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重生偏偏遇上大瘟疫 » 第四回 瘟病袭来无幸免

第四回 瘟病袭来无幸免

    鸠兹城上清院主持吴新棐,今年一百三十五岁,融合期修为,六十多年前开始冲击心动期,一直未果,在七十多岁的时候终于死心,转下面郡府的上清院任职高功、监院……,任鸠兹城上清院主持已有二十年。

    上清院是上清派外事院派驻到各郡府的机构,主要职责是教化,是招收有潜力的凡人、练气士,扩大上清派;教化凡人,净化地方。

    简单的说上清院是招人和铲除敌人。上清院与崔执事的上医院没有隶属关系。

    崔执事一行负有上清派道士来处理鸠兹城“瘟病”的重大使命,按道理鸠兹城上清院主持不论是身为地主,还是“瘟病”的发源地,都理应亲自接待,但实际情况是,非但没有亲自接待,反而未派一人前来,着实反常。

    直到第二日上午巳时末,上清院主持吴新棐到来,被上清院学生抬过来的。原来吴主持本来就已经到了最后的岁月了,融合期修士最多能活一百五十岁,如果不出意外,还能活个十来年,但是意外发生。

    针对修士的瘟病在这里爆发。

    就在昨天晚上,陈过自愿染上“瘟病”,并提出了阻断传染的方法。但是赵国道部尚书赵子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陈过知道?

    一时场上无声,众人齐齐盯着陈过。大家知道这是个关键问题!这种从没有听说的这么严重瘟病,而且只针对修士,他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陈过一点也没有慌,缓声道:“小道的母亲曾经是“阅享楼”的弟子,后来楼倒人散,嫁给小道的父亲。”

    “阅享楼”是由一群爱好读书的散修组成的联盟,号称要收集天下图书,无偿分享给凡人或修士。

    “她经常背书给我听,我记得她曾经在一本书中记载这样的瘟病在八百年前在无为宗就有过一次……,后来无为宗因此衰落最终消失。”

    大家都没有听说或者看过这本书。当今,书本就是知识,被门派、大族和朝廷所垄断

    崔执事心想这样冷门的书应该是昆仑仅存的啊,怎么民间还有呢,也不做声。

    赵子阅缓缓点点头。

    【叮!太上:一万一千九百零一。】

    【备注:由于你知晓了修道士的瘟病最早的起源,加一千。】

    事了,崔执事连夜将调查瘟病的进展情况上报山长和掌门真人,并要求继续增派人手,上清派内部已经做好的隔离和防护,将疑是人员全部隔离。

    掌门真人还对崔执事说:各派参加水陆交流大会的道士都感染了“瘟病”,并且在不断蔓延。马上就将此种阻断传播的办法,同时告知参加水陆大会的门派。

    当然也夸奖了崔执事,认为进展不错,继续努力。此外,门派已经发布任务清单,随后将有大批的支援到来。

    早上,崔执事和太子的命令,被严格的执行,守备府派出了府兵封锁了希夷城边界,城内的各坊的封锁由衙役去执行。为了保证效果,太子殿下带来了两千亲卫铁戟军,分五百进驻守备府,一千五百在城外作为机动。

    同时还发公函给京城,要求所有有“瘟病”症状的城市都要严格执行封锁政策。

    崔执事又派人去上清院,联手太医院的人对上清院的病患进行检查,核实事实,寻找病源的蛛丝马迹,凡事种种,千头万绪。

    然后,守卫通报希夷城上清院主持前来拜见。

    而当崔执事看到吴新棐的样子大吃一惊,脸上、身上皮挂挂,发髻散乱,身上有股老人的味道,让他想起一个词“天人五衰”,这是在修道者最后的岁月里才会出现的表象。

    他们见面都带上了厚厚的面罩,防止传染,这也是陈过的主意。

    “对不起了,师弟!你来办差,我都没办法迎你,实在是我这副模样……。”吴新棐声音微微颤抖。

    “没事没事,不知道师兄受了这么大的影响,让我来把把脉。”崔执事道。

    “果然是这样……,请师兄还要多多休息静养一段时间。”

    “这次来的,掌门真人和上医院山长都有交代,我让好好跟师兄你学习学习,共同把这瘟病控制住,消灭它,师兄何以教我?”

