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三国万人敌 » 第四十六章 出难题

第四十六章 出难题

    第四十六章出难题

    汉献帝满以为,百官拜服的任务,已经完成!

    可,

    让他诧异的是,目前这个任务还处于失败状态,这意味着百官并未真正拜服于他!

    回想起在祭天大典之上,黑龙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出天神之怒并说出,汉献帝是消除纷争的天选之人,众臣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拜着自己,这难道还不是让百官拜服么?

    问题出在哪?

    这时,汉献帝想起,在后世中他给学生们讲课的场景。

    他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下面的学生们都频频点头,做出很懂的样子。

    他们真的懂么?

    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很多人卷纸上的零蛋暴露出问题。

    特别是一个班干部,每次讲课结束之后,他都在课间时间,抓紧时间跑过去,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刘协以为他是一个优等生。

    但他最后的成绩,离及格线还有59分的距离!

    这些大臣不就是我后世的那个班干部么?不懂装懂,不忠诚装忠诚!

    “现在我怎么治他们呢?”汉献帝又一次陷入苦思。

    …….

    转眼又到了上朝的时间,汉献帝正要出发,这时冷光寿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不用说,唐妃又给他送食物来了!

    “这次唐妃会给他什么建议呢?”看到冷光寿送过来的食盒,汉献帝已经迫不及待起来。

    没等冷光寿说话,他一把夺过食盒,快速揭开盖子,发现里面放的是一个发糕。

    发糕上刻着一个寿字。在寿字中间点的位置,放着一个同心结。

    “今天又不是我生日,唐妃为何给我这样一个礼物呢?”汉献帝有一次思索起来。

    “发糕里面会不会有秘密?”他将整个发糕翻了一个底朝天,还是一无所获。

    眼看着上朝的时间就要到了,冷光寿催促道,“陛下,今天朝议的重点是您和董皇后大婚事宜,眼看时辰就要到了!”

    一说到董皇后,汉献帝再次把目光放在眼前的那个同心结上。

    同心结和寿字合二为一,我明白唐妃的意思了。想到这,他一拍大腿,笑着对冷光寿说道:“走,咱们去朝堂上给百官出一个难题!”

    ……..

    今天,朝议的重点是商量汉献帝与董洁大婚的程序。

    本来,没必要这么急大婚,但为了赶在月底之前完成系统任务,汉献帝只能与时间赛跑,火速迎娶董洁。进而增加威信,亲自临朝理政,让百官早点心服口服!

    现在董洁已经住在皇宫之中,你不能让她为了一个好日子,一下子就等几个月吧!所以这个议题会被快速通过!

    但,接到唐妃的食盒之后,汉献帝准备在廷议之上,抛出一个更具震撼性的话题。

    一想到这个话题,他就跃跃欲试,想象着他说出这件事,百官嘴巴张得鸭梨大的样子,汉献帝忍俊不禁。

    廷议的气氛比较压抑,自从祭天活动之后,董卓在上朝时就一句话都不说。

    他不说话,群臣敢乱说话么?万一哪句话不慎得罪他怎么办?

    所以,众人对汉献帝的所有提议,大家都默不作声。

    大家都不说话,大婚的日期、流程、时辰、礼仪,都一致性通过。

    廷议异常顺利,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将汉献帝大婚全部搞定。

    这时,主持廷议的王允,正要选择下一个议题-----征讨袁绍。

    袁绍太不像话了,居然杀刺史韩馥夺了冀州,现在又对幽州的公孙瓒虎视眈眈。他将是朝廷的一个心腹大患!

    王允清了清嗓子,正要将朝议转移到袁绍身上。

    没等他说,汉献帝却抛出了另外一个议题。

    “各位爱卿,这次我打算将董洁和伏寿一起迎娶!”

    汉献帝的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就乱成一片!

    按照礼制,皇帝大婚对象应该只有一个---皇后。

    至于贵妃,根本不需要迎娶,准备几顶轿子,接进宫来即可。

    但是汉献帝坚持将伏寿一起迎娶。

    他这么做,当然是要笼络伏完。

    毕竟汉献帝曾经给她玉佩定情,之后却转眼又认定董洁为皇后。他可以拿出一千个理由敷衍,但是每次看见伏寿羞滴滴的神情,汉献帝还是于心不忍。

    更重要的是,在宗亲之中,长公主刘华的声望很高,让她满意将来可以给汉献帝争取到不少的资源。

    对于这个建议,汉献帝坚信,董洁可能会有点小疙瘩,但是很快就烟消云散。所以没征求董洁的意见,他就在早朝上提出。

    但董洁答应,不代表群臣们会同意!

    一听到汉献帝的这个提议,群臣们立即发出阵阵质问,“陛下,礼制大于天,您岂能干出于礼不合的事情?”

    “大婚是皇后的专属,岂能让人分享?”

    “伏寿也是宗亲之后,对于这个建议她都不反对,其心可诛!”

    尽管王允连声让群臣肃静,但是台下还是足足乱了一炷香的时间。

    董卓还是一言不发,自己女儿没当成皇后,他才懒得多说一句话,心道“看小皇帝的笑话也不错!若是我女儿是皇后,这些人若是叽叽喳喳,嘿嘿….”

    看着下面乱哄哄的一片,这时,汉献帝更深刻地领会到,系统任务失败的真实原因,所有的大臣他们跪拜的是传统,而不是皇权!

    什么是传统?那就是大臣们现有的生活方式。

    董卓让他们保持俸禄和官职,维持现有的生活,哪怕是他逼汉少帝退位,杀死何太后,众大臣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现在,他就是要逼这些大臣们,从传统之中解脱出来,真正跪拜在皇权之下!

    想到这,汉献帝站了起来,这次他没有侃侃而谈,而是直接对着群臣发问,“列位爱卿,请问什么是礼,什么是制?”

    荀彧上前一步,回答道,“礼是礼仪,制就是制度,这些都是万古不变的!而皇帝与皇后大婚,就是其中之一!”

    他说得振振有词,一下子就博得了众多的掌声,“对,就是这么个道理!”

    汉献帝心道,“终于有一个上当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他紧接着问道,“周朝是分封制,为何到了本朝就不再封异姓为王,这符合礼制么?”

    这是一个杀人的问题,群臣若是回答不符合礼制,汉献帝就能以污蔑先祖的罪名,治群臣的罪。

    若是群臣说符合礼制,那就说明,礼制不是万古不变的,是随时可以变通的!

    若如此,这场辩论汉献帝就赢了!

    群臣都是人精,岂能听不明白汉献帝的意图,他一发问,所有人都假装不知,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汉献帝见效果达到,进一步问道,“袁绍守礼制么?”

    众所周知,他家四世三公,袁本初是守礼制的典范,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朝廷重用,但你们看他现在都干了些什么?汉献帝拿出手中的奏折,袁绍杀韩馥得了冀州。

    汉献帝将奏折重重地摔在地上,声嘶力竭的质问道,“你们将袁绍捧上天,你们看他现在都干了些什么?”

    “礼是随时可以变通的,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君权!同时迎娶董皇后和伏贵妃,朕说符合礼制,它就符合,就这么定了!”

    他给百官一个下马威,汉献帝就是要通过这件事,告诉百官“他不会一味地笼络讨好众臣,也会发出雷霆之怒,这才是王道!”

    在汉献帝的咆哮下,同时迎娶董洁和伏寿的议题,就这样无争议的通过了!

    汉献帝的霸道,再一次刷新了群臣对他的认知,陛下是个狠人,以后绝不能再把他当成是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