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奋斗年代 » 第四十四章 生活真操蛋

第四十四章 生活真操蛋

    “梁厂长,你过来一下。”

    苏离朝正在跟司机队长争论的梁厂长招招手,制止这种无用的争论。

    等梁根林来到自己的身边之后,他表情严肃的吩咐道:“客户不愿变通,咱们应该想别的办法,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

    “是。可是苏总,咱们家里还没有这种轧辊支架呀。”

    “不能未雨绸缪,早点制造这种轧辊支架。所以你现在急抓沙了吧?”苏离微微点着头,却不是很慌。

    他告诉梁根林可以用木料做临时的枕垫来存放这批轧辊。

    “发达国家的机械工厂,如德国和岛国都是用枕木来铺设机加工车间的地板。”

    苏离把自己曾经去德国参观库卡公司的情况简单介绍一番。

    德国的机加工车间里,临时存放工件的区域都是用木料来做垫子的。

    无论毛坯工件、半成品工件,还是成品工件,都不会跟地面直接接触。

    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华国国内来说,简直都无法想象。

    一是华国的操作工不习惯这种操作方式;

    二来,华国机械厂的老板们不重视这种作业方式,不认为这种用木料来保护工件的方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苏离准备转型做机械制造类的企业,肯定要从小事来开始抓质量。

    “苏总,我们家存放的那些木料都是好木材,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了?”梁根林听完苏离的介绍,提出反对意见。

    那些库存的好木料都是准备用来做包装木箱底座的,这样铺在地上,三下两下会就被轧辊工件砸变形的。

    “就按照我的计划去执行吧。另外,你立即派人把人家的轧辊支架测绘一下。”

    苏离很坚决的朝梁根林一挥手。

    半个小时之后,易天钢构公司的三楼小会议室。

    苏离已经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主座上,梁根林、一车间主任、二车间主任、生产部的技术员们,此时也已经入座了。

    一番忙碌之后,梁根林已经把江城钢铁集团公司送来的56根轧辊都卸下来。

    他现在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讨论怎么来修复这批轧辊的。

    这会议是梁根林组织的,并且把老板苏离也请来参加会议主持大方向。

    “苏总、各位同事,江城钢铁集团公司的轧辊已经送过来。下面我们开会讨论一下这批轧辊的修复工艺方案,技术部的刘工先发言。”

    见苏离对自己微微点头,梁根林便宣布会议开始,让技术部老刘把写好的轧辊修复工艺在会议上汇报一下。

    话说这批要修复的轧辊可不简单,都是从岛国进口的合金轧辊,每根都要四五十万元。

    江城钢铁集团公司为了节省费用,才想到轧辊修复以后重复使用的方法,并且准备把轧辊国产化。

    假如易天机械公司能攻克这个课题的难关,以后的业务就更多了。

    “根据江城钢铁集团公司提供的材料,这批轧辊的材料是铬镍钼钒合金,咱们现在只能选择这种类型的合金焊条来堆焊。可这种合金材料的堆焊有点问题,温度骤降的时候会裂开……”

    老刘是位焊接工程师,把他从江城钢铁集团公司打听来的情况说了一遍。

    目前来说,帮助江城钢铁集团公司修复这种轧辊的机械厂,都是用不锈钢焊条来堆焊修复的。

    不锈钢的材质有粘度,堆焊之后能跟轧辊原来的主材料很好的结合。

    但这种修复工艺的效果不太好,被修好的轧辊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时间,一般只有两个月的寿命。

    虽然这种方式能赚更多的钱,但苏离却不想这么做。

    易天机械公司要想跟江城钢铁集团做长久的生意,就必须拿出真东西。

    “刘工,你刚才说得这种方案不行。我们好不容易才打进江城钢铁集团公司,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苏离当场否决了刘工的轧辊修复方案。

    铬镍钼钒合金的轧辊是有修复寿命的,多次修复之后材料会疲劳,就无法再次修复了。

    苏离认为应该拿出一种全新的修复工艺出来,让肖恺等人刮目相看。

    到那时,他不提出继续承接这种业务,肖恺等人也不会放弃易天机械公司如此重要的客户。

    “假如要换一种修复工艺,我们要做实验才能确定方案了。”听完老板的要求,刘工苦笑着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确实有很多种的方案,但都用这种铬镍钼钒合金合金材质的轧辊做过实验,不敢轻易做出承诺。

    “行。你们都是搞机械的行家,都要发言说出一种修复方案。”苏离见刘工很谨慎,便让所有来参加会议的技术员和领导都要献计献策。

    他自己确实有一套方案,但现在不想拿出来。

    手下的兵都能自己动脑子解决问题,老板才能轻松起来,企业才能做大。

    不到万不得以,苏离是不愿出手的。

    这时。

    “我认为咱们应该立即在二车间建造一个恒温焊接室。轧辊堆焊需要恒温焊接室的。”

    “孙主任说得对。为了配套恒温焊接室,我们还应该制作一个工装夹具用来搬运轧辊。”

    “我同意王主任的意见。这个工装夹具应该安装车轮,工人们能推得动。”

    “咱们还应该跟江城钢铁集团公司那样,制作几个轧辊支架用来存放轧辊。”

    “各位同事,这都是小事,咱们现在应该讨论采用哪种方案来堆焊这批轧辊?”

