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双重未来 » 第25章 十名士三徐孝白

第25章 十名士三徐孝白

    峨眉山山脚下有个村子,村子中住着一户姓徐的人家。这家人日常靠种了几亩田地生活。每到田不忙种忙收时,徐老爹都会外出务工,挣点血汗钱,好供儿子徐孝白读书。

    徐孝白,自年幼时,准确说在五岁时便有超强的语言天赋,不仅能熟背唐诗宋词高达一万余首,还能将其默写出来。在基础文学这一块无人能及。年岁渐长,他背唐诗宋词更多了,不下十万首。而且这些诗词都清晰的记在脑海中,像是雕刻在铜墙铁壁上一样,磨灭不去。每次周考、月考、期中或是期末考,老师们绞尽脑汁搜寻到冷门的诗句作为考题,但总难不住徐孝白,他总能填写出上一句或是下一句,从无错误。

    他过目不忘、阅书无数,但所看之书大多跟文学有关。这是他的强项,说到数学、物理这些却是他的短处。

    他喜欢钻研古籍,每读古籍之后,总能记住其精髓。若给他一些断片残遗,说不定他能从这些碎片中找到曹操墓穴的踪迹。虽然他不善于物理,但却善于特定的逻辑整合。

    ......

    那一晚,在梁书成上山之后,山顶出现的光吸引了山下在家中的徐孝白,他百思不得其解。为此,第二日他亲自爬上了山,发现山顶上什么都没有,他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产生了幻觉。

    下山之后,在家中抑郁了几天后,徐孝白决定咨询他的物理老师,或许这是光的一些现象。但物理老师听了,也不知徐孝白所说是何现象。老师口念了几个怪哉怪哉便不再理睬徐孝白了。

    这件事徐孝白含恨的将其搁置了,因为无人能解。

    ......

    每日,徐孝白背着他那老旧的书包上下学,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更没有女朋友,更严重的说他连老师都没有,因为无论何事他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弄得老师们也无从解答,最终以尴尬收场。所以老师们一见到徐孝白像躲瘟疫一样。

    徐孝白虽然年轻,随着时间推移,也渐渐明白了老师们的意思,于是他很少再去找老师们问问题。

    一个月之后,雷雨交加的夜晚,徐孝白心中烦闷,他打着伞坐在屋檐下,静静的看着外面的夜雨。

    这时候,从不远处走来两个人,两人在昏暗的路灯下并肩走着,不多时便走到了徐孝白面前。

    徐孝白看着穿着黑色西服的两人,一时有些害怕。

    两人其中一个开口了。

    “徐孝白同学?”

    “是的,您是?”

    “你愿意为我们工作吗?”

    “工作?我还在上学呢。”

    “这没关系,我们看中的是你的天赋。用你的天赋为了我们工作。”

    “天赋?我有什么天赋?”

    “记忆超群,千万人中才有一个。”

    “可是。”

    “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大可以全部说出来。”

    “首先,你们是谁?是村支部还是乡里的?你们说的工作,什么性质的,我能做什么?”

    “没了?”

    “暂时就这么多。”

    “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为未来服务的,你可能不理解,日后就明白了,我们不是什么邪恶的组织,你大可以放心。工作很简单,只需要你做擅长的事情就可以了。”

    “什么事?”

    “将你所看到的书籍,重新整理一下,汇编成册,输入电脑储存,定期发送到指定地址就行。”

    “你们是出版社?”

    “也可以这么说。你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吗?”

    男人递给徐孝白一个徽章。

    “有报酬吗?”

    “相当可观。”

    徐孝白接过了徽章,未来得及细看,只见两人要走,徐孝白立即道。

    “就这样?”

    “就这样。你明天佩戴着它去最近的银行,那边会有人接待你,你什么都不用做。”

    说完,两男人转身离开,很快便消失在夜晚的风雨里。

    徐孝白回头看着手中的徽章,对刚刚发生的一切有些懵圈。雨很大,怪事连连,他逃进了房。翌日清晨,简单吃了点早饭,徐孝白火急火燎的朝几公里之外的银行去。正如男人所言,徐孝白一到银行,便有个穿着制服的女人迎上前,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内,倒好茶水之后礼貌的退了出去。片刻,一个穿着制服的银行男人走了进来,将一张银行卡十分恭敬的交给徐孝白,并告诉他密码是生日。徐孝白见对方毕恭毕敬有些不自在,接过卡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转身离去。像是逃离。看着徐孝白这个客户的离去,男人有些惊讶,一个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么多钱,又被他们选中,百思不得其解。

    出了银行大门,徐孝白有些忐忑,摸着手中的卡,他分辨不出这是恶作剧还是真的。

    平白无故的得了一笔钱,任谁心情都无法平静。

    徐孝白到另一家银行,鬼鬼祟祟般的走近了ATM取款机,塞入卡之后,按照提示输入了生日。他紧张的点了一下查询余额。

    取款机上显示的9位数,吓了他一大跳。他以为取款机坏了,他拍打了几下,数字没有任何改变,他又退了卡,试了两次,又拍了拍脸,确定是真的。

    紧张、忐忑、惊讶......之后,回家的路上他格外的沉默,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心情,一切是那么的平静。

    回到家,他直接进了自己房间,连父母喊他吃饭他也未搭理。

    一到自己的房间,他忽然激动起来,冲着窗外喊叫,父母听见了立即过来敲门,询问他受了什么刺激。

    ......

    早些年,因徐孝白上学和家中老人突发疾病花费借债不少,包括这些年也零零碎碎的还借了一部分钱,累计在今时今日已有三余万。

    面对这笔看似很少的钱,对徐家来说已是天款,一时半会无力偿还。恰逢第二天,便有几个要债的亲朋上门讨要。

    父母苦着脸,竭尽全力的哀求对方宽限几日。但对方骂骂咧咧的话语,让一家人在压制怒火之下变得懦弱,无言的低头不是一个人的自尊,糟蹋的是一个家庭的尊严。

    父母不再言语,只低着头,咬牙听着对方无止尽的谩骂。

    欠债还钱,自天经地义之事。

    要钱的也环顾了一圈,家徒四壁,毫无值钱的东西。

    徐孝白放学回家,进了家门瞧见了这些人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听了几句不干净的话,立即打断了,并当场给他们双倍的补偿。

    他们拿到钱之后,有些呆住了,不知道这侄子、外甥、远方的堂兄弟、稍远点的表兄弟怎么一下子这么有钱和豪横。他们像孩子一般懵懂的离开了徐家,自然离开的时候也陪着极大真诚的笑脸。

    这比银行利息高多了。

    要债亲戚朋友离开后,父母有些困惑的问徐孝白那些钱的来路,徐孝白只说了是捡的,他不敢说他卡了还有九位数存款,他怕说了会吓到家人。

    正直的父亲严肃的让儿子报案,寻找失主。

    母亲从旁游说了几句,毕竟这笔钱可解燃眉之急。父亲有些气恼,却又无可奈何。

    或许世间的真诚、善良......像一块猪肉,当面对现实的绞肉机时,它会被撕裂的粉碎,成为一堆化学元素的拼装,然后露出它真正的底色,虚伪、恶毒......

    正直的父亲,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