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353章 超额完成目标

第353章 超额完成目标

    张春光一直坐在李铁旁边,可算是开眼界了。

    吴小昕途中告诉他,李铁带他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散心长见识。

    为此,他还专门问过李铁,也得到了确认。

    今儿个真是长见识了啊!

    身为户部尚书,他当然知道皇帝的决心,知道盐改势在必行,尤其这次江南省之行,只会加快盐业整改的步伐。

    可怎么说,盐引也还只是停留在草创阶段啊!或许盐引凭证都没敲定制作完毕。

    这就开始向盐商们要钱了?

    真是神逻辑啊!

    要这样操作的话,那户部有很多领域好像也可以提前收款呢。

    说白了,这是不是利用国家的特权借用商人的资产?

    商人们注意了哈,平时你们挣得盆满钵满,国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找你们的麻烦,现在国家有困难,国库空虚,捉襟见肘,该是你们为国家排忧解难做贡献的时候了!

    虽然话没有明说,但就是这个意思吧!

    先且不说要钱的方式,就说这逻辑:立一个名目,八字顶多只有一撇,就开始收钱……

    真够可以的!

    当然,关键是真的敢想!

    不过,转念又一想,好像也没什么不敢想的,就算他这个户部尚书没看过余苍山送来的账本,也清楚牛逼的商人如同牛逼的政客一样没几个干净。

    国家若真想找他们的茬儿,谁还跑得了?他们敢说一个不字?

    只要敢说,那好,像李铁的神操作一样,咱坐下来好好捋捋。

    一捋,肯定不是钱的事儿了!哪个商人傻到连这点都拎不清?

    这样一想,似乎,好像,确实可以干!

    小伙子有思想有潜力啊!

    张春光对李铁的看法,无疑中加深了几分。

    但让张春光心中大亮的,还不是李铁那神逻辑,而是他的行为处事方式——

    要钱要得霸道十足,压根儿不给人拒绝的机会。

    想走不谈是吧?

    瞧瞧咱手上的调兵虎符,就看你们能走到哪儿去?

    想不掏钱是吧?

    那就坐下来好好捋捋,曾经做过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

    想哭穷少掏点儿是吧?

    来,看看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认得不?好使不?

    盐商们叽叽喳喳,说这特么就是抢钱……张春光觉得,也像。

    只是李铁抢得气吞山河,就像该他的一样,不给不行。

    这一点,张春光尤为佩服,因为他做不到。

    确实,也只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才有这个魄力。

    当然,脸皮厚点是必须的。

    ……

    李彦霖也在李铁旁边,他的心境可比张春光复杂多了。

    一方面,当然暗自高兴啊,李铁独当一面,都不用他这个巡抚掺和,那是最好不过了。

    另一方面,李彦霖一颗心也是扑通扑通的跳啊!

    李铁这一惊一乍的,又是调兵虎符,又是尚方宝剑。

    与盐商对话还时不时地扯出贿赂的事情……总给人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

    关键,背后那些事儿,李铁好像如数家珍一般。

    李彦霖感觉自己的咽喉被人扼住了似的。

    ……

    几个年轻人都在静静地看着李铁表演。

    东方不才、武仁、赵一天三个可以说对李铁已有相当的了解,只要有李铁出马,他们觉得七百万肯定不是问题,只是好奇李铁到底要怎样做到。

    李欢迎和苟蛋眼睛也亮了,李将军原来是这样的人哈!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顾手段。

    最开心的莫过于吴小昕,她的眼睛一刻都没离开过李铁,看起来倒真像是助理兼保镖,完全一副小迷妹的神情。

    ……

    到得此时,盐商们的心态可有变化了。

    有些依然如坐针毡,害怕走上陈志聪、王守忠的路子,也被要挟着买盐引。毕竟心里发虚啊!谁发家前还没做过几件不光彩的事?

    有些着急担心因为资金不够而被革除在外,从此再无希望涉足暴利的食盐行业。情况已很明了,有钱人上,没钱人滚出盐圈儿!

    有些看到陈志聪和王守忠两个大盐商被李铁捏拿,心里真特么高兴啊!就缺一个收拾他们的人,钦差大人帮他们出了一口气。

    当然,毕竟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有盐商都不淡定。

    “在。”

    侯万富应了一声,声如洪钟。他倒没有像陈志聪、王守忠那样听到李铁叫他名字时咯噔一下。

    看起来很是淡定。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也不等李铁问话,径自说道:“钦差大人,巡抚大人,不用多说,我绝对支持国家的政策,三十万,我买。”

    很痛快!

    李铁当然知道他痛快的原因,怕黑料给抖出来了。

    侯万富确实想得开,既然迟早要被****蹂躏一回,想躲也躲不开,那何不闭着眼睛享受呢?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

    “好!”既然那么识相配合,李铁也不多说什么了。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就这样,通过点名的方式,李铁将盐引卖出去了。

    当然,不是全部两百多名盐商都买了,但一千万的目标……超了。

    其实,若以平均每人出二十万计算的话,只需五十位盐商点头就行;若以平均每人十万计算的话,也只需要一百位盐商点头。

    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出于强逼,反正都立据画押了。

    总共筹集到一千零八十万……不仅没有让他们打折扣,还超出原计划三百多万……

    张春光高兴,这下回京可以很好的交代了,向皇帝交代,向要钱的各部院堂官交代。

    李彦霖也松了一口气,他倒不是担心钱筹集不到位,而是担心筹集到后搞得怨声载道,以后他这个巡抚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现在看来,这个担心纯属多余,因为一切都是李铁在做嘛!

    之前他还担心,李铁真拿盐商们开刀,没收他们财产的话,给他们逼急了,盐商来个鱼死网破,那他这个巡抚日子就不好过了。

    原来没有。

    李铁只是威胁他们,只要给钱,也没打算追究。

    不没收,不追责,最多不过三十万嘛!给就给,李铁都明说了就当支援国家。多数盐商还是不敢得罪朝廷当官儿的。

    花钱买个安心嘛!

    商人重利没错,但和气生财也是商人尊奉的至高原则啊!更何况还是与国家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