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 第154章

第154章

    京试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殿试了。

    “师父师父,县试、省试、京试都可以押谁第一,然后买赌注,为啥殿试不让买啊?”

    周萌萌一副蛋疼的样子,感觉丧失了一次大好的发财机会。

    在省试上,他买一万得两万净挣一万,京试上他买两万得五万净挣三万。

    都说挣钱像吃屎花钱如拉稀,可周萌萌和郭淑甄两个认准李铁,挣得个盆满钵满,挣钱比拉稀的速度还快。

    所以,京试才结束,奖金一拿到手,周萌萌便开始琢磨殿试,又想大挣一笔。

    反正买师父第一就对了嘛。

    然而,殿试却不让买,各大赌坊都不敢。

    周萌萌自然着急。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买谁第一就意味着猜测圣意,而猜测圣意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允许的。

    很简单,就比方说,照目前态势,李铁十有八九是武状元,如果都买他赢,最后万一不是他呢?那该说李铁不行还是皇帝没眼光?

    所以,殿试不让赌,即便开放让你赌,不设禁令,估计你也得掂量掂量。

    ……

    京试晋级的二百四十名考生,这几天都在积极准备策论。

    想想,这一路走来,多么不容易,别在最后一关折了,那就亏大发了。

    皇帝会出什么论题呢?

    一个个都在琢磨,该翻书的翻书,该请教的请教。

    唯独只有赵一天,仍然苦逼地写着李铁看似漫不经心提出来的两个论题。然而,怎么写都写不好。

    一连写了七八遍,李铁反馈的都是同样两个字重写。

    搞得赵一天有种无力的感觉。

    写完第十遍的时候,他终于壮胆问了李铁一句“能不能为我指明一个方向?”

    李铁则有种无语的感觉,练武人就是没有读书人脑瓜儿灵活啊!

    “方向不是告诉你了吗?无论是民族与民族间的和平共处,还是清查全国田地,你都理直气壮地说可以,别总写得磕磕巴巴,说得好像比摘天上的星星还难。”

    “本来就是如此嘛!”赵一天尴尬地回之一笑,弱弱地道。

    其实,他的脑瓜儿本来很灵光,只是像陷入了一个死胡同里,一时没有开窍。

    李铁实在气不过,狠狠地捶了他肩膀一拳,带着几分训斥的口吻道“将你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全部抹去,重新切入论题。记住不仅可行,而且还对国家、国民大大有利,找理由还不会吗?再说明白一点,吹牛逼你会不会?”

    吹牛逼?

    赵一天忽然开了光似的“哦,就是想方设法夸政策好!不好也得说它好!对吗?”

    李铁没好气地抛过去一个大白眼,大吼一声“你真是头猪,没有不好,别用想着不好。咋写了十来遍,还停留在纠结于政策好不好的阶段呢?”

    没有不好……而不是不好硬夸它好。

    一吼点醒梦中人。

    赵一天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入门的意思了。

    ……

    养心殿里。

    赵国皇帝也在琢磨,这一科武举殿试要出什么论题呢?

    通常这种时刻,他也只能与大公公高鉴商议。

    毕竟高鉴还是一个能守住秘密的人,“十万字书”出自李铁之手,至今只有皇帝、高鉴和金古梁三人知道。

    “高公公啊!”

    “老奴在。”

    “你认为李铁的文采如何?”这些天皇帝嘴里动不动就是李铁。

    高鉴已经习惯,也知道该怎么应对“回陛下,`十万字书`倒是看不出他的文采如何,但足见他思维的缜密和卓识的远见。”

    嗯,适当地夸夸李铁,总能换得皇帝的欢颜。

    主子高兴胜过一切。这似乎是皇帝身边人的使命。

    “那你说说看,这次问策,朕出什么论题好呢?”

    “这个……”高鉴愣了一愣,思绪飞驰,先问李铁的文采如何,后问论题,陛下这是担心李铁在策论上发挥不好吗?

    “与朕说话吞吞吐吐作甚?有话不妨直言。”

    高鉴不禁看了皇帝一眼,谨慎地试探着说“陛下,李铁的十万字书得不到朝中诸位大臣的支持,不是瞻前顾后,就是害怕自身利益受到牵连。陛下何不利用这次武举殿试的机会,问问两百四十名晋级考生,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也能问出一些真知灼见呢!”

    皇帝微微一笑。

    高鉴心领神会。这一刻,他竟有点佩服自己,又成功揣摩主子的心思,走了一步妙棋啊!

    皇帝不紧不慢地道“这样合适吗?”

    高鉴自认为对皇帝的心思拿捏得很准,所以如是般回道“有什么不合适?策论本就应该出争论性强的论题,历届如此。”

    皇帝稍加犹豫,说道“可如果朕这么做,将来大臣知道十万字书正是出自李铁之手,那岂不说朕有失偏颇吗?”

    “这个不怕。”高鉴信誓旦旦地道,“第一,十万字书的确出自李铁之手,可只要陛下全力支持,老奴觉得,根本不是诸位大臣说得那么难,也许真能实现。一旦实现,最后即便知道是李铁写的,又能怎么样呢?”

    “嗯,有道理。”

    得到皇帝的赞许,高鉴接着说道“第二,无论武举还是科举,本来就是根据陛下的喜好决定最终录取的人选,状元是由陛下钦点,陛下是天,谁敢说您的不公?”

    皇帝笑得更开颜了“你的意思是朕可以这么做?”

    “当然可以。”高鉴毫不犹豫地道,“陛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人可以干涉您。就像陛下要钦点李铁为武状元,封他做镇国将军,虽然老奴认为不大合适,但只要陛下说行,那就行。有大臣反对,陛下不听就是了。”

    皇帝点了点头,不愧为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公公啊!

    接着,高鉴话锋轻轻一转“老奴不担心陛下的任何决定,唯一担心的是,李铁到底能不能顶住压力堪当重任。只要他能,朝中诸位大臣谁敢说个不字?”

    皇帝目视前方,信心十足地道“朕相信他能。”

    高鉴道“那陛下无需犹豫,一切按照您的本意来。”

    “朕再问你一事。”

    “陛下请说。”

    “为了民族关系,朕想赐婚,让李铁娶钟金哈屯,可金古梁说此事需谨慎,因为李铁已有未婚妻,不喜欢钟金哈屯,而高公公你也觉得不妥。可是,如果朕执意如此,高公公以为如何?”

    高鉴想了想,回道“老奴是觉得不妥,但还是那句话,只要陛下想做,就没什么不可以。尚且,陛下赐婚,是李铁的荣幸,他焉有拒绝之理?”

    皇帝道“以李铁的性子,万一他拒绝呢?”

    高鉴被问得一愣,是啊!万一李铁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