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458章 李铁心态的变化

第458章 李铁心态的变化

    对于李铁而言,则是要求一个心安。兴趣在其次。

    原来,他对自己的身世真不感兴趣,如果不是因为被关注,他都想忘记,甚至抹去那段历史。

    但现在,他不那样想了。

    因为被牵扯进来的人与自己发生了重要的关系。可以说,他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这个世界。

    比如:与赵国皇帝李后煜的关系。

    无论最后是不是仇人,他都会慎重考虑要不要与皇帝死磕,毕竟皇帝真的对他好。

    再比如:与熊彬彬和赵凡两位师父的关系。

    无论他们两个当初收他为徒的目的是什么,哪怕是居心叵测,他也不会恨两位师父。如果不是两位师父,他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再比如花鑫。

    花鑫或许甚至肯定有目的,原来李铁还想问来着,可后来也懒得问,因为花鑫无论有没有目的,都是为他好,一直在帮他,现在孩子都有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人终究是社会的动物。

    脱离开你身边的人或事,将无法生存下去。

    上一世,李铁总是觉得,身边的人(除父母)和身边的事,其实都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

    但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的观念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刷新,身边的人对他都是那么好。

    比自己想象中的好多了。

    从最初认识的唐紫嫣、赵炜彤、郭淑甄,到后来逐渐认识的赵国皇帝、钟金哈屯、花鑫、吴小昕……

    都接近于无条件地对他好。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莫过于将心比心,他又如何对他们不好呢?

    他已经融入到这个世界,他的身世和他所处的位置,已经不知不觉中关系到这些人的命运。

    让他如何回避?

    如果他好,身边的赵炜彤、郭淑甄、唐紫嫣等等都会好的;可如果他不好,需要逃命,那些人也会跟着他受苦。

    所以,虽然谈不上像花鑫说的那样感兴趣,但至少他对自己身世的心态已经逐渐改变。

    从原来的抗拒,压根儿不想提及,到后来被动的关注,现在他已是非常主动的了。

    不为其它,只为心安。

    为他自己,更是为身边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

    花鑫谈到赵国皇帝的时候,表现出一副兴趣十足的样子。

    李铁还不是一样?尽管出发点或许不同。

    “姐,你说如果我与陛下摊开了说,这条路可行吗?”

    赵国皇帝从来没有问及他的身世,或许因为有心,李铁也从来没有在皇帝面前提及过。

    原来总想着时机不够,花鑫和两位师父,包括金古梁小师叔和大公公高鉴,都让他等。

    等待时机,等待他变得强大起来,甚至要等到他拥有对抗全世界的能力。

    但如果如花鑫猜测的那样,他与赵国皇帝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反而关系极为亲密,那敞开心扉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他是那么想的。

    花鑫想了想,说:“姐觉得,你可以一试。他或许是知道你身世不多的人之一。”

    “那我就找机会试试。”

    李铁对花鑫的判断一向信心十足,事实证明也确实准。

    花鑫点头同意,接着,她又将问题拉到草原。

    “赵国暂时无战事,姐料想皇帝是不会让你去的,但你可以派你的那些伙伴去。”

    李铁眼睛一亮。

    对呀!李欢迎、武仁、苟蛋都是好料。

    花鑫接着道:“只要你开口,姐相信赵国皇帝会答应。”

    “嗯。”李铁也相信。

    “但姐能不能求一件事,将昕昕换回来,姐想她了。她还是一个小姑娘,也不能日日在草原上讨伐征战吧,怪辛苦的。”

    “好!”李铁答应,其实他也蛮想念吴小昕的。

    有吴小昕在,身边会多许多快乐。

    “就不知她师父林妗子前辈会不会放她?”

    “放心,当初昕昕答应你帮助钟金哈屯,她才去的。现在只要你让他她回来,即便她师父不放,她也有办法。”

    嗯,这个倒是,吴小昕脑子确实好使,而且她也不怕她师父。若说怕,只是出于尊重。

    ……

    既然已经决定,李铁便与赵国皇帝说了。

    但身世的事还没问,只问支援钟金哈屯。

    果然。

    如花鑫所料,皇帝没有答应让李铁去,但毫不犹豫地答应可以派其他人去草原支援。

    人选,任由他挑。

    李铁便将李欢迎、武仁、苟蛋、赵一天全部选上。还有其他几个同科武进士。

    反正都愿意为他办事,在那些人心目中,李铁就是无往不胜所向披靡的代表。

    另外,皇帝还慷慨地点了三千精兵给他。

    只是,让李铁头疼的是,他不去谁来当主帅。

    他也不愿意选其他将领。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东方不才最靠谱,毕竟他职位最高。

    所以,李铁暂时将三千精兵交给李欢迎,让他到草原后再将领导权交给东方不才。

    东方不才为主将,李欢迎为副将。

    可一听说李欢迎做主将,赵一天立马儿打退堂鼓不愿意去。

    本来赵一天就不想去,这回能找个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