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求生中的烽火 » 第二十四章日军围攻

第二十四章日军围攻

    李兵还在继续向着别的火力点开枪,连续三挺机枪和一处掷弹筒被李兵打掉,敌人的火力遭到压制,战士们也找到机会冲了上去,有的是扔手榴弹,也有的跟敌人白刃战了起来。

    杨峰惊讶的看着李兵,他就跟在李兵身边,对李兵的枪法那是深有了体会,只是这么一杆枪,就让他们轻易的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杨峰确定李兵是自己人了,所以就很高兴。

    3连长也过来了,对李兵那是左看右看,稀奇的不得了,心里也痒痒,真希望他是自己的兵。

    看到战士们已经冲进去收拾战利品了,李兵往敌人阵地上丢了上百支步枪和子弹还要十来具掷弹筒和榴弹,多的没给,够给这个连队换装了,这个连队人数比一般的连要多些,可是那装备是真不怎么样,当然比起别的连队肯定要好些,要不然也不会敢来敌人的据点找麻烦。

    天津发生的爆炸案,让附近的鬼子都前去支援了,这个据点现在也就不到一个小队的鬼子,不然3连也不可能过来找麻烦,不光是这里,整个冀中东部地区都在乱战,既有伏击日军行军队伍的,也有趁着日军减少攻击日军据点的,虽然攻坚不算顺利,但至少机会难得不是么。

    3连长通过杨峰的介绍认识了李兵,也对李兵发出感谢,没有李兵的帮助还真不好啃这个硬骨头,即使攻下来了,伤亡也会让3连伤筋动骨。

    李兵客气了一番,看到战场的情况已经被控制,就跟3连长道别,他毕竟不是冀中军区的人,还要回去,嗯顺便看看哪里需要帮忙。

    这次的天津之行爆出的装备让李兵能武装三个满编团还不止。

    特别是有了攻坚的重武器,步兵炮和迫击炮,这是那两万积分给的一个大礼包一样的东西。

    好像炸死了那个日军少将后解锁了一些东西,不再是单独的枪械了,掷弹筒和迫击炮也有了,还有九二式步兵炮。

    那两万积分带着的是一个大队的鬼子装备,七百多支步枪还有几十具掷弹筒,八门90迫击炮,上百挺布伦式轻机枪,十几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外带一个基数的弹药。

    这是一个满编的鬼子大队装备,里面的轻机枪换成了李兵锁定的布伦式。

    也不止这些,别的那四万多积分中也给了超过两千支步枪,上百具掷弹筒,二十几门90迫击炮,还有两百多挺布伦式,三十多挺九二式重机枪,就是九二式步兵炮也是一样的,就两门。

    不过这些武器装备估计也比冀中军区加起来都要丰盛吧?看来冀中军区要迎来大发展了。

    离开3连,杨峰安排两个战士带李兵去军分区司令部,但是李兵暂时还不想直接去司令部,所以李兵用两把驳壳枪“买通”了两个战士,让他们带自己去别的战场看看。

    然后李兵跟着两个3连的战士在冀中地区乱串了起来,哪里有仗打就去哪里帮忙,神乎其神的枪法让鬼子痛苦万分,也让八路军战士们欢呼雀跃,有着李兵的帮助,压制住鬼子的火力,战士们很快就冲上鬼子的阵地,攻城拔寨。

    在战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李兵也根据部队的多少丢着武器装备,人多的就多丢一些,人少了就少丢一些,反正是整个部队都能换装了。

    就这样在冀中地区奔波了半个月,李兵清空了空间装备里爆出来的装备,整个冀中军区的部队都换了装备,就是开始的3连吃了点亏,没落着机枪啥的...不知道3连长知道内情后会不会对李兵那么热情。

    李兵也来到了冀中军区的司令部,李兵的身份早就得到了验证,吕必之也知道了这么一位人才,欢迎之至啊,李兵受到了冀中军区的隆重欢迎,那热情的让李兵都有点发毛。

    “欢迎李兵同志到咱们冀中军区,咱们军区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啊,还有多谢李兵同志对军区部队的帮助啊...”吕必之握着李兵的手不放,看着这个传奇人物,虽然吕必之的级别要比李兵高很多,可是李兵也是特级战斗英雄了,在哪都会受到尊重的。

