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奋斗年代 » 第五十五章 如此严苛

第五十五章 如此严苛

    “不知道。我一向比较笨,你告诉我吧。”数千里之外,苏离面带微笑的在键盘上输入这段话。

    得知岑雅雯已经拿到钱之后,他已经彻底安了心。

    这一世,他不想让岑雅雯受到半点委屈,希望这位善良柔弱的丫头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

    至于他在背后做了些什么,何必一定要让岑雅雯知道。

    “我拿到了两千块。这是我亲自打工挣到的第一笔工资,好开心呀。”这时,QQ对回话框里传来岑雅雯一连串的笑脸。

    看到这一个个的笑脸,苏离的眼前顿时浮现出岑雅雯喜笑颜开的模样。

    “恭喜你,鼓掌!”

    苏离给岑雅雯发去一个挑起大拇指的符号图画。

    发出这串图画之后,他甚至都能想象出岑雅雯开心不已的表情。

    此次此刻,苏离真想跟岑雅雯聚在一起漫步,分享岑雅雯的喜悦和忧伤。

    但这时。

    笃笃笃……

    一阵阵敲门声传来。

    “进来!”

    苏离一抬眉朝办公室的木门看了过去。

    说话间,他给岑雅雯发出一段信息,说自己要开始工作了,非常抱歉。

    “苏总,我们已经完成轧辊堆焊的一切准备程序。大家都希望你能去现场看一看。”这时,梁根林推开办公室的木门,站在门外询问他是否有时间。

    易天钢构公司乃至易天机械公司,从来都没搞过这种科技含量的修复工艺,苏离当然要过去看一看,替梁根林的团队把把关。

    不多时,苏离已经来到第二车间的厂房里。

    这车间很大,大约有五千平方左右。

    车间的东跨,靠近南墙的墙角附近已经搭起一个钢构密封的小房间。

    这个用石棉填充保温,和用蓝色彩涂板密封的小房间就是恒温焊接室。

    恒温焊接室的大铁门之外,此时摆放着一辆小车形状的工装夹具。

    这辆小车形状的工装夹具就是轧辊运输小车,是为了这次轧辊修复专门设计的一种工装夹具。

    一家机械工厂的水平好不好,就是要看这家工厂能不能设计符合自己生产工艺要求的工装夹具。

    有的时候,工装夹具的作用非常大,直接影响了这家工厂的制造水平。

    要是没有苏离提建议,易天钢构公司恐怕永远都只会停留在制作粗大笨的铆焊件的水准状态。

    好在梁根林的这帮团队成员们很给力,苏离仅仅只是给了一个提示,这帮人就把苏离心目中的轧辊运输小车给造了出来。

    来到这辆运输小车的附近,苏离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番。

    “很好!”

    他朝梁根林一挥手,当众表扬梁根林的团队成员。

    “快,准备吊装轧辊!”二车间的车间主任笑眯眯对行车工和吊装工大吼了一声。

    能被小老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奖,他顿时感到浑身都是劲。

    有的时候,老板的一句口头夸奖,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了,苏离要想把这种效果一直都保持下去,还是要用真金白银的奖励来维持才行的。

    苏离做过十几年的小老板,经常跟工人们打成一片,自然很理解工人们的内心想法。

    “大家好好干。假如今天能一次试验通过,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会有奖励的。”

    他站起身来,走到安全通道边等待着。

    随着他这一句激励的话说完,工人们都喜笑颜开的忙碌起来。

    不多时,一根银色发亮的轧辊被吊装到轧辊运输小车上。

    几个工人用力推着轧辊运输小车,把小车推到恒温焊接室内。

    “苏总,按照你的指点,我们把这跟轧辊都扒了一层皮,轧辊的外径现在是350。你看这个数据可以吗?”

    这时,梁根林和老刘都来到苏离的身旁,跟苏离汇报轧辊修复工艺。

    他们按照苏离的指点,制订一套全新的轧辊堆焊修复工艺。

    这工艺在华国都是第一次出现,准备用两种材质的焊条来修复这种轧辊。

    第一步,他们准备用不锈钢焊条来堆焊底层焊肉,把刚刚车加工的光面覆盖起来。

    不锈钢的材质粘度比较大,可以很好的连接轧辊基础层和表面工作层,不会产出堆焊裂缝。

    这种工艺是苏离摸索出来的,非常好用。

    重生前,他就是靠类似这种独家技术才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用不锈钢焊肉层做粘合层肯定没问题。但是,你们要注意不锈钢堆焊层的厚度。最好只能有5毫米厚。”

    苏离摆摆手,给了梁根林和老刘一个“不要慌”的信号。

    但是他对这根轧辊的外径数据却不是很满意,认为最好的数据应该是345毫米。

    “不锈钢的堆焊层不能少于5毫米,合格轧辊的外径只有360毫米。也就是说,我们最后一道合金堆焊层的厚度只有5毫米对吧?”

    苏离掰着手指头跟梁根林算账。

    轧辊修复的第二步是用合金材质的焊条堆焊。

    这一层的焊肉将来就是轧辊的工作面,不能太薄了,否则会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

    “是,是这个道理。”

    听完苏离的解释,老工程师老刘不停的点头。

    小老板说得没错,符合机械学的原理,那就是他的工作又出现失误了。

    对于苏离提出的这种理论,他完全赞同,没有任何一丝的不满。

    轧辊修复项目执行到今天这一步,老刘和梁根林已经完全被苏离折服,不再怀疑苏离的水平有问题,不会认为苏离提出的意见是瞎指挥。

    搞技术的工程师就是如此,你技术比他好,他才会服你。

    否则,即便你是老板,他也会在背后偷偷的鄙视你。

    一旦喝了酒,他总会说,“我老板屁都不懂,就会瞎指挥。我们厂迟早会被他折腾垮掉的。”

    梁根林现在没有种想法,倒是已经满头大汗了。

    “苏总,我…我们这根轧辊该怎么办?”

    他在征求苏离的意见,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苏离不要返工重做。那样会给易天机械公司节省一次加工的费用。

    但这时,苏离却大手一挥,“这个根轧辊咱们用来做实验。完成修复工艺的定型之后,这根轧辊还要重新堆焊修复。”

    “是!”

    梁根林有些汗颜的点头领命。

    他没有想到苏离会如此重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