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364章 回京(第四更)

第364章 回京(第四更)

    朝廷关于江南省的盐改方案文件下来了。

    政令一到,便意味着绝大部分小盐商需要改行。

    其实,李铁的逻辑也简单,就是为了收钱,只不过给收钱披上了一层外衣。

    但同是盐商,谁的钱更容易收一些?毋庸置疑,越是有钱人相对来说肯定越容易。

    小盐商给他们盐引,也拿不出来十万八万,那还不如干脆把他们排除在外,将这一部分利益让给有钱的大盐商们,同时将盐引的价格往上抬一抬。

    这样,既能保证收到钱,又不用大动干戈去查去没收,相当于通过和平的方式完成任务。

    大盐商们当然也高兴啊,毕竟借助国家的强制手段,将对手削去一大半,再也不怕私商,或投机倒把分子,牢牢地控制住话语权。

    说白了,李铁就是为了帮助赵国皇帝渡过眼前难关,通过盐引的方式,预支将来一年、三年或五年的盐税银。

    那么,盐引制到底有没有作用有没有效果呢?

    李铁相信肯定是有的。

    且不说盐引制能让盐业得到更好的规范管理,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起到一定作用。

    更何况,李铁提出的盐引制来源于他上一世更为先进的世界!

    还有,盐引制的施行,会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呢?

    肯定不会,只会增加,那一千多万就是明证。

    而且,也不是说将盐引卖给盐商们后就任凭他们胡作非为,相反国家的调控管理更加严厉,不是还特设了巡盐御史一职吗?

    ……

    关于盐改的政令下达之日,盐商们再次齐聚。

    不过这次是在盐运使衙门。

    经过上回一闹,这回已经没有盐商敢出头了,来就是为了交钱拿走盐引的。

    反正都已经立据画押了,也没有盐商敢不认或逃跑啥的。

    商人无不精明,他们当然会算这笔账,三十万买五年期限的大产权盐引,肯定只有赚嘛。那何必冒风险不认或逃跑?

    再说了,盐商们回去一算,发现购买盐引所花的钱看似很多,但其实与之前相比却还少了。

    为什么?

    因为之前不仅要交盐课银,而且还要打通各种关系,塞都不知道塞多少钱出去。

    所以,立据画押的盐商很是慷慨痛快,来了就交钱。

    不墨迹。

    预留的盐引也全部卖完,又卖出将近两百万。

    这样,原本七百万的目标,最后超额完成,收到将近一千三百万的银票或现银。

    其中,等额银票近一千万,现银近三百万。

    江南省的盐商还是有钱啊!

    现银也没换成银票,装了两大车,准备与银票一同运往京城。

    回去可以好好吹吹牛皮了吧,看,一千三百万到手……你们一个个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只知道伸手要钱,可曾想过怎么弄钱没有?

    三大箱子,肯定要托运回京,李铁可没想着自己押送。

    这个任务自然交给李彦霖。

    若非皇帝下了旨,从江南省弄走一千三百万两银子,李彦霖还真是感到蛋疼。

    李铁拿到钱,剩下的事儿,他就不管了,相信以李彦霖的治乱能力不在话下。

    银子银票先行运往京城,而李铁决定盘桓数日,主要是想看看盐商们的反应,会不会等他一走,又跑出来瞎胡闹。

    还好,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一切十分平稳地度过。

    但李铁也门清着呢,这肯定与李彦霖巡抚有关。

    李彦霖堪称强悍的存在,在江南省的威望还是杠杠的。

    任务顺利完成,李铁便要准备回京了。

    这时候想必东方不才和赵一天他们已经顺利抵京。

    毕竟,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月……

    ……

    这一天,他们几个上路了。

    吴小昕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跟在后面,而是理直气壮地与李铁并辔而行。

    因为她卓越的武功、开朗的性格,李欢迎、武仁、苟蛋三个对她莫不喜欢。

    喜欢与她切磋武艺,也喜欢与她说话。

    总之,吴小昕很受欢迎,几个都认为她无异于开心果。

    一路上有她在插科打诨,几个爷们儿也不愁寂寞。

    五个人全部骑马,飞跃而行,归心似箭,比来时的速度还快。

    ……

    东方不才和赵一天早几日就回京了,此刻已经安定下来。

    镇远将军府里。

    东方真卿可高兴坏了,因为李铁的一封信。

    儿子答应娶朱恒尚书的女儿?

    只这一个消息,便让东方真卿两天两夜没睡。

    太特么兴奋了!

    哪怕是深更半夜,躺在床上就是没有困意。

    儿子终于要娶亲了,而且答应娶朱恒尚书的女儿!

    对于东方真卿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

    盼了多少年啊!人家儿子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孩子了。可他儿子,二十出头了!

    至于朱念芳姑娘答不答应,东方真卿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一来,他相信朱恒。

    二来,朱念芳年纪大了,再不嫁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还有,李铁信上说得明白,这件事他会一帮到底。

    再退一万步说,不是还有陛下全力支持吗?只要李铁开口,陛下肯定答应赐婚!

    只是东方真卿纳闷儿:信上不是还提到一位少女吗?

    人呢?

    儿子向李将军看齐,也要同时娶两个吗?

    ……

    塔尔娜也高兴坏了,同样是因为李铁的一封信。

    本来,塔尔娜见赵一天回来时身边又多了一位女子,不免升起几分愤怒之气。

    重点是,刘文秀比她看起来斯文漂亮多了。

    塔尔娜可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女子。

    可因为李铁的一封信,她心头的阴霾顿时消散无踪。

    赵国皇帝要赐婚?还要与李将军一道成亲……

    是不是真的啊?

    塔尔娜想都不敢想。

    如东方真卿一样,她也高兴了两宿没有睡着。

    ……

    刘文秀和小珍姑娘都住在李铁的镇国将军府里。

    暂时与谁都不熟,所以只好躲在屋里休息。

    况且她们两个还担心,会不会因为各自出身的卑微,而受到这里的人冷落,甚至鄙视、排挤。

    尤其是小珍姑娘,想着进京后居然没有跟随东方不才去镇远将军府而是滞留在这里……

    叫什么事儿嘛?

    难不成连进镇远将军府的资格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