    李兵被这热情劲可真是吓了一条,寒暄了半天才在政委孙国钰的解围下平静下来,不过不管是吕必之还是孙国钰,甚至是副司令员孟青山都对李兵好奇不已,通过晋察冀那边传来信息确认了李兵的身份,更是确认了天津的事情出自李兵的手笔。

    天津大爆炸可是把这些老革命给震惊了,谁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也都知道日军损失惨重,日军驻天津的中国驻屯混成旅团的旅团部都被端了,旅团长山下奉文也被直接炸死了。

    这情况李兵是不知道的,不然肯定会很高兴,山下奉文可是号称马来之虎啊,日军横扫东南亚的主将。

    对于吕必之等人的询问,李兵也是有选择的说了些,天津的事情确实是他做的,具体的行动就没说那么详细了,只知道是李兵挖了地道埋放了炸药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吕必之对李兵的奇思妙想还是很感兴趣的,地道战晋察冀军区也有推行,不过那里大部分都是山区,推行的力度还真不大。

    这一次李兵的大动作让军区的各领导认识到了地道的作用,那不用说了,42年才出场的地道战要提前好几年出现在冀中平原上了,估计鬼子和伪军有的受了。

    吕必之亲自安排李兵住在了司令部他的住所旁,还每天都跟李兵找话茬聊天,联络感情。

    李兵哪能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是李兵身不由己啊,要得到上级的指示才能确定他的任务或者职务,目前他属于平西军分区,再说了马各庄那里还有一摊子事呢,这次惹了这么大的事情,鬼子肯定要对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围攻了,他要回去帮忙。

    李兵没有在冀中军区待太久,待了几天后就走了,这里跟平西根据地已经连通了,直接回平西吧,也不去保定了,忙活了这段时间了,回去修整一下。

    吕必之很不舍的送李兵离开,嗯,李兵的情况通过晋察冀那边得到的消息,嗯李兵似乎有种锦鲤的作用,去哪里哪里的收获就大增,还有自己搞事的能力,搞东西的本事。

    这让吕必之很是不舍,通过下面部队上报的情况,只要李兵参与的战斗,那收获真是让人不敢想啊,现在整个军区的部队都换了装,还新编出来一个炮兵营。

    部队又要扩大了,这真是让人愉快,哪个司令不希望自己手下兵多将广装备好?

    吕司令是真想把李兵给留下来,可惜晋察冀军区那边让他占了便宜就放人。

    李兵是管不了那么多的,通过涞水回到根据地,李兵就睡了个两天两夜。

    闹的张连顺跟区委的人还以为他得了什么病。

    恢复过来的李兵,开始对马各庄的情况进行了解,毕竟离开了一个月了,不知道具体的新情况。

    马各庄更大了,来训练的民兵也经过了更换,区小队现在是中队了,嗯区中队,整个宛平县的民兵武装,李兵的区中队是人数最多的,快三百人了,县大队才五百人。

    鬼子在河南受阻,一些部队已经在返回的途中了,再加上天津的大爆炸,让鬼子很是担心后方的安全,也要对根据地进行进攻了。

    宛平县城离北平太近了,那地方没被收复,门头沟那里也是离北平不远,还处于山区边缘,不是打游击的好地方,马各庄这里处于山区,算的上是反扫荡的第一线了,可是日军的装备和素质都要高于他们,不能打阵地战了,要带着鬼子绕圈圈了。

    也就是说,鬼子真的来了,就要放弃马各庄,带着百姓转移,他们的区中队要开展游击战对鬼子进行打击。

    这样一来就要有所准备了,山区里之前准备的躲藏点要进行遮掩还有修筑一些工事,毕竟在山里,鬼子的大炮可就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了,而且山林那么大,鬼子也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进行地毯式搜索,真要是地毯式搜索还真和了李兵的心意了,有着地道的帮助随时可以到鬼子的背后进行偷袭了。

