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水河畔 » 第三十二章 农活

第三十二章 农活

    有力四、五岁的时候,到生产队育秧室里玩。只见育秧室里摆放着一筐筐稻种,育秧员不时朝稻种浇温水,拿着水银温度计给稻种测温度。育秧室隔壁的空房子里摆放着一批劳动工具,有犁、耙、锄头、刀具等。有力最喜爱的是摆放在墙角的木滚轮和小泥船。

    木滚轮是农民插秧时滚直线用的。每当稻田被人耕、耙好后,准备栽禾之前,就有人开始放掉田里多余的水,直到露出柔软的稻泥。一个人就开始拖动木滚轮,小木轮在平坦的稻泥上压出一条条浅浅的轮辙印,然后一些农民就遵循辙印开始栽禾,这样栽好的禾苗整齐美观。但是田地承包到户后,再也没有人在田里拖动木滚轮了,农民都是很随意地栽禾了。

    木滚轮前端是一根一米多长的小方轴,小方轴上每隔二十厘米固定一个小木轮,小方轴两端为圆柱。木匠做了一个手柄支架。支架两端各有一个小圆孔,套在小方轴圆柱两端,便于旋转。为了防止两端连接点滑掉,还在两端插上了楔子。木滚轮的造型就像手推油印机老式胶滚。只不过木滚轮体型大多了,前端不是圆筒而是一排小木轮。有力与二、三个小伙伴使劲推动着木滚轮在空地上跑来跑去,玩得十分尽兴。

    生产队新开垦了一些梯田。由于耕田的地面不平整,不利于耕种,农民常常用小泥船把高处的泥土运到低凹的地方,使耕田平坦。

    冬天,大雪纷飞,地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村子里的大孩子们带领着小孩子们把小泥船拖到斜坡的顶端。大伙儿坐在小泥船上,稍微用力一推,小泥船就飞快地朝坡脚滑去。有时小泥船翻船了,大伙儿被甩出去许多米远,爬起来,抖抖衣服上的冰雪,继续玩滑船的游戏。

    大热天农忙搞双抢的时候,大人们常常脚踩打谷机。有力与一群小伙伴就帮忙传递禾把子。在水稻田里,小孩子有时双脚陷进稀泥里,需要吃力地才能拔出来,紧接着奔走递送禾把子。小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泥水里。有些摔倒的小伙伴干脆就在泥水里洗澡。看到有力没有跌倒,几个小伙伴就往有力脸上抹稻泥。大伙儿相互抹稻泥,个个都成了小花脸,把正在劳作的农民都逗笑了。这个时候,你会深深体悟到臧克家先生的诗歌《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农民,也只有农民,才真正懂得泥土的芬芳,才真正对脚下这片五颜六色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

    长富也许是家里穷,又有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正在读书。直到有力八、九岁的时候,长富才把有力送到村里小学读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有力看见平日里的玩伴田娃、扁口、土狗等都坐在教室里,有力心里乐滋滋的。上课的时候,有力与扁口坐在一条长凳上,在长课桌下玩起划拳猜谜语的游戏。

    上午三节课结束后,下午老师们带领学生拿着长刀,扛着锄头,提着石灰来到村子前面的沿河大路上。大家先用长刀将路旁斜坡上的茅草砍削干净,再用锄头将草根清理干净,用石灰在斜坡上写大字:“农业学大寨”。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劳动着的时候,五年级学生兰英的姨姨要去河对岸。兰英划船将姨姨送到清水河对岸,返回来的时候,见师生们陆陆续续回学校了。兰英心急了,更加用力划船,离河岸只有七、八米的时候,兰英不小心把船桨压了起来,船桨没有划到水,划空了。兰英朝船头扑去,一个趔趄,兰英掉进了清水河。留在沿河大路上的师生们赶紧朝河边跑去,冲在最前面的五年级学生满山,解开停靠在岸边的一条船的缆绳,跳上船,使劲朝兰英划去。兰英不会游泳,在水里扑腾了几下,没等到满山出手抢救,就沉下去了。兰英落水的地方水深数十米,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有力看到兰英的母亲和奶奶在河边的沙地上绝望地哭嚎着、翻滚着。兰英的父亲,一个胡子拉碴、脸色黝黑的老农,在一旁用手抹眼泪。有力第一次看到男子汉流眼泪,是那样悲痛,无声地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