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重生偏偏遇上大瘟疫 » 第九回 有朋自远方来

第九回 有朋自远方来

    宝丹童子拉着陈过,说走就走。

    宝丹力气好大,陈过被拉得直跑,急忙问:“宝丹童子,干什么这么着急?”

    崔行芷追上来,也在问。宝丹童子说:“陈过,男子汉大丈夫,不许赖皮,答应我的事情,要做到,否则,你就是小狗。”

    陈过和崔行芷一愣,陈过问:“什么事?”

    宝丹童子停下来,说:“你不是答应带我去吃好吃的吗?这都多少天了?”

    陈过作为试药的道士,也很苦,每天的任务就是要吃药行药,这空档,宝丹童子亲自去找崔执事请假。

    宝丹童子是上清派掌门人浮云子的童子,这次是受掌门派遣跟调查小组来此,实际上给了崔执事一把尚方宝剑,对宝丹童子自然毫无办法,无奈同意。

    三人换上普通道袍,就出门了。主要是崔行芷、宝丹童子的道袍太过华丽,刻有避尘避水恒温的阵法,材质也是非金、非银、非布,出去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之物。

    “云雾山茶庄、天安布庄、福寿米行……。”

    崔行芷和宝丹童子是第一次来到希夷城,他们有生之年一直呆在昆仑,很少来到凡人的地界,即使有,那也是在家人的带领下出入世族大家,这等市井之处处处透着新鲜。

    正值上午巳时,街上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对于三位着道袍的人,路人很是敬畏,敬而远之。

    “依红楼,这个楼里的女子穿的衣服都很漂亮啊,而且,很香哎,这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吧?”宝丹童子说道,崔行芷也很好奇地看着。陈过赶紧把她们拉走。

    “这是什么香?”崔行芷嗅觉敏感,闻到满街都是一股香味,就问。

    “这是香樟树的香味,你看,满街种的就是香樟树,它的叶子和枝干可以提炼樟脑丸,用于防虫,树木可打造成衣橱和箱子。所以我们希夷城又称香樟树之城。”陈过自豪地介绍着。

    穿过侧面一道小巷直插过去,出了城就是江边码头了,城门边上三三两两都是乞丐。

    崔行芷从兜里拿出几枚八卦铜钱,“噹噹噹”丢进了一名老弱乞丐的木盆里,瞬时,声音吸引路边很多乞丐都围了上来,向三人举起手中的碗

    。崔行芷一时不知所措,陈过把两人拉到身后,挥挥手,示意手中抓了一把铜子,向远处抛去,围着的乞丐瞬间就朝铜子落地的方向追去。

    这时,城门口的卫兵也跑过来,看三位着道袍的贵人被围,上前驱赶。三人沿着城门向江边的台阶走下去,在一颗柳树下,有几个小摊位,才摆出来没多久。还不到饭点,摊子上还没有别的客人。

    “藕稀饭来三碗,这边再来六个梅花糕,再来一大盘油炸小螃蟹……。”

    陈过点了几样东西,宝丹童子眼巴巴看着,都是没有吃过的。几把破旧不堪的竹制板凳,几张又旧又破的小桌子,就在树下散乱的放着,陈过坐上去,崔行芷和宝丹童子都没有洁癖,坐下等候。