    李兵跟张连顺讲了下自己的想法,张连顺也感觉未雨绸缪不是坏事,所以马各庄的建设先停下,对山区里的躲藏点还有一些关键的隘口处进行修筑工事。

    然后李兵又成了工头,带着区中队在山里乱串,进行着工事修筑的同时又进行着训练。

    都是本地人,又有过李兵之前带着打猎和围剿土匪的经历,山地游击战对区中队来说很容易。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李兵带着区中队在王平地区各处的山里进行着修筑和训练,期间还领了一次嘉奖,嗯天津的事情李兵坦白了,这次李兵在天津的行动让日军遭受了重创,伤亡好几千,也瘫痪了天津火车站,顺带着帮助冀中根据地的部队打了很多仗,让冀中军分区快速的发展壮大,也给日军准备的进攻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李兵像是在哪吒闹海般搅乱着日军的敌占区,让鬼子在敌占区的治安更加混乱,让敌占区的百姓也看到了希望。

    1938年秋,中华大地上的战争形势发生了改变,国民政府发动了武汉会战,由于河南水灾,日军的主力也变成了华中方面军的日军,而华北的日军开始后撤巩固占领区,而且日军制定了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的战略方针。

    华北地区的鬼子集中了第26、第109、第110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4旅团等部共五万余人,以分进合击战术对以五台山为中心的进擦剂抗日根据地实施多路围攻。

    第四纵队主力还在冀东,虽然日军是以围攻五台为中心,不过进攻平西的日军也多大五千人,跟留守平西的主力相差无几,但战斗力却是比不上的。

    所以一些县城和区域就要有选择的放弃,并不是放弃这些地区,而是撤出武装,组织隐藏。如门头沟,距离北平太近又是一马平川,这里的民兵组织带着百姓撤离,但还有舍不得家业愿意当顺民的留下了,这种情况也管不了。

    宛平县委组织各地民兵帮忙转移百姓,李兵的区中队也派出一个小队去帮助百姓转移。

    日军的主要方向还是五台地区,平西地区的五千鬼子兵分三路,一路向平北和冀东地区的关东军围剿第四纵队,一路走昌平往昌平、怀来、逐鹿。

    还有一路是从门头沟、房山进攻斋堂镇,那里是平西军分区的司令部。

    王平地区的民兵组织繁多也让鬼子誓要要扫平这一区域。

    门头沟的放弃,让王平地区成了第一线,王平地区区委组织各地的百姓撤离和转移。

    刚过收完秋,附近的地里还留着玉米秆,这也是一种掩护,想到鬼子回来扫荡就留下了,能躲藏一下,还能偷袭鬼子,当然也不敢有大规模的队伍,毕竟玉米都收了,这些杆子已经枯黄了不少,一把火烧起来还是很吓人的,不过对李兵的区中队影响小很多,地下是有地道的,当时修的很不容易,怕进水...,也幸好是种玉米的旱地。可是修成之后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李兵在王平待了半年多可没白待,这附近的村庄和镇子等都有完备的地道工事,只要把百姓转移,就靠着这些地道都能好好的和鬼子纠缠了,主力部队再趁机偷袭,对于这次的反鬼子进攻还是很有把握的。

    9月中旬,鬼子终于来了,门头沟那里留下的顺民们遭到了鬼子的迫害,烧杀抢掠,狼烟从门头沟升起,转移了的百姓为之庆幸。

    这也让根据地的百姓转移速度更快,不再抱有侥幸心理。李兵带着几个民兵战士就猫在门头沟外的山路上,门头沟那里虽然被收复了,可是那里的人员很复杂,所以没在那里挖通地道。

    没有到门头沟看,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不过李兵带领区中队的战士们在前往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上埋了很多的地雷,还有在山壁上安装了很多炸药。

    鬼子的这一支部队是一个大队还有一个团的伪军,从北平出来的他们拥有着重火力,不是王安镇那样的队伍,李兵也不能重复王安镇的战绩。不过骚扰鬼子还是做得到的。

    日军没在门头沟停留,接着就是往根据地进攻。先头部队很快就进入了雷区,踩了雷,

    这次鬼子有了经验,赶着伪军在前面趟雷,伪军死伤惨重,不过日军可不会怜惜这些人,他们的作用不就是作为牺牲品的么?

    一些逃跑还有畏惧上前的伪军被鬼子的督战队枪杀,让伪军不得不继续前进,看着那么大的伤亡,伪军想了办法,带队返回门头沟驱赶了一些百姓来趟雷。

    没办法,虽然这些人的抗日热情不高,也是中国人,李兵让民兵把那些没有踩到的地雷引线拆除,日军终于一路畅通的往前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