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奋斗年代 » 第五十章 鸡同鸭讲

第五十章 鸡同鸭讲

    回到易天钢构公司,苏离立即召开一个特别会议。

    他把负责生产的李叔堂和梁根林等人都找来,准备讨论该怎么安排这两台比较先进的数控机床。

    “还有这种好事?经开区的领导们终于开眼了。”听完苏离的介绍,李叔堂瞪大眼睛看着苏离,脸上满是笑容。

    苏离用一份WNX智能液压扳手的项目商业策划书换回来两台数控机床,这种福利是头一次降临到易天机械公司的头上,有点稀罕。

    “这件事真有点离奇,但我希望天天能发生。”

    “哪有这种好事?一天一百万,我们苏总岂不是只要一百天的时间就能挣到一个亿了。”

    “其他人不行,我们苏总一定有可能!我听人说陶主任非常看重我们苏总的。”

    “那是!我们苏总是干实事的,在踏踏实实的搞机器人项目研发,领导不喜欢他还会喜欢谁?”

    苏离的办公室里,大叔辈的梁根林、一车间主任、二车间主任等都笑嘻嘻的奉承着苏离。

    在他们看来,一分钱不花能得到价值一百万元的数控机床,反正是好事。

    会议刚刚才开始,他们这帮人就开始跑题了,讨论着市经开区的扶持政策。

    “这有什么?”

    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模样,苏离不以为然的一摆手。

    在不久的将来,哈工大机器人公司用一个PPT文档,就从江城换到好几百万元的扶持资金呢。

    国家一旦重视机器人的技术项目,各种扶持政策一出台,是头猪都能飞起来。

    更别说苏离还准备踏踏实实的搞项目研发,踏踏实实的经营制造类的企业。

    只要他不犯错,易天机械公司还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办企业就是如此,项目切入点的时间非常重要!

    “苏总,我听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之后,经开区还会奖励50万元的现金,咱们公司也不能错过这种好事呀。”

    “对对对,咱们公司搞的这个WNX智能液压扳手既然能被经开区看重,这项目一定有搞头。咱们就应该用这个项目去申报高企。”

    “想什么呢?高企是没有那么好通过的。”

    梁根林、一车间主任、二车间主任等人见苏离面带微笑,此时都放开了,笑嘻嘻给苏离提建议。

    在苏离这种有点冷的老板手下干活,他们这帮人已经学会察言观色,随时关注苏离的表情变化。

    而苏离此时并没关注到他们这些人的细微变化。

    “高企我们肯定搞,当下咱们最要紧的事情是讨论一下这两台数控机床该怎么安排?”

    苏离把跑偏的话题又拉回来,还是老规矩,让大家先发表看法。

    只有让这帮中层干部们先动脑筋解决问题,他们才不会形成依赖性,事事都要等老板来决策。

    事情果然如同苏离想象的那样。

    他把问题一提出,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李叔堂、梁根林、懂机加工工业的二车间主任等人,此时都微微皱着眉头,不再那么活跃了。

    大家都是老工程师,爱面子,生怕说出错误的建议而被小老板说一顿。

    那就不好看了。

    琢磨了半天,经验丰富的李书堂第一个发言,“苏总,我认为咱们应该把两台数控机床都留在易天钢构公司。”

    李书堂认为易天钢构公司这边已经有了机加工车间,所有的机床都要放在一起使用,那样便于管理。

    而他不知道,易天钢构公司很快就要被征用,放在这里根本不合适。

    他这个回答苏离并不满意。

    对于苏离来说,他最想知道的是手下这帮中层干部们能不能合理安排易天机械公司的装备。

    现在看来这些人的规划能力还是有点欠缺的。

    “我不同意李厂长的意见。这两台数控机床是经开区奖励给我们易天机械公司的。咱们把这两台设备留在易天钢构公司,经开区的领导们会怎么看?”

    这时,梁根林的回答又没有说到苏离的心坎上。

    看到这一幕,苏离只能直接安排工作了。

    “诸位,加工中心是精密机床,设备安装时要特别注意,跟通用机床的安装方法不一样。这两台数控机床无论安装在哪个厂房里,设备周围的环境特别重要。”

    苏离没再考验这帮人,直接把加工中心安装就位的注意事项说出来。

    这才是他提问大家的初衷。

    谁料到这帮人却不关注加工中心的安装就位,只是在关注这两台数控机床安装到哪个厂房里。

    这真是鸡同鸭讲!

    苏离没办法,只能把自己能想到的注意事项罗列出来。

    这些知识点都是他从国外偷学回来的,跟国内机床安装的理念完全不同。

    比如说。

    其一,这台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的基础要深挖基坑,用高标混凝土浇筑机床安装基础。

    其二,加工中心基础的周围应该有一道防震沟,避免震动波会传递到加工中心的基座,从而影响加工中心的精度。

    听到这项内容,正在记录的梁根林忍不住了,抬眼看着苏离。

    “苏总,你这种安装机床的方法我们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咱们为啥要留防震沟,防震沟的地面怎么硬化?”

