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三国万人敌 » 第二十六章不行,这门亲事我反对

第二十六章不行,这门亲事我反对

    第二十六章不行,这门亲事我反对

    看着眼前一桌子荤菜,汉献帝第一感觉是油腻,自己难以下咽。可是他一细想,终于悟出唐妃的意思,所谓的“荤”其实是婚的意思,唐妃是暗示自己赶快大婚。

    虽然小乔坚持让汉献帝叫他小乔,但是汉献帝依然喜欢叫她唐妃!

    在古代皇帝大婚有诸多红利。

    一是收获一大票外戚。谈到外戚,很多人都会想到外戚干政。仅仅是汉朝,外戚干政就上演了很多次。窦氏干政、邓氏干政、何氏干政等等,一出接着一出,多次把皇帝的命给玩没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莽篡汉。外戚王莽靠着身为皇后的姑母王政君,进入朝堂之上,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赢得贤惠之名,最终大权独揽、尾大不掉,篡夺汉室天下。

    外戚干政最狗血的一次是何进。他昏聩无能,又贪图权力,走出请董卓进京的臭棋,引得朝堂混乱、群雄逐鹿,闹得汉朝奄奄一息。

    但外戚其实是个中性词。对皇帝来说,用好了就是皇帝手中非常合手的一把刀。比如汉武帝和卫青。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之后,汉武帝重用卫青,剿灭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眼下汉献帝在朝堂上并无根基。但是,倘若他立即大婚,就会有一大股外戚的势力,依附在他身上,势力会陡然大升。

    汉献帝大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为亲政扫除障碍。在汉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小皇帝只有在大婚之后,才能让亲政。

    想到大婚之后的种种好处,汉献帝拿起筷子,将眼前的一桌子荤菜一扫而光。

    一边吃,他一边给自己的群臣画像,我要娶谁家的女儿呢?

    翻着百官名册,伏完的名字跃然纸上。

    为何要选择伏完?当然,作为穿越过来的历史老师,他知道汉献帝的皇后就是伏皇后伏寿。

    更重要的是,伏完有着其他大臣不具备的优势。一是他是公爵之后。伏完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孙,官拜侍中,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试想,袁绍一门四世三公,在河北摇旗一喊,立即有各路诸侯相迎。伏完也是名门之后,身世一点也不逊色于袁绍,怎么不让汉献帝倚重呢?

    二是伏完也是皇亲。他的妻子是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在皇族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汉献帝是董卓所立,又是庶出,需要伏完在宗室中为自己走动。

    汉献帝对伏完的条件很满意,但伏完愿不愿意接这个皮球呢?

    .........

    其实,不用汉献帝烦恼,唐妃已经捷足先登。

    长安城西,靠近皇城的位置,有一条百官街。各部的郎官大多住在这一代。

    在中间偏北的位置,有一个庭院。不大,前后只有60多间房子。但很整洁。这正是侍中伏完的府邸。

    伏完正坐在书房内生闷气。

    刚刚,妻子刘华又对他发了一顿牢骚。

    “最近,家里钱入不敷出,家仆们已经快1个月没给开支了”。

    “院子太小,他的六子一女,不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独立院落。”

    刘华是长公主,她怎么说,伏完都只能洗耳恭听。

    但他,心里早为自己辩解了至少100次,“我们洛阳的宅院,在撤退时被董卓付之一炬,现在长安的宅院,还是自己和老友借的。有一个安身之处就不错了!”

    想到这,他又回忆起自己,在洛阳时的风光日子。居住在驸马府,出行时车架成群、前呼后应,与蔡邕、胡广等名仕结交,好不风光。

    可现在呢?女儿伏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都还没有独立的院落。

    “这世道到底怎么了?都说汉朝昏聩,群雄纷纷夺之,可是群雄乱起的局面,竟然比以前还差”。

    伏完不是迂腐之人,看到汉末豪强欺压民众,百姓苦不堪言的局面,一开始他是同情农民起义的。可是看到黄巾军像蝗虫一样,遍地截杀,各地群雄割据,反而让民众更苦不堪言,想到这些伏完更是唏嘘不已。

    伏完今天去参加朝会,结果,董卓在未央宫遭到李傕的刺杀,上朝再次流产。

    回想起早上被长公主刘华痛骂的场景,伏完只能躲在书房里长吁短叹,这时,丫鬟翠兰急匆匆跑过来,说道“老爷,长公主有急事找你”。

    伏完妻子刘华是汉桓帝刘志的女儿,被封为阳安长公主,所以在府上大家都叫她长公主。

    一听长公主召见,伏完急了,“这婆娘早上刚骂我一顿,怎么不到半天又要来一次加骂呢?你以为你还是长公主么?汉朝皇帝都不稳了,别说你这个长公主,再闹我休了你!”

    虽然心里不断的放嘴炮,但是伏完还没胆量与长公主翻脸。

    所以,牢骚一阵之后,伏完来到长公主刘华的房间。

    这里面摆设比较普通,却很别致。最显眼的就是,窗棂边摆放的几盆牡丹花。

    此时,已经是二月,但是刘华依然能够让花开放,显然她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长公主刘华正在摆弄这几盆牡丹花。平时,她心情好的时候,就给这些花剪枝、修理。显然,她现在心情很好。

    看伏完走进来,她赶紧放下手中的剪刀,拿起桌面上的一碗参汤,亲手递给伏完,“老爷,这些天辛苦了,喝一碗参汤补补身子”。

    看到,长公主对自己这么好,伏完简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要知道,在今天早上,因为房子的问题,长公主还和他大吵一架。难道一个时辰就烟消云散了?

    以他对长公主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她一定是有什么事要与自己商量。

    “公主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不如静观其变”。于是,他接过参汤,喝了一口,淡淡地说道“有劳公主了!”

    看伏完表现沉稳,长公主刘华心中赞许,“不愧是我夫君,每逢大事能够静气”。

    她拿出一个红色的香囊说道,“今天,唐妃让人给我捎来一样东西!”说完,她将香囊递给伏完。

    伏完接过香囊,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纸团,写着几个数字。

    灵帝光和四年,4月23,子时。

    “这是谁的生辰,唐妃想干什么?”这些问题在伏完脑子中快速旋转。

    伏完的身子突然一颤,大声说道,“难道是他?”

    伏完刚张开最,长公主刘华就作出一个禁声的手势,提示他隔墙有耳!

    于是,伏完指了指皇宫,用询问的目光看向长公主刘华,果然刘华报以会心的微笑。

    伏完所指的他就是汉献帝,唐妃将汉献帝的生辰八字送过来,就是暗示要娶长公主的大女儿伏寿。

    长公主刘华出自帝王之家,他知道,成为皇帝丈母娘的巨大好处。她对这门亲事是百分之一千的赞同。

    伏完自己就是驸马,当然知道驸马的好处,他肯定也会同意吧。想到这,长公主露出会心的笑容。

    但,

    片刻之后,她的笑容就凝固了。

    因为,伏完突然说了一句话,“不行,这门亲事我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