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春景记 » 第110章 功亏一篑

第110章 功亏一篑

    荷通身可食用入药,宴席上众人吃用的东西大多取自四景宫中的荷花。既有意境,亦俭省支出。

    然而帝君和濮阳不愧是自小玩到大的姐弟,也与濮阳似的,凡是办宴多少都带着几分随性,不喜拘束宾客臣下。或者正是这种骨子里的不受拘束,才会使得他萌生出改革官制、允许女子为官的想法。

    席间众人都可以自由走动,欣赏美景。唐琬也不例外,坐在原地不动并不符合唐琬一贯的作风。

    用过几样美味的荷制菜式。她领着于又灵到宫中转了一圈——她幼时亦有幸来过的,必要给丈夫做一回导游。回来时已是酉时三刻了。四景宫喧闹了一日,天色将暗。还未及坐下,迎面走来一个步履有些匆忙的侍卫,看着很是眼熟,似是乾清宫的看守。

    “唐大人,乾清宫走水了。”侍卫附耳过来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细细说来。”

    侍卫三言两语将事情交代清楚,唐琬思虑一二,挥退侍卫,当即走至熙和帝身侧低声将事情说了:“…并无损毁,火势业已扑灭。”

    熙和帝面带和煦的笑容,双眼微不可查地眯起,看在一众不知情的人眼里,还以为唐大人与帝君正在说什么愉悦的事:“可查明原因?”

    “是,侍卫来报,说是一个掌灯的小太监不慎打翻了内室的灯台。”

    小太监不慎打翻了灯台,继而引燃了闱布之物,一时竟顺势成了大火。

    熙和帝心中不悦,他难得偷得半日闲离宫赏荷,寝宫之中倒是烧起来了!

    一国帝王休憩之所居然遭了祝融之灾,简直就是笑话!

    而且,若有心之人将此事说出去,大有文章可做。

    只是眼下也不是说话的时候,唐琬禀毕了事务,仍退回席间。

    大臣们尚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免不了各自猜测——若是叫他们知道,想必是要趁势啰嗦的吧。

    等到帝君宣布散宴,众人方才如来时那般,错落有序地各自离开,各回各家。于又灵且先随着唐荣离宫了,唐琬却随侍圣驾,返回皇宫。

    熙和帝回到皇宫的头一件事自然是询问乾清宫走水的事。

    打翻灯台的小太监已被拖下去严刑拷打,决计是活不下来的。

    熙和帝到时,侍卫头子正站在室中与太医商量着什么。

    原来早前负责收拾现场的侍卫头子无意发觉“不对劲”,仅凭直觉请了太医过来帮忙。不看不要紧,一看却果真在灯台中检查出灯油有问题来。

    灯油倒是寻常的灯油,只是混入了进自南洋的一种唤作“见情”的药物。

    见情本身无毒无害、无色无味,唯有一个功用,即是助兴男女之事。

    侍卫们起先待在内室不觉,待得时间长了,不免有些脸热心躁,是以那个侍卫头子起了疑心,这才命人请了太医来。

    助兴?

    熙和帝听得侍卫头子禀报,深眯了一双眼,心里默念,嘴上吐出一字:“查。”

    唐琬就在身后,当然也听见侍卫头子的话。

    这一日帝君行宴四景宫,除了少数几人,宫中的主子是走了个精光。但宴席散了之后,帝君总要回宫的。

    帝君不在宫中,侍卫们难免松懈。

    下手之人既然胆敢在乾清宫内室投放这等药物,想必原该有后招。

    唐琬以己度人试着猜测:下手的多半是宫中哪个争宠的妃嫔——刺客总不可能用这个药物吧。换做是她,若是瞅准宫中守备松懈的时机动手脚,那么动手的这位,应该会在帝君回宫之后“无意”到乾清宫来求见帝君才对。

    自然,炎炎夏日,求见之人一定是轻装罗带,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唐琬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只是那人未料想小太监会出差错,以致酿成祸事。”

    熙和帝大约也是如此想法。

    后宫争斗,向来无所不用其极。他自己做皇子的时候,就是亲眼所见他的母后如何与一干妃嫔相互算计的。

    至于想方设法“偶遇”帝君,拼命邀宠,就更是后宫常态。

    不说熙和帝本人,身为帝君近臣的唐琬、黄志安还有曾经的云裁都与宫中妃嫔有过不少的“偶遇”,只因他们几人能够在帝君跟前说得上话。

    ……

    那个被拖下去审问的小太监也是嘴硬,羽林卫花费了两个时辰才堪堪将他的嘴给撬开。

    小太监招认,指使他往灯油里做手脚的人,是清风楼的连宝林。

    “连宝林?”

    熙和帝咀嚼着这三个字,似是想不起来这三个字对应的脸孔是哪位。于是他看向唐琬。

    唐琬道:“是利州连氏之女。”

    帝君自然不会想知道那人五官容貌,而是其家世背景。

    “原来是她。”

    熙和帝赐宴四景宫,宫中总共有四人不得参宴。除了身怀有孕的赵士真,有两位是因位份太低又犯有“过错”所以不得随行,还有一位则是恰好与赵士真同住清风楼,而被熙和帝特意留下陪伴赵充仪解闷说话。

    那人便是连怡连宝林。

    连怡素来看不上赵士真,又自诩品貌皆好、积极上进,谁料年初宫中一批晋封,从未服侍帝君的赵士真从美人晋升到充仪,眼下更是怀上龙嗣。

    她却在原地踏步。

    两厢对比,连怡自然心有不甘。

    更别说她与赵士真非亲非故,凭什么让她留下陪着赵士真“说话解闷”?

    唐琬倒是记得这个连宝林。

    说起来连宝林制作吃食的手艺的确不错——连怡经常送吃食给唐琬。

    只是连宝林的运道实在太差,小太监毛手毛脚出了事,否则端看眼前女子婀娜体态若隐若现在薄如蝉翼的宫裳之内,再有药物助兴,也未必不能成事,博得一个锦绣前程。

    唐琬是来清风楼宣旨的。

    宝林之位本就是宫中妃嫔最低位份,降无可降,故而熙和帝只降下一道圣旨斥责,顺带夺她半年月例,命其闭门思过一年。

    惩罚算不得多重,却足以要她的“命”。

    连怡脸色灰败地跪在那儿,连唐琬领人走了都没回过神。

    她机缘巧合得到“神药”,谋划多日,更甚于许以重利收买了小太监,只苦于没有机会下手。

    也正是这时,帝君赐宴四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