金!”

    “主子您放心,看奴才们表现!”

    刘泽清满意的点点头,大手一挥,中军竖起了进攻的旗帜。

    瞬间,大军就像是排山倒海般涌了上去。

    待众将领离开后,刘泽清一脸笑嘻嘻的偏头问着身边的一个尖嘴猴腮的师爷道:“怎么样,我刚才像主子吗?”

    “像极了!嘿嘿嘿!”那师爷恭维道。

    这时,刘泽清看到了正在率部向着城动转移的刘良佐部旗帜,轻蔑地笑道:“真是废物,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