    梁根林诧异的问苏离。

    “是啊。我从事机加工那么多年,从来都没听说这种事。”

    “机床安装就位只要牢固、基础坚固就行。基础周围有了一条沟,岂不会影响基础的牢固性?”

    “老章说得很对。机床基础的一定要牢固,咱们的确不能马虎。”

    这时候,几个车间主任都在附和着梁根林的意见。

    他们这帮人虽然是老经验的工程师,但从来都没接触过数控机床,更没有接触过加工中心这种高精度的数控机床。

    这情况在华国还比较普遍,所有搞机加工的工厂都不重视机床安装基础这一块。

    苏离要不是去过德国的工厂参观过,其实也跟他们这些人一样。

    是以,他并没有小看这些老工程师。

    “按照声波震动的原理,巨大的震动波能量会不会传递到加工中心的基座上?”

    苏离只能用物理学的理论知识来推导,把自己提出的注意事项论证一番。

    这理念来自德国人的机械加工工厂。

    德国人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加工中心的影响,在加工中心基座的周围都设置一道防震沟。

    防震沟里还填充一些柔性介质,比如说沙子、锯末、稻草等。

    这些介质可以吸收震动波的能量,从而降低震动波对加工中心的影响。

    “哦…原来这样。难怪德国人制造的机械精度高。他们原来在这种小细节方面都会如此重视。”

    “我明白了苏总。咱们不是要准备搬家吗。我建议咱们把所有机床设备的基础都要重新规划一下。”

    听完苏离的介绍,李书堂和梁根林等人都恍然大悟。

    按照小老板的这种说法,易天钢构公司的车床、铣床、刨床、镗床等机床,都要重新浇筑基础。

    这样一来,这些设备还不如直接搬迁到易天机械公司的新厂房,重新挖坑浇筑基础,重新安装。

    见他们已经想通了,苏离又提出一个注意事项----防静电。

    要知道普通机床都是采用电气控制电路来控制机床,配电箱里都是强电。

    而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都是用PLC或者嵌入式芯片电路来控制机床的。

    这种设备有点娇气,碰到强磁干扰肯定会出现故障。

    既然要重新规划机加工车间的布局,苏离的意思是把防电磁这个环节也要重视起来。

    “是,苏总!”

    听完苏离的布置,众人都恭恭敬敬的点头保证。

    搞技术的工程师就是这样,强者为尊。

    此次此刻,苏离不仅仅是老板,而且还是一个技术等级比较高的工程师。

    李叔堂、梁根林、以及几位车间主任,此时对苏离更加尊重了。

    见事情布置的差不多,苏离朝这些人挥挥手,让他们去准备接收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流程,筹划机加工车间搬家的计划。

    目送这些人离开之后,苏离拿起手机给刘玉打电话。

    “刘部长,我听说你认识一个律师是专门搞知识产权服务的,你把他的电话号码发个我。”

    电话接通之后,苏离让刘玉给他找来专门从事专利申报的律师。

    他认为李叔堂等人刚才的讨论很有建设性。

    易天机械公司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准备筹划申报高企的计划。

    要是能拿到高企的牌子,经开区奖励50万,市科委还另外有奖励。

    这些奖励加在一起,第一年最少也能给易天机械公司挣来一百万元左右的意外之财。

    到哪里去找这种好事?

    这时,电话里传来刘玉稍稍有些惊异的声音,“苏总,我们公司已经有法律顾问周律师,为啥还要找一个律师过来。”

    很显然,刘玉猜不透苏离的想法。

    苏离只是简单说了一下理由,并没跟刘玉解释的那么清楚。

    挂完电话,他开始编写WNX智能液压扳手的专利文档。

    易天机械公司要申报高企,没有发明专利肯定不行,没资格申报。

    是以,苏离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

    另一边,刘玉动作也非常快,很快就给苏离找到一位叫王军的律师。

    下午五点半左右,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的苏离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

    那人就是刘玉介绍的王军。

    王军在电话里跟苏离约好时间,双方确定在明天的上午见面再聊。

    第二天是7月16日,又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大晴天。

    上午9点半左右,苏离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那位王军律师。

    王军年纪不大,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白面书生带着一副黑框眼镜。

    此人斯斯文文的,看上去很文弱。

    看着他的面相,苏离认为眼前的这位王军律师是应该改行。

    这种面相柔弱的律师,上法庭跟别人打官司肯定镇不住人。

    而且。

    王军这种面相也太嫩了,客户肯定不会相信他的。

    但王军一开口,苏离却发现自己想错了。

    “苏总,易天机械公司注册,并没有资格资格申报高企。即便你能把发明专利报批下来,也没有资格申报高企的。”

    一上来,王军就给苏离泼来一瓢冷水。

    随后,他就开始跟苏离推销一种保过申报高企的套餐,就连发明专利也能给苏离凭空整出来一些。

    也就是说,此人的路子特别野,人脉特别广。

    用这位王律师的话来说,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