    很快,香喷喷的油炸小螃蟹端上来,宝丹童子和崔行芷都没有吃过,陈过用筷子夹了一只,塞到嘴里轻咬,酥、脆、香顿时充满这个口腔。

    两人学着陈过的吃法,果然好吃,宝丹童子下筷子特别快,不一会儿,一大盘油炸小螃蟹大半进了他嘴里。

    崔行芷爱吃梅花糕,外面是米粉做的外壳,里面是滚烫的红豆沙,三人吃得不亦乐乎。

    不知道什么时候,边上多了两个小孩,六七岁模样,破烂的衣衫,脏兮兮的脸上,灵动的眼睛看着三人吃东西,也不说话。更小的小孩头上还扎着一根红绳子,显然是个小女孩。

    三人吃完,宝丹童子还要了一大盘螃蟹,带上。等陈过付钱的时候,看了看站在边上的小孩,又加了钱,让老板又上了两碗藕稀饭和一些吃食,招呼两个小乞丐过来吃。

    两个小乞丐扑上来猛往嘴里塞,等稍大的小孩含糊不清说谢谢的时候,三人已经走远,想必是没有听见。

    “怎么有这么多的乞丐?”崔行芷有些不解,这可是书上说鱼米之乡江南啊。

    “江南这两年水患成灾,良田被淹,村庄被围,这些寒门就倒霉了,大家族好歹有存粮,可以渡过难关,但是更多的是在丰年仅能温饱的普通人,就变成了灾民到处流浪,前两年就更多。”陈过解释道。

    吃完,陈过说:“走,带你们去看我的朋友。”也不等两人同意,顺着江堤往下游走去,看看江边的风景,宝丹童子嘴里不停,边走边吃。

    滚滚大江即在脚下,江浪轻拍着江岸,江面空阔,一眼望不到对岸,江上鱼舟数只,白帆朵朵,空中鸟儿飞翔。

    久在狭小的空间,骤然面临辽阔的江面,让人令人心旷神怡,如饮美酒,畅快淋漓。

    陈过长啸一声,声震大江,郁结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崔行芷看着他,若有所思。

    待走到一片无人的江岸,穿过茂盛的芦苇荡,来到一处江湾。崔行芷和宝丹童子看看四周都无人,都望着陈过,陈过示意他们不要着急,蹲在水边找一块石头,轻轻地敲击水中的石头,水里激起无数涟漪。

    敲击了好一会儿,江水突然发生变化,一群怪鱼游了过来,在江水中翻腾、跳跃,领头的怪鱼来到江边,探出头来,它全身灰白色、头部钝圆、体形流畅的大如成年的猪,嘴里还吐出一条白色的鱼送到岸边,然后发出婴儿般的声音,两侧的眼睛里流露出欢快的情绪。

    崔行芷和宝丹童子惊呆了,他们真的从怪鱼眼中读到了欢快的意思。

    陈过用手拍拍怪鱼的头,怪鱼也拱拱他,嘴里的声音不断,宛如从某种乐器中发出的声音。

    陈过从怀里掏出一大包米饭,这米饭里面还混合了一些灵米,洒在鱼群中,怪鱼群顿时沸腾起来。

    怪鱼群在江边逗留了很久,直到陈过挥手离去。

    在崔行芷印象中留下那震撼的一幕,道袍少年在空旷的江滩边,用手抚摸跃出水面的怪鱼……。

    傍晚,陈过带着两人穿过来时的城门,贩夫走卒、挑夫、乞丐都在城门边散懒地躺在树下聊天,由于大江上下游来往的商船已经断绝,挑夫们已经接不到活了。

    入了城门依然是条宽敞的大街,一辆驴车,缓缓地走在前面,在经过陈过面前时,突然从里面掉落一节红绳,由于布幔遮住看不清里面,陈过本来也没有注意到,这种驴车多的很。

    但是一小节红绳却引起他的兴趣,他拾起这条红绳,仔细看了看,崔行芷也看到了这一细节。

    “是那个小女孩的?”崔行芷问。

    “是的。”陈过道,我们跟过去看看。宝丹童子用鼻子嗅了嗅,答道:“是的。”修道之人,眼力记忆力都好过常人。

    三人慢慢跟在后面,那驴车一点也没有察觉。

    渐渐,车入偏僻路上,来往人车越发稀少,三人只能远远跟着。

    转过一个弯,来到另外一条街道,驴车忽然不见了,三人在街角寻找半天,居然没有找到踪迹,奇怪了。

    三人互望了一眼,都很迷惑。

    陈过对崔行芷说:“师姐,你看看这里有没有迷阵?”

    崔行芷却让宝丹童子细细寻找。

    果然就在路边的一截院墙不同寻常,不仔细寻找觉看不出这段围墙与周边的围墙有什么区别。

    宝丹童子轻轻一戳那一段墙体,居然戳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