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三十九章 想办法肥田

第三十九章 想办法肥田

    由于是层层梯田的缘故。没有搭田坎的稻田往外大量渗水,几乎二、三天就需要重新灌满一田水。为了避免村民争着去大渠上取水,从而产生纠纷。村里开始了轮班放取大渠水制度,长富家每隔三天轮到一次放取大渠水的机会。为避免刚犁、耙好的稻田因缺水产生龟裂现象,有力抓紧时间抢搭田坎。等所有的稻田田坎都搭好后,稻田就不太消耗水了,每隔七、八天才需要往稻田里灌注一次大渠水。

    有力开始往稻田里挑猪、牛粪,由于堆积的猪、牛粪不够用,只能铺好四、五丘田。剩余的稻田需要扯拔野草或去林山烧草木灰用来肥田。

    清早,长富与有力划着木板船去清水河两岸的沙地上扯拔野草。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清水河涨洪水,洪水给两岸沙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肥沃的淤泥。淤泥里生长着密密麻麻、筷子粗细的蚯蚓,人民常扛着锄头,挖蚯蚓饲养鸡、鸭。淤泥地上,密密匝匝长满了野花、野草。春天刚生长出来没多久的野花、野草娇弱柔软,嫩嫩的很适合挑到稻田里沤肥。

    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几棵高大的河岸树绽放了绿叶,它们把河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欣赏着自己秀丽的身姿。河里的小鱼儿三五成群地悠游着,不时有鱼儿露出水面,吐个水泡。稍远一点的河面上,几只鸭子正在觅食,偶尔钻入水里,又马上浮出水面。各式各样的野花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有些花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长富伸出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掌,左右开弓,连根扯拔起野花、野草,放在篻箕里。长富认为连根扯拔起的野花、野草有料一些,容易装满篻箕。等野花、野草装满篻箕,挑到木板船上。长富把满满一担野花、野草倒在船舱里,挑着空篻箕转身来到沙地上继续扯拔野花、野草。

    有力认为,徒手扯拔野花、野草比较费劲,效率低。有时抓到带刺的植物,常常将手掌刺痛,刺伤,要停下来查看情况,会影响进度。有力取来一把锋利的长刀,贴近地面砍削野花、野草。一会儿,砍削了一大堆。有力把野花、野草挑运到小木板船上。

    吃早饭的时候,父子俩采集到一大船植物,把船划回来停靠在家门前的码头上。吃过早饭,有力开始往稻田里挑运野花、野草。

    要想高产,能够吃饱饭,就需要提高稻田的肥力。缺少化学肥料,只靠这些猪、牛粪,花花草草作用不明显。长富决定带有力去林山烧草木灰做肥料。

    因为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凡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据测定草木灰的养分极为丰富,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如钾、磷、钙、镁、硫、硼、硅、钠、铁、锰、铜、锌、钼等,其中以钾为最多,磷次之,其他元素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农家肥。草木灰的功效广泛,能够促进发芽,加速生根,保持禾苗青绿,茎秆茁壮,抑制病虫害,提高禾苗的抗旱性。

    长富扛着刨锄,背着火柴,拿着一块塑料布。有力拿着砍柴刀和割草镰刀。两个人来到自己家里的林山。有力砍来一大推枯树枝,丢在一堆枯草堆上。围绕这堆枯草树枝,长富用刨锄把地面草皮、落叶清理干净。与四周的杂物相隔两米宽,称为“断火路”,防止失火烧山,引发火灾。

    长富掏出火柴,点燃枯草堆,大火冲天而起。两人继续在森林里找来一些大大小小的木头、草把丢在火堆上。大火整整烧了一天。傍晚,夕阳已经落山了,天快要黑了。余烬未熄,青烟袅袅。

    有力建议把未熄灭的灰烬洒点水,或者埋到土里。然后用树枝搭成架子,把烧好的草木灰用塑料布遮盖住。长富不赞同,认为不要紧,过段时间会燃尽。两人就近找来一些大石块围在草木灰四周,再培上泥土,四周预留出沟渠,防止风吹走草木灰,流水冲刷走草木灰。忙完这一切,两人回家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风,很闷热。半夜的时候,响起了惊雷,要下大雨了。草木灰中的养分易溶于水,为保存灰分,应单独贮存在灰库或灰棚等遮风避雨的地方,以防风吹雨淋。雨淋后的灰分,钾素会受到严重的损失。长富叫醒有力,两人打着手电光朝林山跑去。

    刚把草木灰用塑料布遮盖住,塑料布四周用石头、泥块压好,雨滴就落下来了,打在塑料布上,“啪啪”直响。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大雨倾盆而至。

    回到家里,两人衣服湿透了。有力用毛巾擦干身子,换了一套干爽的衣服。趁着闪电的光亮,窗外,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渐渐流成了一条直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了一条条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