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丹水河畔 » 第四十六章 喜妹的坎儿

第四十六章 喜妹的坎儿

    会议结束后,营业员们就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块,心情复杂地谈论起来。

    “听说桃花铺分社‘副食门市部’的营业员老寇,昨天调令下来了,要改行去县盐业公司上班了。”

    “听说老寇的表弟是商业局局长,老寇有这个好亲戚,自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呗!”

    “喜妹,咱们姐妹一场,我友情提醒你一下,副食门市部活儿太重,承包后还得自己找渠道进货,不适合女孩子干,你可不敢承包呀!你赶紧回家找你父母商量,让他们想办法帮你改行。”薛淑芬即将进县城上班,心情大好,笑眯眯提醒喜妹说。

    几天前,薛淑芬的调令已经下来了,要改行去县物资局上班了。喜妹清楚,淑芬是因为嫁给了物资局局长的儿子,才改行到县物资局的。可淑芬的这个金龟婿喜妹见过,又胖又矮的,心高气傲的喜妹可看不上。

    淑芬姐的话让喜妹有点无语,只能在心里琢磨着:“说得轻巧,没有过硬的关系,能改行吗?自己阿大有病,娘又是个家庭主妇,让他们帮自己,这不是难为他们吗?”

    “除了喜妹和穆小斌,咱们大家伙儿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即便承包了,好歹也有帮手。可喜妹和小斌这两个单身青年,要是真承包了,进货时,连个帮忙看店的人也没有,到时候可咋办呀?”老赵说。

    “小斌是男孩子,赶紧找个镇上的姑娘成亲,不就有帮手了。可喜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可怎么办呀?”王会计说。

    “我看喜妹和小斌挺般配的,小斌,你怎么不追求喜妹呀,你俩要是配成一对了,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卢主任的老婆张秀芳说。

    “不是没追,是追不上呀!”穆小斌半开玩笑地说。

    “你怎么不加大马力追呀!”

    ……

    喜妹听到大家伙把话题扯到了自己头上,心情更加郁闷了,连忙离开人群,返回自己宿舍,拿出一本书胡乱看起来,借以打法烦恼。

    “砰砰砰……“有人敲门。

    “谁呀?”喜妹问道。

    “我!”

    原来是老刘叔,喜妹连忙打开后门,把老刘叔让进宿舍。

    老刘叔坐在书桌旁的凳子上,快人快语地说:“喜妹,你看穆小斌人怎么样?”

    “他呀,挺好的。”喜妹迟疑了片刻说。。

    “叔也觉得小斌这孩子人不错,善良能干,还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小斌和我说喜欢你,想和你处对象,你要是同意,叔就给你俩做大媒。”

    ”刘叔,抱歉,穆小斌是个好青年,可我俩不合适。”

    “喜妹,有啥不合适的?你说出来让叔听听。”

    “刘叔,我也不和你隐瞒了,我喜欢有文化的人,我要找的对象,至少要是个中专毕业生。”喜妹不想在老刘叔面前隐瞒,就只好实话实说。

    喜妹自从来到铁岭在供销社,和淑芬一块接手副食门市部,老刘叔就有意帮喜妹和穆小斌撮合,经常带着穆小斌上副食门市部帮忙进货、分秤;穆小斌也有心追求喜妹,还曾经在借给喜妹的那本《红岩》小说里,夹了一份情诗,可喜妹假装没看见,又原封不动还了回去。

    喜妹来铁岭镇供销社上班两年多了,从同事们平日里的闲聊中,已经知道了穆小斌家的情况:穆小斌是山里人,也是接她父亲班进镇供销社上班的;穆小斌姐弟三人,小斌十岁那年,娘亲就因病去世了,他爹吃尽苦头把儿女拉扯大。后来,两个姐姐相继出嫁。穆小斌父亲退休后,就和草帽村的一个丧偶的女人黄昏恋,婚后不顾儿女反对,搬到这个女人家里去生活了。

    “喜妹,叔知道你爱看书,喜欢有文化的人。可小斌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聪明能干。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斌和你一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聪明能干,很有做生意的天分。眼下企业改制,供销社搞承包,你要是能和小斌谈对象,我就可以找卢主任帮你俩说说,让你俩共同承包一个门市部,凭你俩这样聪明能干,一准能经莒营好。”老刘说。

    “刘叔,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实在抱歉,我才二十出头,不想这么早就找对象。”喜妹推脱说。

    “喜妹,你既然这样说,刘叔尊重你的想法。不过,小斌真是个难得的好小伙子,刘叔还是希望你再考虑一下。”老刘站起来,有点失望地告辞离开了。

    看着老刘叔离开的背影,喜妹内心五味杂陈。其实,喜妹对穆小斌印象不错,觉得他善良能干。可喜妹这个初中毕业生,内心实在想找个有文化的对象;还有,穆小斌家的条件也让喜妹有点望而却步。喜妹觉得自己家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怎么能再找个家庭情况同样糟糕的对象。

