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篇小说光武帝和他后妃子孙们 » 第四十五章 觅乡趣微服习家池

第四十五章 觅乡趣微服习家池

    汉元帝建昭五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求和亲,留下汉宫美人王昭君出塞的佳话。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活期间生育数子,其长子名曰伊屠智牙师。伊屠智牙师生得英武挺拔聪慧过人,骑得红鬃烈马,射得鹊画铁弓。因呼韩邪前妻亦生有长子,所以王昭君与呼韩邪所生的长子伊屠智牙师人望虽高,当时没有继承单于的资格。

    伊屠智牙师的同父异母的长兄叫雕陶莫皋,二兄是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因呼韩邪特别喜爱伊屠智牙师,临终之前宣布,自雕陶莫皋单于以后,匈奴的国位传递的模式变为“兄终传弟”。

    雕陶莫皋单于去世,其弟呼都而尸道皋若鞮继位。至光武帝建武中,呼都而尸道皋若鞮起下私心,决定将单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为了扫除障碍,呼都而尸道皋若鞮诬杀了下一个合法的单于继承者伊屠智牙师。此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长子继位,是为蒲奴单于。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的暴行引起匈奴日逐王比的愤慨,打着为伊屠智牙师伸冤的名誉,他暗中联合匈奴八个部落,沿用祖上称号,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日逐王比为了与匈奴蒲奴单于抗衡,先于蒲奴单于遣使内附于光武帝。至此,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因日逐王比麾下的部落领地靠近汉朝,故称为南匈奴。

    日逐王比内附光武帝是建武二十四年(48),建武二十五年春,北匈奴蒲奴单于担心日逐王比借助汉朝力量进攻北匈奴,陆续放还被老单于抢掠去的汉民,再通过武威郡太守上表,要求娶汉朝公主再次和亲。

    光武帝近来因过于劳累,身心十分疲惫。得武威太守上疏,已经看出蒲奴单于欲将自己拖入南北匈奴争斗的险恶用心。没等提交大臣廷议,光武帝因受风寒病倒三天。卧床期间,光武帝的思绪老在故乡萦绕,夜间做梦,还在舂陵乡的山水间徘徊。梦醒想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乡心乡愁一下浓郁起来。太子已经二十出头,何不借着蒲奴单于求和亲一事,检验一下太子决断大事的能力?最棘手的国事太子处理好了,其他国事将不再话下。主意拿定,光武帝便下诏太子正式监国。诏书言明,皇帝离开京城期间,太子全权决断国事。

    光武帝离开京城的由头是还乡祭祖,刘庄叩问是否同意蒲奴单于和亲?光武帝故意板着脸道:“往常朕案牍劳累,太子多次劝朕松弛身心。朕现在想松弛身心,太子反倒不容朕松弛身心了。”

    刘庄心下一愣,立即明白光武帝的圣意,说声“儿臣领旨”便告退了。

    早在建武三年(27)十月,刚刚定都洛阳的光武帝便回乡祭祖,大会父老乡亲。此后建武五年、十一年,光武帝第二次、第三次回故乡。特别是建武十七年(41)一年中,光武帝两次回到故乡。截止当年十月,光武帝在故乡逗留两月之久。建武十八年,光武帝第六次回到故乡。又有七年没踏上故土了,光武帝乡心一动,很快启程还乡。与前几次不同,这次光武帝还乡轻车简从。除了扈从羽林,连一个黄门郎、著作郎都没带。

    阳春三月,是舂陵乡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暖阳融融,飞燕啾啾。菜花灿灿,和风柔柔。漫步白水河岸,徜徉青桐林间,光武帝觉得沿着童年的足迹回到了童年。每一次深深呼吸故乡的空气,五脏六腑就被洗涤一遍。光武帝站在并不高大的狮子山上四下看去,白水蜿蜒如带,阡陌纵横有条。他心旷神怡地伸展几下双臂,问贴身太监范忠道:“范忠,可能体会到朕此时的心情么?”

