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站在风暴之眼 » 【098】一封感谢信

【098】一封感谢信

    2月14日

    “轰”的一声,天空一声巨响,随后是轰隆隆的雷声。

    隔了几分钟,忽一道电光闪过窗帘,窗外又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像车轮滚滚,由远而近隐隐约约,紧接着就是一个炸雷响起,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在窗前爆炸,震耳欲聋。

    春天的雷声不似冬天那样闷,通常会响彻天空,就像沉睡了一个冬天突然醒来一样。

    姜洋在睡梦中被雷声惊醒,但他并不恼怒,听着“轰隆隆”的声音,他知道这打得正是春雷,他想春天真的要来了。

    紧接着,听见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

    早上姜洋冒着大雨去的医院,今天上的白班。

    随着“一省包一市”的政策出台以后疫情得到了极大的控制,特别是2月11日武汉所有疑似病例清零,第二天全国的医护人员再次支援武汉,让武汉的病人不再有有病无法医治的风险。

    自那天以后,医院接连几天都没有再接到重症病人送来的信息,也许是病房趋于饱和,但姜洋更愿意理解为疫情好转,不再有那么多重症患者,而且医院每天都有安排出院的患者。

    今天,姜洋所在组收到一封来自出院治愈病人的感谢信。

    他是姜洋曾经管床的11号病人,那位因玩牌感染疾病后担心传染给自己的孙子的老大爷,他转到普通病房后今天终于治愈了。

    老大爷在感谢信里说:

    “首先感谢你们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在危险之际支援武汉。

    “我在住院治疗期间,得到了你们全体医护人员的热心救助,特别是一名男护士给我和我的病友们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每天早来晚走,态度和蔼可亲,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室。

    “他业务技术精湛,我们都是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静脉穿刺、抽血打针,他都能够一针见血。

    “他还时常为我们做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我们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经常给我们传递又有多少病人病情好转,又有多少病人已出院这些好的消息,使我们低沉的情绪逐渐好转。

    “他还经常做护理以外的工作,为我们端饭打水、喂饭,教我们康复动作,做病室清洁

    消毒等工作,真让我们感动!

    “虽然厚厚的防护服和口罩,让我们无法看清他的脸,但从他的防护服上可以看到“姜洋,加油”的字样,我们知道他的名字叫姜洋,我们平常都叫他“小姜,小姜”,他是成百上千逆行者的优秀代表之一。

    “谢谢滨江市人民医疗队,谢谢姜洋护士!你们都是好样的。

    “有你们的无私援助,我们一定能取得战疫胜利,武汉必胜!中国加油!同时,也真诚祝福你们工作顺利,多多保重!”

    这封信是对医护工作者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付出的认可,滨江医疗队为此都赶到非常的高兴,特别是姜洋,他更加开心,也觉得很温暖。

    收到信后,徐队特意叮嘱姜洋,让他代表滨江医疗队要给大爷抽空回一封信。

    这样的事情姜洋自然很愿意效劳,他乐滋滋地点了点头。

    下班的时候,姜洋本来想趁着这个时间给大爷回个信,只是他刚想找笔就听到护士长叫他:

    “洋洋,你来一下!”

    “什么事啊,护士长!”姜洋好奇地问道。

    “是好事!上级来通知,从明天起,你可以轮岗到普通病区了。”护士长欣喜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姜洋支援武汉以来,已经在重症监护室连续工作17天了。

    考虑到连续作战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感染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经统筹安排,对部分长时间工作在重症监护室的队员岗位进行调整,可以轮岗到普通病区工作。

    调整名单中,就有姜洋。

    护士长见姜洋并没有她期待的兴奋,又说道:

    “你也看到了,前两天,新来了一批援助的医生护士,今天他们也培训完了,明天起,就要就正式上岗参加救助工作了。”

    “是嘛,这样我们人手紧缺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对啊,这段时间也是辛苦你啦!明天你就去普通病区交接工作吧。”

    原本护士长以为他会欣喜地接受,没想到,姜洋却推掉了这个调整的机会:“护士长,我还是不去吧,我就留在这!”

    “为什么啊?”护士长不解地问。

    “我是重症护士,病人需要,就应该留在重症护理岗位上,你要不把这个名额给其他同事吧,女同事或许更加需要。”

    姜洋或许是受到今天感谢信的触动,坚定地说。

    其实姜洋很清楚重症病房的工作量,他一个男人都很吃力,更何况是女护士呢,所以他很想把这个机会给女护士。

    “洋洋,能换岗到普通病区,不仅身体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整,精神上的高强度绷紧状态可以得到缓解,被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下降很多。”护士长劝说道。

    “护士长,我知道,也就是知道我才想还是给女同事吧,她们毕竟是女同事,体力跟我们也没法比,我们男护士苦一点累一点,我都不怕,我也都习惯了。”

    “看到我们组护理的重症患者转到普通病房,然后听说很懂病人都出院,我这心里就特别高兴,感觉充满力量,一点也不累了。”姜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洋洋,对于重症护士而言,调到普通岗,其实就等于休息,大家是想让你好好休整一下,而且调整的名单也有女护士,上面的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调整的,肯定是会优先女护士的,但是你是这么这批护士里面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还是要适当休息,反正这边也是来了新的医疗队嘛。”护士长又劝道。

    “护士长,我知道,谢谢你的用心良苦!”姜洋坦言,“但我是男同志,又有多年重症护理经验,现在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阶段,现在我还不能走,我会做好个人防护。”

    “唉,你要我说什么好呢?”

    护士长也是参加过非典抗疫的人,能够理解姜洋这种职业精神,也不再坚持。

    “不用说啥,我们现在还是要打起精神,继续战斗,因为有更多病人需要我们。你说是不?”

    “你说得对!”护士长最后“妥协”道,“好吧,你想留下就留下吧!明天开始,我们的工作时长也会调整回4小时每天,你也能轻松点!”

    “真的啊,太好了,谢谢护士长让我留下!”

    “你这小子!”

    护士长看着姜洋还感谢自己把他留下,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