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三十七章 耕田

第三十七章 耕田

    春分之前,长富父子两人开始整理早稻秧田。有力用长刀将秧田里边高坎上的茅草砍削干净。秧田地面以上近一米高的地方,有力用刨锄把草根刨干净,防止春天长出来的茅草笼罩秧苗。那时候复合肥、碳铵、尿素等化学肥料稀缺。有力就挑一些猪、牛粪铺在秧田里面。长富用刨锄把秧田外面田埂上的老土刨去一层。长富吆喝着耕牛,把秧田犁、耙了一遍。确定秧田里的稻泥稀碎后,第二天,长富挽起裤腿,一边用脚激荡起泥水在田埂上,就像建筑工人粉墙的时候朝墙上洒水,便于粘结,一边用大铁耙在秧田里挖田泥,覆盖在田埂上,再用铁耙在稀泥上按一按,压紧、压实,成整体。让新覆盖上去的泥土跟田埂上的泥土紧密粘连在一起,防止田埂往外面渗水。

    清明之前,有力双手挖田泥,绕秧田周围一圈,砌成一圈小土垄。小土垄留一个缺口,用来调节圈内的水位高低。长富用一块平木板,把小土垄里面的秧田平整一下,再分割成十多块一米宽的长方形平台。长富在秧田平台上泼洒稀释后的粪便水,均匀撒上已经爆芽的稻种,然后用平木板轻轻地掩盖一下稻种。

    播种好的稻种,长富勤快管理。春天天气多变,天晴的时候,秧田平台可以露泥,晒晒阳光,增增温,便于稻种快速生长。下雨或冰雹天,秧田平台必须蓄水,防止雨水或冰雹打翻稻种。但是秧田平台不能连续多日浸水,长期浸水容易导致稻种浸坏,出现烂苗现象。如果连续多日都是下雨天。长富往往趁着雨水间歇时机往外排放水,让秧田平台露泥,让稻种可以顺利成长。秧苗青青的日子,就到了栽早稻田的时候。

    在整理秧田及其他早稻田的时候,长富尝试让有力独自进行耕种。刚开始刨田埂的时候,有力觉得稻田外面的田埂比较宽,心想多刨掉一些老土,这样田埂变宽了,稻田面积就增宽了,能多载一行禾,多收一些稻谷。于是有力挥起刨锄,使劲朝田埂挖去。半天功夫,有力已经挖完了八、九丘田。回家吃中饭的时候,长富听说有力挖好了这么多丘田埂,很惊讶,也很高兴,急忙吆喝着耕牛去耕田。

    晚上吃饭的时候,长富从田里回来了,看见有力,一个劲的埋怨,说:“有力不会挖田埂,挖成的田埂太陡,太薄了,搭田坎的时候不好覆盖田泥,窄窄的田埂也不好走路。”

    第二天,父子俩来到稻田里。长富拿着刨锄来到一块还没有开挖田梗的稻田,开始给有力演示如何挖田埂。长富边挖边说:”挖田埂要分成上,中,下三路,成三面,挖成一个凸肚型,搭田坎的时候,覆盖上去的泥土才不容易滑下来。”

    稍后,两人来到有力挖好的稻田里。长富指着有力挖好的田坎说:“你看看你挖成的田坎,一锄头挖到底,虽然挖得快,但是形成了一个陡峭的斜面,搭田坎的时候,覆盖上去的稀泥巴容易滑下去。俗话说‘稀泥巴扶不上墙’。而且你用力大,挖去的泥土多,整个田埂只剩下薄薄的一层,走路都不方便,而且田埂容易崩塌。以后搭田坎,覆盖上去的泥土如果衔接得不好,稍微有点缝隙,将来会往外面渗水。你以后搭一下田坎就知道了。”

    人民公社时期,新乡公社组织人员在叉溪修建了叉溪水库。又修了一条两公里长的水渠,引水灌溉稻田。由于拦水坝是泥土筑成的,是土坝,不坚固。有一年叉溪里山洪爆发,结果水库被洪水冲毁了。溪里的水位低于水渠,不能进入水渠。后来向天坪村只好又修建了一个低矮的石坝,进行蓄水。石坝的高度略高于水渠,让溪水能够进入水渠流入稻田。过了一年,矮石坝小水塘被泥沙滞填平了。为了灌溉稻田,每次洪水过后,村民就扛着锄头,顺着水渠,跑道石坝处排挖泥沙,引水入渠。

    刚下过几场大雨,叉溪发洪水了。有力把一部分溪水引入到水渠。满渠水流。有力将大渠水引入到稻田。

    长富吆喝着耕牛开始犁早稻田。看见有力站在田埂上,长富简单讲解了一下犁田的方法,就手扶犁把教有力犁田。犁了几个来回,长富就放手让有力一个人犁田。

    犁田的时候,有力觉得耕牛靠左走了,就把系在牛鼻子上的缰绳朝右拉扯,让耕牛走正路。耕牛靠右走了,有力就把缰绳朝左拉扯。稻田土犁深了,有力就把犁朝后仰扳,左右摇摆犁把,减轻犁受到的阻力,让犁头上扬。稻田犁浅了,有力就把犁朝前倾,增加犁头入土深度。稻田犁好后,如果稻泥不板结,有力就扔掉犁,套上长耙开始耙田。如果稻泥结成块,结成团,有力就换上方耙,耙田。有力整个人站在方耙上,抓紧方耙上的套索,抓住缰绳,吆喝着耕牛进行耙田。踩方耙有一定的危险。方耙上的人必须踩稳,在泥泞中‘哗哗’快速前进,双脚不能跌落在方耙前面或方耙框中,否者那长长的、锋利的方铁钉可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