    范忠年龄比光武帝小一岁,但瘦长脸上的连纹褶子很是拥挤。他眨巴几下眼睛道:“奴才揣摩皇上这会儿想着,若能把帝乡的景物搬进皇宫就好了。”

    光武帝笑骂一句:“蠢才蠢语,倒也把朕的心情说了个大概。你再说说,人能离开故土,因何心却离不开故土。”

    范忠为了让光武帝高兴,心里转圜几下道:“故乡人知道我们的乳名,故乡有我们的童年童心,还有我们的祖坟。”

    “是啊,故乡有我们的童年,还有我们的祖坟。把话说白一点,故乡就是人的根。这个根扎在黄土中,也扎在我们血脉里。特别是为官为宦的,这个根脉其实是联系着黎民百姓。根脉也像血脉,血脉断了,这人魂就没了。”

    “陛下比喻精辟,奴才听着就振聋发聩。”

    “范忠,你的跟朕二十几年,朕还没听你夸过你的故乡呢。”

    “启奏皇上,奴才没有故乡。”

    “岂有此理,你是云天里掉下来的?”

    “皇上刚才说故乡就是人的根,奴才为了能侍奉皇上,早就没根了。”

    光武帝会过神来,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几天,光武帝召见故旧,精诚祭祖。诸事已毕,车驾离开了舂陵故土。

    光武帝此次“微服”还乡的目的之二,是冲着襄阳侯习郁的习家园林来的。

    正如在阳安侯侯府的云舒阁对郭况说的那样,光武帝近些年很羡慕习郁那种师法自然的田园生活。早在建武五年(29)光武帝回到故里时,慕名游览了襄阳城外的习家园林。习郁的父亲习融满腹经纶,但因不满王莽得暴政,通过隐居山野经营园林,坚决不与王莽同流合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习氏父子在示范黎庶和谐自然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追求。建武十三年(37)夏,耿弇、臧宫、马武等开国功臣纷纷缴还印绶,时任侍中的习郁也辞官回乡。光武帝因日理万机身心极度疲惫,想去习家园林体验一下隐士一般的闲适。眨眼七年过去,也想看看习郁现在的身子骨和精气神儿。

    因不想兴师动众惊动地方官府和习郁,光武帝命车驾在城外驿站住下。自己穿夾袍蓝衫、戴方山冠,与范忠等数人分乘马匹南出襄阳城。

    因见习郁心切,途中忽略了岘山美景。刚过岘首山,便见数十个农人在一块五亩大的水田里劳作。两头大水牛各拉一架犁来回耕耘,十余个农人担来一担担青蒿堆在田头。田间十余个农人在田埂上一个种田把式的指挥下,顺着刚刚犁出的犁沟,怀抱青蒿将其一束一束踩入泥水中。青蒿刚将犁沟填满,另一头大水牛新犁出泥块遮盖了青蒿。

    光武帝在舂陵乡劳作时,没有种植过水稻,故对农人的劳作既不了解又感兴趣。因众人都在忙忙碌碌,光武帝不便询问,就看那种田把式指挥农人劳作。有人挑来一担青蒿堆在田头,他都过去一担一担地仔细验看。当一个后生放下青蒿,那种田把式从中抽出一把青蒿大声道:“二驴子,你这担青蒿不能用,快些担走。”

    二驴子陪了笑道:“侯爷,我……我想知道这青蒿,咋就不能用呢。”

    “正宗的青蒿是青艾、嫰荊叶、构树叶,可你这担青蒿里有许多猫儿眼。猫儿眼茎叶均有毒素,故而不能入田。”

    二驴子听了原因,笑着诺诺连声,把自己那担青蒿担了开去。

    光武帝已经看出那戴着草帽种田把式是习郁,便走开十数步,对范忠道:“那种田把式便是习郁,你去悄悄传他过来。”

    范忠顺着田埂踉踉跄跄走到习郁跟前,习郁终于认出来者是范忠。范忠不容一脸惊愕的习郁出声,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对远处背身而立的光武帝指了指。习郁急忙对一个壮年农夫交代几句,快步来到光武帝跟前。

    【第四十六章章目预告】乐乡趣神游苏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