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篇小说光武帝和他后妃子孙们 » 第四十八章 将帅不和困下隽

第四十八章 将帅不和困下隽

    在武功高强的耿舒的心目中,除了光武帝,兄长耿弇就是当世大英雄。耿弇二十出头被光武帝拜为建义大将军,战必胜、攻必克。在平定陇右、蜀地征战中,连克四十余城功在史册。想到兄长的铁血荣耀,耿舒哪把马援放在眼里?他吩咐麾下五千将士,准备了三天的干粮晚宿早行,在沅陵城外追上出城撤退的单丹的八千五溪蛮。单丹仗着人多,立即在城外布阵迎战耿舒。

    耿舒不等单丹布阵就绪,驱动全军一起掩杀过去。猛将耿舒胯下的菊花马快,率先杀入敌阵。只见耿舒大吼连声,戟影飞旋所向披靡。单丹不知耿舒厉害,挥刀单挑耿舒。耿舒冷笑一声,双手握紧戟鐏处,把丈八铁戟舞得风车一般杀向单丹。单丹刚想舞刀护住门面,手中刀已被铁戟磕飞半空。单丹惊秫间,头颅被削滚落两丈开外。主将神勇,将士舍命,八千乌合之众五溪蛮很快如鸟兽散。此战五溪蛮死伤二千余人,余众丢盔弃甲逃入山林。

    因光武帝要求马援南征五溪蛮,目的还是重拾人心。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对五溪蛮赶尽杀绝。大军出发之后,马援也将光武帝的圣意和自己围困五溪蛮的谋略晓知马武、耿舒、孙永、刘匡。

    按照既定方略,先示弱于五溪蛮,诱其不断阻击王师。待其渐成骄兵,然后出奇兵,堵住五溪蛮逃往其腹地之路。

    前军先锋耿舒违抗将令阵斩五溪蛮三帅单丹,致使单程害怕全军覆没,带着五溪蛮主力龟缩五溪腹地筑陵。筑陵一带沟壑纵横,人迹罕至,这给彻底荡灭或招降单程增添了很大难度。闻知耿舒违令出战,马援勃然大怒,下令长史龚谦将耿舒打入槛车押回京城请光武帝发落。

    长史龚谦接过令箭欲走,马武大喊一声“长史且慢”,很是傲慢地对马援拱拱手道:“禀主帅,耿将军功过相抵,仍然不失为将军。若耿将军立下首功却被槛车押回京城,会冷了全军将士的心,请主帅收回成命!”

    孙永、刘匡也觉得将耿舒以槛车押回京城处罚过重,一起为耿舒求情,允其留下戴罪立功。

    想到朱勃临行关于“谨慎是君子之机枢”的提醒,马援便借坡下驴道:“既然众将求情,本帅且放过耿舒一次。前军主将由刘匡将军充任,耿舒留在帅帐充任行军长史之职。”

    征剿藏身人迹罕至的单程、丹枰难度很大,马援与主簿严防、长史恭谦认真拟定了进攻筑陵的行军路线:即由现在所在地下隽,经壶头山进攻筑陵侧翼。耿舒因被褫夺前军主将之职,对马援恨得咬牙切齿。与马武一番嘀咕,提出了从充地经涂夷进攻筑陵正面的路线,故意抗拒马援将令。

    壶头山是五溪山区一座较大山头,其形状若水壶而得名。经壶头山路途较近,弊在水路险阻。经充地虽路途较远,但利于粮草运输。

    马援此次率四万大军出征,光武帝并未诏命马武为副帅。凭自己的赫赫战功和资历,马武自己把自己放在副帅的位置参与马援的决策。

    当马援正式告知诸将进攻筑陵的路线、时间时,马武坚决反对道:“此次南征将士,一半从郡县临时征募,一半是有罪刑徒。经壶头山多是险阻水路,让数万乌合之众在狭窄之地与五溪蛮作战,就是趋羊群入虎狼。耿将军之谋略经充地地势较为平缓,既有利运送粮草,又便于我军将士与敌厮杀。”

    马武所说也有一定道理,马援一时无法驳回,于是召集马武、耿舒、孙永、刘匡议决。

    因马援、马武、耿舒的态度已经明了。孙永、刘匡的倾向很关键。孙永虽然被马援处罚过,但还是明确表示,支持主帅经壶头山进攻筑陵。

    孙永已表态,马援便催促不愿表态的刘匡道:“进攻筑陵的路线选择,关乎万千将士生命,刘将军可直言之。”

    刘匡与耿舒一样,同属少壮将军,在此次南征五溪蛮中建功立业之心甚至胜于耿舒。他在心里认真权衡了两条进攻筑陵的道路,自己也不知倾向那个为好。见主帅催促自己,心里一急道:“两个进攻路线各有千秋,末将认为应该快马呈送圣上裁决。”

    刘匡话语一落,马武、耿舒都大声赞同呈送圣上裁决。

    马援心里虽然恼火刘匡在关键时刻滑头,但因将领之间分歧很大,只得同意将进攻筑陵的路线选择分歧快马呈送圣上决断。

    自五溪下隽至洛阳两千里路程,圣上决断最快也得在二十天之后到达下隽。派出快马之后,马援对大军举棋不定迟滞下隽一带很是沉闷。

    为了不空费粮秣,马援下令全军整理舟楫同时,每日操练山地攀援和山地厮杀。好在马武、耿舒、孙永、刘匡等将治军严谨,率领部下操练很是卖力。马援心情稍缓,便与严防一起,拟定给单程五溪蛮的招降书曰:

    天下大安,不可一日无法;不遵法度,成大事者古今无有。今王师重兵,压境五溪;非不可数日荡尽五溪蛮,实因圣上皇恩浩荡,不忍加锋刃与尔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日起幡然醒悟弃戈扶犁者,均既往不咎。单程、单枰,不失骑都尉之职;其他渠帅将佐,或军中录用,或赏钱有差;盲从余众,复为良民。否则,尔等水穷山尽之日,便是人头落地之时。执迷不悟,悔之晚矣。

    招降书用白布条复写百余份,主簿严防暗中招募十数当地土人,嘱其悄悄带入筑陵一带暗中散发。当地土人经历五溪蛮骚扰,亲眼见王师秋毫无犯,得一千钱的佣金都欣然领命。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四月下浣,汝南郡发生地震。新阳、西平二县地裂五尺,人畜死伤累千。大司徒蔡茂上疏自责自己尸位素餐,导致天降异灾,请贬为庶人。光武帝御批不许,继而下诏曰:

    此次地震,新阳、西平尤甚。大地山川,负物之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地裂,咎在君上,不在臣子。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心甚惧焉。阳新、西平大灾,免汝南郡今年税赋。遣谒者窦固核查灾情,其死罪在囚减一等,徒刑者去刑具。因地震死者赐棺钱,每人三千。

    谒者杜固奉诏出巡汝南,星夜驰出都门。光武帝稍觉欣慰,便收到马援自下隽请求决断进军筑陵的路线。马援上疏中,已经附上了五溪舆图,并且标清了两条进军筑陵的道路。光武帝粗略御览了马援上疏和五溪舆图,心里已经明白马援此次出征受制部将的窘况。见刘庄在外厢候旨,便问道:“伏波将军的上疏太子可认真阅过?”

    刘庄进内殿答道:“儿臣已认真阅过。”

    【第四十九章章目预告】一代英主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