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飞越七十载 » 第三十八章 红卫小学新生到

第三十八章 红卫小学新生到

    在上小学之前的这个夏天,家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五毛钱的零花钱。这五毛钱是用五十斤的玉米粒换来的,为此家强的小手也搓脱了皮。

    不过家强却很是高兴,因为他存了五毛钱了。他很想吃的冰棍,总是在无时不刻的诱惑他,但他还是舍不得把这五毛钱花了。

    冰棍他也吃上了,是母亲偷偷给他买的,父亲并不知道。

    今年秋天家里面收割稻谷,家强也参加了,只不过他也帮不了什么忙,就是割稻谷,但他的速度太慢了,也就是个意思。

    到了八月二十九日这天,全中国的学生们,都要去学校报名了。

    家强也不例外,今天他的父亲振兴,带着他就朝着红卫村小去了。

    李家坝村原本是有小学的,就是家强读幼儿园那里,只不过这个村小现在不办了,被合并到了隔壁的红卫小学。

    其实两个村合起来,也没有多少小学生。

    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日子,所以一路上还是有很多人的,有些年龄大点的学生,就没有大人带着,独自一个人去报名。

    这时候的学费也不贵,一学期才十块钱。想想十块钱才多少?也就是买几斤肉的钱而已。

    一个工人月工资差不多有一百块钱,也就是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当然对农民来说,可能这个数字感觉上要大一些。

    不过确实是便宜,因为再过三十年的话,上一个幼儿园,在有些大城市就要花几千元一个月!有时候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他的孩子上一个月幼儿园的。

    此时这十块钱就在家强的手里面,振兴想锻炼一下孩子,准备到了学校后,让他自己去报名。

    父子俩走了五里路,就到了红卫小学。

    这所小学也不大,毕竟只是村小。

    家强一看,未来自己就要在这里度过六年的学校,只见他的校门,还是那种解放前的大木门,整个学校的建筑看起来也是很古老的,怕是几十年前修的。

    事实上这所小学,在解放前正是一个大地主的家。那些教室都是地主家的住房改的。

    清一色的木制结构,就连大门也是,两扇大木门外面,还有两只石狮子。

    要进入学校,就要从大门的门槛上迈过,这道门槛也是很高的,怎么也有三十多厘米,的确是很有特色。

    进入校园内,就可以看到,这就是一个四合院构成的,中间是一个大院子,现在呢就成了学校的内操场。

    这个内操场里面,还有七棵巨大的银杏树,家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树!这些树的树干笔直,最大的一棵至少也有三个小学生才能合抱。

    振兴笑道,家强,这就是你以后读书的地方,怎么样?看起来还可以吧。

    家强点了点头,爸爸,那我就去报名了哦?

    在操场上的旗杆下,几位老师在那里摆了两张桌子,接受新生报名。

    振兴道,去吧,爸爸就在这里看着你,不要怕!

    家强手里攥着那张十元的钞票,还有户口本,就来到了报名处。

    报名处的两位老师,其实一位家强也认识的,他叫李天龙,是一个生产队的,怎么会不认识呢!

    其实村小的老师,很多都是像李天龙这样的民办教师,他们既当老师又当农民。

    他们的工资也非常低,一个月就拿几十块钱。

    李天龙看到家强有些怯性生的走了过来,他也看到了站在远处的李振兴,于是他微笑着对家强道,家强,你一个人来报名呀?

    家强摇了摇头道,李老师,我爸爸也来了,他在那边呢!

    说着家强就指了指远处的父亲。

    李天龙笑道,好,报名也很简单的,你把你们家户口本交给老师,学费呢是十元钱。

    家强点了点头,把户口本和钱都交给了李天龙老师。

    这个学校总共也就八九个老师,他们大多都是认得振兴的,毕竟两个村子挨得也很近,很多村民都是互相认识的。

    登记好信息之后,李天龙又把户口本还给了家强,然后对他道,后天你就可以来上课了,课本是到时候由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发,不过你要记得告诉你爸爸,让他给你买好小书包,还有文具盒,铅笔这些学习用品。

    家强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李老师。

    李天龙呵呵笑道,好,那你去吧,记得后天,九月一日早上,九点钟之前必须要赶到。

    家强记下了李老师的话,然后拿着学费收据,还有一张入学须知,回到了父亲身边。

    振兴笑道,这么快就办好了,那好,我们这就回去了!

    一路上家强也很是兴奋的问这问那。

    爸爸,李老师怎么在这个学校啊?家强好奇地道,以前他还真不知道同一个生产队的李老师在哪儿教学。

    振兴笑道,是啊,李老师是民办教师,八队和九队还有两个老师在红卫小学教课,你小子,上课要认真一点啊,不然你们老师是会告诉爸爸的哦!

    家强心里一惊,他也害怕呢,父亲凶起来的时候,下手可真狠。

    这样看来,老师都是爸爸的熟人,这是件坏事啊!

    回到家,家强就把今天的所见所闻,给母亲说了。

    蕙兰高兴地道,家强,你可要好好读书啊,将来能不能脱离农村,就看你读书成绩好不好了。

    家强点了点头道,妈妈,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用功的。

    家强敢不用功吗?他也怕挨父亲的打骂呢!

    振兴道,明天就去街上买学习用品,不过后天读书,家强你要自己去啊,这没有问题吧?

    家强点了点头道,爸爸,妈妈,我可以的啊!你们放心吧,路我都找得到了。

    从家里面到红卫小学,也就是六里地,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路也好找,就是沿着村里的机耕道走就行了,不存在迷路。

    当然要是抄近道的话,可以更快,只不过近道,家强现在可不知道怎么走。

    第二天上午,家强就跟着父母一起上街,买了小书包,文具盒和铅笔。

    这对家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这段新生活,家强也是很憧憬的,他想用最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对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