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三国万人敌 » 第八章深入骨髓的一课

第八章深入骨髓的一课

    第八章深入骨髓的一课

    见到唐妃送来的食盒时,汉献帝本想一掌将它打翻,可是有了上次鸡汤的教训,他可不想打翻食盒之后,那味道让自己恶心半天。

    加上汉献帝脑海里有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着他打开食盒。“打开,看看唐妃拿来的到底是什么?”

    在打开与不打开之间几经挣扎之后,汉献帝还是忍不住打开食盒,出乎意料的是,里面并没有摆放菜肴,而是孤零零地放着一个石榴。

    石榴口感酸涩,还没有多少果肉,汉献帝最不爱吃,唐妃对此心知肚明。

    “她为何明知我不喜欢,还要送我石榴呢?”

    有了前面送鸡汤的事情,汉献帝知道,唐妃不是无缘无故送自己东西,而是意有所指,这石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汉献帝拿起石榴,一把掰开,红红的石榴籽呈现在他面前。

    看着眼前的这些石榴籽,他疑惑不解。

    既然,不明白唐妃的深意,那就先把石榴吃掉吧。

    他拿起一颗石榴籽,含在嘴里,一股酸涩的味道,顺着他的牙,直接传遍他全身。

    “真酸!”“难以忍受!”

    汉献帝一把将手中的石榴摔出去。红红的石榴籽,溅得大殿上到处都是。

    看着遍地都是的石榴籽,汉献帝还不解气,抬脚就踹,又狠狠地跺了几脚。

    看见汉献帝大发雷霆,冷光寿赶紧跑进来,收拾满地的石榴籽。

    他先将石榴皮拾起来,然后,将石榴籽拾起来,放到石榴皮中,收走。

    但是,石榴皮盛放一半的石榴籽,就已经被装满了。他只能再拿出别的容器,继续填装石榴籽。

    看冷光寿忙上忙下,此时,汉献帝的气,已经消了大半,坐在椅子上,仔细瞧着眼前的石榴籽,突然他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这石榴籽只有经过严密的组织,才能严丝合缝的合在一起。

    而经过自己一摔之后,组织乱了,石榴籽当然就乱作一团。

    目前,皇宫中的太监,经过忠君班的洗脑之后,虽然都终于自己。但没有组织,终究还是一盘散沙。

    想到这,他明白了唐妃的意思,要通过组织建设,将后宫的太监严密的组织起来,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怎么建设组织呢?”汉献帝坐下来细细思考着。

    突然,汉献帝再次一拍大腿,要学明朝,建立司礼监。

    对于建立司礼监,汉献帝开始是犹豫的。他知道,宦官专权的恶果。远的不说,就在几年之前,就是因为10常侍当道,才会引来之后的董卓进京。汉少帝被废,汉献帝成为傀儡皇帝。

    但是,满朝文武已经让汉献帝失望透顶,他们不是在潼关以东忙着造反,就是跟董卓蛇鼠一窝、恶意迎合。太监是眼下自己唯一能依靠的力量。

    而且,满朝文武既有家眷问题的困扰,也有对仕途的担心。他们干事时顾虑较多,不会把皇帝作为自己做事的首选。

    太监则比较“单纯”,没有家庭的问题,只要对他们好,他们会将自己绑在皇帝的战车上。

    想到这,汉献帝决定,设立司礼监,统管宫中的大小事务。并明言,日后,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可以制衡朝中的三公九卿。

    这个蛋糕画的足够大,太监们定然是跃跃欲试。

    经过思考之后,汉献帝任命冷光寿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自己的另一个随身太监曹三为掌印太监。

    在司礼监之下,又设立司设监,御用监,尚膳监,御马监,政训处等12个衙门。每个衙门设知事一名。分别掌管着,天子出行、膳食、内府马政、皇宫用品采办、宦官宫女的教育等各项业务。

    汉献帝从在洗脑传销中表现优异,且通过摄魂术掌控的太监中,选拔12名,作为各个衙门的知事。

    经过汉献帝的整顿,皇宫中的各项业务,都有了对口的衙门,干事效率大幅提高。

    皇宫之中的御膳房。

    小太监阿八正在靠着窗子偷懒。

    昨天,他偷偷去与西凉兵赌博,一宿没睡觉,输了10多两银子。

    他一年都赚不来这么多钱!

    这时,他心力交瘁,靠着窗户呼呼大睡。

    这要在以往,他睡到天黑也没人管,人不够,就少炒几个菜嘛。西凉兵和宫廷侍卫的菜饭不能耽误,那就把娘娘们的膳食减少一点,一切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尚膳监统管皇城的膳食。在尚膳监之下,买菜的、炒菜的、做饭的等组别,都各有职责,你要是偷懒,别人可能就得多干一点,这谁能容忍呢?

    所以,阿八刚躺下去,旁边负责炒菜的组长,立即招呼他起来干活。

    阿八平时好吃懒做惯了,他岂是省油的灯?立即与组长厮打起来,10多个人才将他们拉开。

    不一会,事情就通报到尚膳监知事那里,负责执法的太监就将阿八带走,送到掖庭中的“洗脑班”中,白天洗衣刷马桶,晚上进行思想再教育。

    类似的事情,在皇宫的御马监、御用监,尚膳监等12个衙门,不断地发生着。

    不断有好吃懒做的太监,还有一些董卓安插到皇宫中的奸细,被鉴别出来,送到掖庭中的“忠君班”中改造。

    而随着,这些害群之马的被改造,加上成立12个衙门,皇宫的运行效率,成倍数的增长。而外界对皇宫中的变化却一无所知。

    .……

    今天,汉献帝心情不错,正在掖庭的忠君班,亲自接待学员,并给他们讲课。作为后世的历史老师,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今天讲述的是,汉献帝版的武王伐纣。

    与平常的版本不同,汉献帝版本的武王伐纣完全站在纣王的立场上。

    在殷商末期,本来天下太平,周武王却为了一己之私,趁着殷商大军东征的当口,突然发兵攻打朝歌,逼得纣王自焚,商朝就此覆灭。

    说到纣王自焚,汉献帝又自己杜撰一段情节,他绘声绘色地说,自杀前纣王给太监宫女发了遣送费。1000多名太监宁死不退,有的拿着菜刀与周军拼命。有的陪着纣王自焚。

    听到,纣王身边的太监,宫女,如此忠君,台下的人都不免心有戚戚焉。

    当然,也有太监表现出不屑的神情,“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必呢!”

    看台下的人听得入神,汉献帝又接着说道,周军杀进皇宫之后,有200多太监、宫女投降,但周军并未放过他们,肆意奸淫。

    汉献帝讲到这,台下的太监、宫女们都陷入深思。这说的不就是自己的境况么?没有跟随皇上,却遭来西凉兵的百般凌辱。

    接着汉献帝又杜撰了一个鸡汤,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所有陪着一起死的太监、宫女,都被封了神,而打开宫门投降的人,则全部下了地狱。

    最后,汉献帝得了一个结论,只有忠君爱国,上苍才会怜悯他,给他好的命运。

    追随皇帝可能会死,但能封神。跟随董卓即使跪着生,但难逃下地狱的命运。面对这两个选择,怎么办。当然是选第一个。

    想到这,台下的太监、宫女,齐声呼喊万岁,声音在掖庭中久久不息。

    伴随着漫天的呐喊声,这一课,已经深入到太监宫女们的骨髓之中。

    汉献帝正在享受,这雷霆般的呐喊声,这时冷光寿急匆匆走上讲台,趴在汉献帝的耳边,小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有几个太监哗变,他们快冲到西凉兵大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