    “……”

    在苏离的目光中,前来参加会议的技术员和领导们都纷纷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番讨论下来,他们这些人基本上把苏离心目中的技术方案说了个七七八八。

    但他们在堆焊工艺的选择上还是没找对好办法。

    “我来提供一个意见。”

    见大家都皱着眉头,没人能提出更好建议的时候,苏离拿出自己的方案。

    他这套方案已经实践过,肯定没问题。

    但苏离还是没一口咬死,让梁根林先做试验,看堆焊拍片的效果,然后再确定最后的轧辊堆焊修复工艺。

    ……

    ……

    与之同时,几千里之外的奉城人民医院。

    岑雅雯背着书包,领着挎包从一辆出租车里钻出来。

    喵!

    小奶猫从她胸前的小包包里伸出小脑袋,好奇的看着她。

    “小露丝,不要乱动,摔下去以后你就惨了。”

    岑雅雯把小奶猫塞入小包包,然后准备去买点水果。

    去病房看病人,哪有不带水果的。

    因为数学学得好,她已经看出李德春在糊弄自己,所以才一个人打车来医院看望老同学李香。

    可是她现在很穷,口袋只有一百三十块钱。

    怎么办呢?

    去买水果要花钱,待会儿看李香的时候肯定要包钱的,否则心里怎么能过得去?

    这时,她突然想起苏离聊天时说过的那句话,“钱壮英雄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还是苏离有远见,早早的给我汇来一万块。”岑雅雯不由得唏嘘不已。

    虽然她银行卡里那一万块钱不是她自己的,但她可以在最要紧的光头借用一下嘛。

    揣着这种心思,她在住院部的三楼见到了老同学李香。

    李香现在特别廋,比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廋多了,光头,眉毛也没了。

    “岑雅雯,谢谢你能来看我。感谢你给我捐款一千块钱。呜呜…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吧…”

    李香哽咽着,眼泪也流出来了。

    听到这话,岑雅雯很伤心。

    李香原来有点微胖,粗粗壮壮的。

    但现在却廋成了这样……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

    在伤感的同时,岑雅雯还有点吃惊。

    她是今天才知道李香得了白血病,什么时间给李香捐过一千块钱呢?

    揣着这种疑问,岑雅雯坐在病床前,跟李香聊起以前的趣事,鼓励李香要坚持下去,一定不能放弃。

    她现在的情况只能用言语来支持李香跟病魔作斗争,自己没能力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李香看病。

    不过还好,十九岁的李香毕竟去过大城市重庆,见识已经很不一样了。

    “岑雅雯,我不会胆怯的,来到人世间这一遭,认识李德春、赵小根、何菊花,还有你。你们这帮老同学能捐款给我治病,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着说着,李香朝她微笑起来,虽然眼睛里还有眼泪。

    通过这番交谈,岑雅雯才知道是李德春发起的这次募捐行动。

    而她名义上那一千块钱的捐款,应该就是李德春垫付的。

    “他这人的确还不错,虽然有点喜欢耍小聪明,但对待同学没话说。”想通这些道理,岑雅雯在心里给李德春点赞。

    虽然她也想多陪陪虚弱的李香,但时间不等人,开往野茶镇的长途汽车快要到点了。

    揣着惆怅的心情,岑雅雯脚步沉重的走出人民医院的小院子。

    生活就是这么操蛋,李香如此年轻却得了绝症。

    她像一朵还没开放的花儿呀。

    但现在却要提前调零了。

    岑雅雯很难过,伸手摸了摸怀里的小奶猫。

    就在这时。

    “岑雅雯,你搭我的车回去吧。”李德春从巷子里走出来跟她打招呼。

    很显然,那家伙已经在这里等了好久。

    李德春没经过她同意,用她的名义给李香捐款一千块钱。

    岑雅雯虽然赞赏李德春组织这次捐款的行动,但不赞同他为自己做主。

    他这样做算什么?

    “我岑雅雯要捐钱,怎么能让他来替我做主呢?”

    岑雅雯目光直直的盯着李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