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361章 就是霸气

第361章 就是霸气

    王隽带着一队侍卫兵,虽然人数较之闹事者要少得多。

    但持刀的持刀,持水火棍的持水火棍,不是神威凛凛,便是凶神恶煞的样,那份威势震撼十足,自是闹事者所不能比的。

    加上李彦霖巡抚又是一副居高临下、挡我者死的架势。

    尤其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看起来着实有些吓人。

    他扫视一圈儿,朗声说道:“机会不是没有给你们,现在盐运使衙门里还有盐引存留着,谁若需要,即刻去买。”

    “至于你们说盐引太贵,这是朝廷统一的规定,设置一个门槛是必须的,不然人人都可入这一行,那不是又要乱套吗?”

    “这次,朝廷盐改的初衷就是要治乱,治乱需要重典。你们这些盐商,以为本抚不知道吗?有多少人没交盐课税贩卖私盐的?啊?”

    “你们居然还敢闹事?本抚没有追查你们的责任,没有没收你们的经营所得,算是对你们仁慈客气。倘若再敢在此逗留,本抚将你们全部抓起来,一个个严加审问。”

    不得不说,李彦霖魄力还是杠杠的,气势如虹。

    这些个小盐商们本来就不敢去巡抚衙门前闹腾,这会儿李铁和李彦霖都来到现场,而怂恿过来的那些非盐商们又都吓跑了。

    眼看就要玩儿不下去,小盐商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接下来怎么办?

    “顾泽涛。”忽然,李彦霖大喝一声,“你还在这儿东张西望干嘛?本抚可认得你!是想请你到衙门里来做客吗?”

    “不不不……”那名叫作顾泽涛的小盐商连连摆手,点头哈腰道,“小民马上就走,马上就走,娘的,我说不来他们非得拉我来。”

    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还有你,”李彦霖又是一声大喝,“田明复,是嫌上次在监狱里蹲的时间不够长吗?”

    又有一名小盐商一阵风似的逃跑了,生怕被人追上,一边跑还一边不住地回头看。

    然后,李彦霖语气变得温和了:“来,还有谁想理论?”

    鸦雀无声。

    这架势,是理论的架势吗?

    “没有是吧?那本抚就好心奉劝你们几句:论钱,你们比不过大商贾;论权,你们抗不过朝廷。不是朝廷不给你们出路,是行业急需整顿,不想伤到你们。”

    “钦差大臣还在这儿,他奉皇上之命前来江南省,本是要严查整顿盐业,该没收的没收,该送监的送监,但他没有这么做,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就是想放过你们一马,对你们的过去既往不咎。试想一下,若追查起来,你们当中有几个人会有好日子过?”

    “再试想一下,如果将盐引价格下调,那与征收盐课税又有什么不同?盐改意义何在?趁你们手上还有点钱,不要折腾了。”

    “或许又有人会问,有钱挣,为什么要退出盐业?可你们问过自己挣钱的方式与门道没有?走私可是犯法要坐监的。”

    “如果不让你们走私,抓一个重罚一个,那你们还竞争得过那些大商贾们吗?所以说,朝廷看似好像是断了你们的退路,但实质上是在保护你们。”

    “接下来,皇上会派巡盐御史专管监督盐业,你们想玩猫腻绝无可能,你们又竞争不过人家,那何不趁早收手呢?”

    比起刚才那番话,李彦霖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

    就像大学一位校长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谆谆教诲一样。

    这时候再也没有人跳起来叫嚣了,有的脸上甚至还浮现出几分忏悔之意。

    “都散了吧,我不建议缺乏经济实力的商贾参与盐业竞争,对你们也没有好处。”

    “可我们能干什么呢?”忽然有商人接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们都是商人,头脑该比我灵活,相信你们能自谋出路。”

    李彦霖软硬兼施,该打的打,该捏拿的捏拿,该奉劝的奉劝,小盐商们在他面前还真不是个儿,很快就都没脾气了。

    而自始至终,李铁站在旁边都没有说一句话。

    小盐商们一个个散去了。

    再不散去,不成了脑瓜儿不灵活不能自谋出路的分子吗?

    李彦霖冲李铁得意一笑。

    然后冲仍然躺在地上呻吟的高麻子一声呵斥:“高麻子,还不给本抚快滚起来!”

    “痛!”高麻子摸着自己腰身,一副痛苦的表情,“下次能不能让他们轻点儿?”

    “给。”李彦霖摸出几两碎银扔过去,“本抚哪次亏待你了?”

    高麻子嗖地一下子爬起来,捡起银子飞奔而去,边跑边呼喊:“又有钱买酒喝喽,这顿打,值!下次还当巡抚大人的托儿哈,有需要使个眼色就行……”

    “滚,就是个欠揍的货!”李彦霖满脸的嫌弃。

    这样也行……李铁望着李彦霖。

    李彦霖得意洋洋地道:“对付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分子,有时候手段显得没那么重要。”

    心里却想彼此彼此撒,李将军收大盐商们钱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又是调兵虎符,又是尚方宝剑,吓得他们这一个个不敢吱声。

    李铁微微一笑,他也突然发现在某些方面与李彦霖还是有共通之处的,不是完全没有交集。

    这让他更加确信了张春光对李彦霖的评价。

    ……

    东方不才带着小珍,赵一天带着刘文秀,与张春光一道出发了。

    张春光虽然与李铁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总算开了一回眼界。

    且不说收钱的事儿,就是看两次派人护送,他都觉得李铁是个会办事儿的年轻人:体贴,周到,安排合理,很是让人舒心。

    最关键的是,他觉得李铁的思想太特么前卫了!

    看,东方不才和赵一天来一趟江南省,一人带个女的回去,而且两个女的出身好像……

    李铁小伙子真不简单啊!

    难怪手下一个个肝脑涂地!看来什么时候也得让老夫儿子过来学习学习啊!

    张春光不由得暗自感慨。

    因为回去时不用急着赶路,所以租了两辆马车。

    张春光坐了一辆,刘文秀和小珍共乘一辆。

    东方不才和赵一天骑马。两人怀里都揣着李铁写的一封信,所以不怕,心里比较有底。

    这样,他们几个就提前出发回京。

    而李铁带着李欢迎、武仁、苟蛋继续留守,等着朝廷的政令一下达就立马儿收钱。

    应该快了吧,毕竟南下时皇帝就开始着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