    喜妹心想,明天一大早,就回家找娘和大姐、二姐商量一下,看他们能不能帮到自己;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自己就只能下岗失业了。

    翌日,喜妹辗转回到家,看到院门敞开着,院子里却空无一人。

    “娘在屋里干嘛呢?”喜妹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一边轻手轻脚走过狭长的院子,来到堂屋门口,想给娘一个意外地惊喜。

    喜妹来到上房门口,探头朝屋内看去——只见娘正满面愁容旳坐在墙角的小凳子上,默默地抹着眼泪;阿大正躺在堂屋中间的竹躺椅上,正烦躁不安地在胡乱骂人;宝儿一反常态地坐在电视机前,安静地看着电视。

    “娘!你怎么哭了?”喜妹也顾不得和娘做迷藏了,连忙大步迈进了堂屋。

    “喜妹,你回来了?”许桂花应声站起来,破泣为笑说。

    “娘,家里是不是出啥事儿了?”喜妹焦急地问道。

    “哎!还不是宝儿不懂事,又闯祸了。”许桂花叹了口气说。

    “宝儿又闯啥祸了?”喜妹焦急地说。

    在喜妹追问下,许桂花告诉喜妹,原来宝儿和二叔的儿子金宝狼狈为奸,偷挖了村民李大强家新果园的两棵苹果树苗,拿到邻村卖了十元钱。李大强发现后就气势汹汹找上门,不但臭骂了宝儿和金宝一顿,还说一棵树苗成本价二十元,坚持让赔了四十元钱。

    “你大强叔说,如果不赔钱,他就把金宝和宝儿揍死,娘不能眼睁睁看着金宝和宝儿挨打吧!再说了,做人总要讲理吧!咱们乡里乡亲的,既然宝儿祸害了人家的树苗,娘不能不赔人家钱呀!于是,娘只好赔了人家四十元钱。”许桂花说。

    “娘,你怎么全赔了,我二叔也该赔一半呀!”喜妹说。

    “你二叔这个铁公鸡,居然耍赖说,即便打死他家金宝,他也拿不出一分钱来。于是,大强一气之下,抓住金宝要打,娘看不下去,连忙拦住并答应独自承担。”

    “我二叔这个人,真是爱钱如命呀!”

    “其实,娘心里清楚,金宝虽说比宝儿大三岁,可他憨厚老实,整天跟在宝儿屁股后面转,对宝儿言听计从的,这偷苹果树卖钱的主意,一定是宝儿想出来的。再说了,人要脸树要皮,咱们一个村住着,你二叔不要脸,娘总不能和你二叔一样没脸没皮,让人家在背后戳脊梁骨吧!”许桂花说,

    李全有的儿子金宝比宝儿大三岁,憨厚老实,自从宝儿初中毕业辍学后,早就辍学在家的李金宝,就整天跟屁虫似的跟着宝儿,对宝儿言听计从的,跟着宝儿一块淘气闯祸。

    “宝儿,你真是太不懂事了,上次你用碎石头砸人家过路的客车,把人家客车玻璃砸了个窟窿,害家里赔了三十元,你怎么不接受教训,又干坏事儿呀!你刚害娘给人家赔了这么多钱,还有脸看电视?”喜妹生气地冲宝儿斥责道。

    “我上次是闹着玩儿,不小心砸烂了人家的车玻璃,又不是故意的?”

    “可这次你偷挖人家果树苗,总是故意的吧?”

    “我也不想这样做,可我想买台录放机,我和娘要钱,娘不给,我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你买录放机干嘛?”

    “可喜欢听哥,想买台录放机听流行歌曲。”宝儿说。

    “可不管咋说,你也不能偷挖人家果园的果树苗呀?”

    “三姐,你就别训我了,我知道错了!”宝儿低声说。

    “唉!如今世事好像变了,人人都钻进钱眼儿里去了,忙活着找挣钱的路数,你二强叔过去多仁义的一个人呀!现在也变得认钱不认人了,听人家说,他家果园的树苗一棵成本价十元,两棵也就值二十元,可人家硬是狮子大开口,让娘赔了四十元。”

    “娘,话不能这样说?谁让宝儿祸害人家呢?虽然咱们赔了钱。可我大强叔还要买苹果苗补栽,补栽后还要缓苗,还不知道能不能栽活呢!人家也不容易呀!娘!不是我说您,宝儿都多大了,您不能再惯着他了,得给宝儿找个事情干,不能让他整天无所事事,长这样下去,分学坏不可。非”

    “宝儿除了贪玩淘气,本质并不坏,没你说的这样严重!”许桂花有点不高兴地说。

    “人之初性本善,谁天生就是坏人?大都是因为小时候淘气不懂事,父母又袒护溺爱,才不知不觉学坏的。宝儿现在已经变得好坏不分、是非不明了,您再纵容袒护下去,迟早会变成少年犯的。”喜妹说。

    “宝儿虽说不上学了,可他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难免贪玩淘气。再说了,娘整天家里地里的忙活儿,也不可能整天看着他呀!”许桂花一脸无奈地说

    “你下田干活的时候,怎么不带着宝儿,让他帮您一块儿干农活呀!”