    “这次瘟病,来得突然,唯一之前大的活动就是水陆大会,来的修士五湖四海,不光是我们东土,还有西土,更加遥远的地方……,这如果是人为的,那么这主谋所谋者甚大,想把修行者一网打尽?这会是谁?”吴新棐咳嗽了半天了,咳得身体都卷曲了,又继续道:

    “以贫道的浅见,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三阳教,这邪教一直贼心不死,要颠覆寰宇。这几年,江南的水患给三阳教在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快速壮大,更吸收了很多散修,像“一阵风”就可能是。”

    说到一阵风,又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陈过。陈过已经见过礼了,虽然自己的遭遇与他脱不了干系。

    “三阳教怎么会在江南一带发展迅猛?没有道理啊!鱼米之乡,物阜民丰,是赵国最著名的钱粮之地啊。”崔执事很是惊讶,问道。

    “大族世家越来越壮大,田亩集中,凡人的税负越来越重,加上前年、大前年大洪水,内涝,生产没有恢复,大饥慌,人相食。”吴新棐感慨万分。

    崔执事很惊讶,这赵国最著名的粮食产区居然闹饥荒到人想食的地步?他继续问道:

    “这鸠兹城看上去不是还好吗?”

    “去年风调雨顺,缓过劲来了,如果再一年这样那不乱才怪。”吴新棐道。

    “前两年,城里有很多卖小孩的。”陈过说到,邻居是他救济一番才没有饿死。

    “三阳教倡导众生平等,互助共存,深得凡人那时的心。实力和野心都已经壮大,极有可能是他们干的。”

    “第二个可能是正一宗!”

    “哦!这作何解?”

    “正一宗在据有南方的徐国、越国、闽国以及马交国、缅国,实力一直排在第一,但是我上清派近百年发展很快,大有超过之势,会不会是正一宗捣鬼?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可能是麦田麦田的撒冷寺,这帮家伙一直行踪诡异。”

    “还有就是美加的科隆大教堂,这帮家伙表面信天帝讲公平正义,实际一肚子坏水,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这些推断其实崔执事都已经听过了,当时上清派内部也是这样大致的判断,只不过没有那细致。这老头虽然快要死了,脑子还很好使,很有水平,这家伙老成精了。

    “这个老阴比,坏得很!”陈过脑子那家伙突然又冒出来。

    崔执事点头表示赞同。

    “三阳教方面有没有人在追这条线?”崔执事问道。其实在赵国由道部的黄庭卫和锦衣卫都一直在追三阳教。

    “我们上清院也赋于净化地方的职责,三阳教,我们的人一直在跟。”吴新棐说道,

    “不过这次一点消息也没有,着实奇怪。”

    崔执事道:“师兄那边有什么消息及时通知我,我这边让王新用师弟来负责此事,关于三阳教、正一宗的消息及时给他汇总。”

    “这次有进展是多亏了你们上清院的陈过啊!培养的好啊!”崔执事看着身边的陈过,当着上清院主持和众人面狠狠表扬。

    上清院一行人有高功、书记、学生,其中还有陈过族兄陈道宁。

    陈过忙躬身敬礼,表示不敢当。

    “陈过是我们上清院培养出来的天才,修道很有天赋,没想到读书也多啊!真不错真不错!我送你去户曹是也是一样,读书万卷不如做事一件。”

    吴新棐接着道:“陈道宁,去给你族弟去道个歉,都是一场误会,解开了,大家还是上清院的好同学。”

    陈道宁中人群中走出来,虽然照着面罩,但是依然一副精心打扮的样子,只见他稍整道装,双手抱拳,躬身施礼道:

    “十九弟,实在是对不住你,原本想救你,结果却害了你,也怪我当时太慌,要是拿下那个“一阵风”就能洗清你身上的罪行了。”

    说完又起身抓住陈过的手,很热情地握着。

    “哎,在守备府的时候,我又不能撒谎,只能将听到的照实说,真不想为难十九弟,请见谅见谅啊……。”

    “不要脸!”崔行芷看不下去了。

    陈过也不回答,面罩下的目光一点表情也无,盯了一会儿陈道宁,然后甩手一个巴掌拍过去,那陈道宁没想到陈过会在师长面前动手,没躲过去,陈过一巴掌结结实实打在陈道宁脸上。

    “这是利息!”然后躬身对崔执事和吴主持说:

    “弟子去试药,这中午的药刚熬好,要趁热的时候喝,不然药效大减。”说完转身就走。

    “打得好!打得好!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欣赏你的,不傻。”脑子里的勺达子有点兴奋。

    陈道宁手捂着脸尴尬地站在哪里。心里暗暗骂道“竖子,果然给脸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