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汉高祖,重生港岛从廉署开始 » 43 风起

43 风起

    “小刘,来喝茶。这可是上好的龙井。”雷绝坤笑眯眯地给刘栾熊斟茶。

    “雷先生,不用这么客气。您找我是为了九龙建业的事情吧?“

    ”哎,小刘啊。我这人岁数大了,家里也就这点基业,就想守着这点棺材本养老了。你说你,怎么突然盯上九龙建业了呢?“

    ”雷先生,股市里的消息其实传起来是很快的。港岛就这么点地方,相信您现在也听说了,主要是李邦厉老板看中了九龙建业,我就是个打工仔,是替厉老板干活的。“

    ”他觉得九龙巴士非常有前途。作为港岛的交通运输骨干之一,他很希望成为九龙巴士的新主人,和他的港隆航空组成集团,一起成为港岛的运输之王。“

    雷绝坤脸色铁青。

    ”那他是不准备放手了?“

    ”这你就得当面去和他谈谈了,我就是个打工的。“刘栾熊端起茶,吹了吹,开始细细地品味。

    ”真是好茶。“

    晚上,无线电视的财经新闻,正在播放刘栾熊和李邦一起参加的新闻发布会。

    李邦正式向公众宣布,他以个人名义,即将收购九龙建业,现在收购股份已经达到了30%。

    下周股市开盘以后,会继续收购,直到51%达成控股。

    半山豪宅里,李超人看着新闻中的李邦,若有所思。

    他思考了一会,然后电话给了助理,“这几天九龙仓的股价怎么样了?”

    “老板,这2天平稳了下来,没有前段时间涨的那么快了,现在维持在30元左右波动。”

    李超人已经了解到,提前他入场,也在暗中收购九龙仓的正是李邦。

    当他暗中加入收购,九龙仓的股价就已经达到了25元。

    由于股价上升太快,他后来又把大部分的资金移动去了中区与置地的竞标,因此直到现在,他悄悄从散户手中买下的九龙仓股票也就5%,和李邦,怡和的持股量根本没有办法比。

    等李超人从与置地的中区大战抽身出来,返回到九龙仓的时候,就已经晚了一步。

    这个时候,怡和已经觉察到了市场的不对劲,开始了反收购,三家的争斗下,股价已经来到了30元大关。

    九龙仓的收购战,愈演愈烈。

    如果不是九龙建业的收购战出现,转移了视线,新闻媒体,中小散户的注意力全部去了九龙建业,九龙仓的异动,股价会飙升的更加快速,更为猛烈。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九龙建业的时候,九龙仓的收购仍在暗中悄悄进行。

    “李邦,真是好手段啊。”

    “初生牛犊不怕虎,眼光又毒辣。上次永高败给了他,看来九龙仓又要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真是老了吗?”

    李超人叹了口气。

    虽然再次折戟沉沙,但是李超人是个善败之人,就像季汉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不到最后,又有谁能看清,谁是真正的赢家呢?

    …………

    …………

    雷绝坤也是个久经商海沉浮的人。

    冷静下来以后,他决定壮士断腕,必须要保住九龙建业,要展开对李邦的反收购。

    他争分夺秒地把家族的现金全部收拢,又向银行贷款,但是资金仍旧是捉襟见肘。

    他不得不去见了邵义夫。

    “六叔,我想把金公主院线卖给您老。”

    “哎,阿坤啊,你这是何苦呢?”

    “六叔,我也是没有办法了,我父亲传下来的基业,如果毁在我手里,我对不起他老人家啊,也对不起死去的大哥。”雷绝坤声泪俱下。

    雷绝坤的这把苦情牌,让邵义夫沉默了下来。

    邵义夫虽然对自己人很苛刻,但是对外面的人却非常重义。

    雷绝坤的大哥雷绝华,是李菁的未婚夫,而李菁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疤。

    邵氏六七十年代的当家女星李菁红遍亚洲,她就像邵义夫的干女儿一样,是他的掌上明珠。

    后来,李菁与雷绝华两情相悦,本是郎才女貌,非常美满的一对,两人在邵义夫的主持下定婚。但是好景不长,雷绝华猝死,从此李菁一蹶不振,蹉跎半生。

    邵义夫每每想起李菁,都不免感伤。

    “阿坤,我联系一下李邦,你们坐下来谈一谈。没有必要伤和气,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雷绝坤听了,感动得几乎要跪下来谢恩。

    “李邦,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就这样把九龙仓交出去了?”

    刘栾熊很郁闷,非常不甘心就此罢手。

    九龙仓的收购大战,是刘栾熊人生至此,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了。

    正当他战意正浓的时候,收购战却突然鸣金收兵了。

    他和李邦坐在马会的VIP室里,心有不甘地看着吴光政代表船王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直播。

    “大刘,按照港岛《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现在九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怡和也在反收购,要想增购到51%的水平,必然是一场血战啊。怡和加上汇丰,胜了也是惨胜!”李邦耐心地解释着。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他没有说出来,周围各种压力已经泰山压顶之势,他只是提前退了一步。

    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从布局暗中吸纳九龙仓股份的起始,他的真正的目标就不是九龙仓。

    他真正的目标是——和记黄浦。

    就像当初狙击九龙建业,换取收购金公主院线。狙击九龙仓,同样只是障眼法。

    拿下九龙仓的股份,去换取和记黄浦的股份。

    这才是整盘棋局的杀招。

    十步一算,李邦。

    “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和记黄浦董事会那里我给你留了一个位置。”

    “尽快地把九龙仓的事情收尾,开始和记黄浦的收购,这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

    刘栾熊的大脑已经转不过弯了。

    “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是港岛第一流的炒家。自从你李邦踏上舞台,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

    刘栾熊喃喃自语。

    “真是看不透啊。”

    …………

    回顾一下整个事件,这场影响港岛历史的商战,怡和,汇丰,这些强大的巨人,全都落在了李邦的计算中。

    70年代末的时代大背景,港岛回归种花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风光百年的不列颠资本,人心惶惶,大有退意。

    而雄心勃勃的港岛中资,虎视眈眈,频频发起攻击。

    船王包钰刚,就是其中之一。

    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不列颠开发北海油田,美丽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

    全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闲置。

    油轮是船队的主力,船王从油轮闲置,世界性的造船热,推算到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来临。

    于是,先知先觉的船王决定弃舟登陆,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他瞄准的产业之一,就是港岛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

    而九龙仓就是船王最佳的选择。

    九龙仓是港岛最大的货运港,不仅有码头,仓库,还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

    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这对于执世界航运业牛耳的船王,何尝不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