    “现在咱家就只有我和宝儿的责任田了,农忙时,宝儿也帮娘下田干活儿。可别说,他力气倒挺大的,干农活儿还真像个小大人。但不管咋说,他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呀!他高兴的时候,帮娘干农活儿倒是干的挺起劲儿,可不高兴的时候,就跑的连个人影也找不见,娘也拿他没办法呀!唉!他初中毕业了,窝在村子里又不安分,总是贪玩闯祸,你阿大这双腿又越发走不动路了,整天躺着啥活也干不了,还总爱咋咋呼呼瞎操心,娘一个妇道人家,也拿宝儿没办法呀!”许桂花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

    “娘,咱家就剩您和宝儿的责任田了,农活也不多。农忙的时候,我二姐和姐夫又会来帮您,宝儿总闲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依我看,不如想办法让宝儿上高中。”喜妹说。

    “我又没考上高中,怎么上?再说,我也学不进去。”宝儿说。

    “宝儿长得一脸机灵相,可却不是块读书的料呀!初中都是凑合毕业的,也上不了高中呀!”许桂华说。

    “娘,我到有一个办法,让宝儿跟着我大姐夫去学修车吧,免得总是闲在村里祸害人。”喜妹突发奇想说。

    “这倒是个好主意,我咋就没想到呢!”许桂话好像得到了一个灵丹妙药似的,高兴地拍着自己的脑门儿说。

    “宝儿,你想不想学修车?”喜妹问宝儿道。

    “只要大姐夫同意带我,我当然愿意了,我也不想整天闲在家里。”宝儿说。

    “喜妹,你留在家里照顾你啊大,我现在就带宝儿去运输公司找你大姐夫,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儿。”许桂花的急脾气就上来了,立马就要带宝儿去运输公司。

    县运输公司在县城西郊,距离李家湾村十几里地儿。许桂花嘱咐喜妹留在家里照顾李全孝,她带宝儿去公路边等蹦蹦车,去运输公司找大女婿贺俊山去了。

    一脸沮丧的李全孝,看到许桂华带着宝儿出去了,就着急的冲喜妹打着手势,一边用含糊不清的语言,打问这两人出去干嘛了?

    喜妹连忙凑过去,耐心给给阿大解释了一下,李全孝这才安静下来。看着病恹恹的父亲,喜妹忍不住想,阿大盼了半辈子儿子,虽然天随人愿老年得子,又过于溺爱小儿子,导致宝儿淘气任性;可宝儿小小年纪,阿大又突发怪病,以至于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这样一股脑儿落在了娘的头上。如今娘已经年过花甲,既要家里家外的劳作,还要照顾行走不便的父亲,供销社承包的事情,要不要告诉娘呢?万一娘着急上火,精神被压垮了,这个家可怎么办?

    到了饭时,喜妹和了一团面,站在案板边前擀好面条,正坐在锅巷里烧水做饭,许桂花和宝儿就回家了。

    “娘,我俊山哥答应没?”喜妹连忙问道。

    “答应了,你俊山哥说,让宝儿明天就去公司,跟着他学修车。”

    “运输公司经理不会反对吧?”

    “你俊山哥说,修理工带徒弟工公司不管,公司现在和修理工实行四六分成,每修一辆车,公司拿六成,修理工拿四成。公司乐的修理工带徒弟,好多些免费劳力帮公司赚钱呢。”

    “那宝儿在公司吃饭咋办?”

    “你大姐夫说宝儿跟着他学修车,虽然没工资,但可以在公司食堂吃饭,伙食费算他的。你大姐夫还说,修车是个苦差事,又脏又累的,他担心宝儿三心二意,坚持不下去。”

    “宝儿,你好好想想,到底怕不怕吃苦,能不能坚持下去?”喜妹说。

    “放心吧!我不怕吃苦,会坚持下去的。”宝儿说。

    “宝儿,你一定要挣气,一定要跟着俊山哥好好学。”许桂花说。

    “你俩就别啰嗦了,赶紧做饭吧!我都快饿死了。”宝儿有点不耐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