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乌龙打工仔2 » 第十六章 仙笔

第十六章 仙笔

    “县官大人,贼人即便再凶悍好了,为何大人不主动出击呢?”

    “以攻为守将贼人阻击在外,方才是上策啊。”

    “要知道,就算是两个人打架,也没有选在自己家道理的。”

    “话虽如此,但本官也实属无奈啊。”

    “贼人队伍一开始也不算什么气候,本官也曾主动出击过一两回将之打退打散。”

    “但随着聚集的匪数渐多,贼人头目手下出现了三个能人,一刺客一神射手一神勇力士。”

    “不但接连挫败了我方军士,还折损了我军好几位统兵将领!”

    “而今,就靠两个裨将挑大梁,现在被动防御是希望能支撑到朝廷的援军。”

    “并非畏战,实是无人可担当统帅。”

    “额?能人?神勇力士神射手……”刘大项托腮沉吟道。

    “嗯。”县官颔首:“能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号称有万斤之力的猛人,还有来无影去无踪的一名杀手刺客。”

    “如今兵对兵还勉强能对抗个一二,将对将,已是无法正面硬抗了。”

    “无奈之下,只能龟缩防御。”

    “前几天差点被乔装打扮的贼人诈开城门,因此现在城外是风声鹤唳,步步警戒步步岗哨。”

    “天色已晚,你一个外地人糊里糊涂撞进来,也难怪会被哨兵当贼人给办了。”

    刘大项讪讪地摸了摸面颊:把我当匪盗派来的奸细,我不也以为你们是来剪我径的强人吗?

    “你自远方而来,不见有向我们这行军的军队,可见朝廷的援军还没到达。”

    “这几天你就先老老实实待在这城里好了。”

    “眼下匪患未除、战事吃紧,也不得不暂留你在城内了,见谅。”

    县官说罢,起身准备离开,也是因为刘大项从外面来才向他打听多说了几句话。

    否则,换在平时,可能连瞧刘大项这样的人一眼都不会多瞧。

    “等下县官大人,小的能为大人化解眼前这匪盗危机。”

    “不知大人能否信得过小人……呸呸,信得过小子?”

    “你?”县官顿住脚步,上下打量着刘大项,一脸的怀疑之色。

    “莫怪本官门缝里看人,但就凭你也能退去眼下预备攻城的匪盗?”

    “一城百姓的安危,这可不是儿戏闹着玩的,你有何良策退敌呢?”

    刘大项想了想拱手抱拳道:“小的自然之道这不能儿戏,我也没啥良策,但小的能对付匪军里那三个能人。”

    “所以,我请命让大人你主动出兵。”

    县官听罢脸露愠色,拂袖道:“胡闹!你这厮好生轻狂,竟敢大言不惭能对付那些贼人!”

    “恕本官眼拙,可瞧不出阁下有何出众的本事。”

    “呵呵,大人刚才还口口声声说不门缝里看人,此刻却又这般说辞了。想看本事这有何难的,且看小的献丑一个便是。”

    话音落,刘大项掏出仙笔,虚空撰写了“寒冰”两字。

    手指一弹立刻变出了一块坚冰。

    此时正值酷暑天,随着冰块“哐当”掉落地上,顿时整间屋子好似到了深秋。

    凉意甚至让人都有些微微打颤。

    县官见此一幕惊呼神迹啊神迹,对刘大项毕恭毕敬行了一礼道:“莫非你就是神笔马良?”

    “本官刚才失礼多有得罪啊,还请见谅还请见谅!”

    刘大项回以一苦笑:“马良是我师兄,我是仙笔大项。”

    “我的本事不是作画而是撰字,只是我俩神奇的本事有些许的异曲同工之妙罢了。”

    “不过,若论起来,我的本事要略逊我师兄一筹。”

    县官抚掌道:“谦虚谦虚,足下有此般本事,足以分本官之忧,解眼下围城之匪患了!”

    于是乎,次日一大早,县官亲自挂帅,率领一众士兵以及麾下所有参将,浩浩荡荡地出了城。

    只留几位幕僚和兵丁守城。

    行军了大概十多里路,便与起程赶来攻城的一众匪盗遭遇了。

    双方摆开了阵势对峙起来,县官立刻命人将刘大项唤到了近前叙话。

    “你瞧见敌军阵前那个铁塔大汉了没?那个就是贼人队伍里的神勇力士。”

    “怕是只有楚霸王般的神勇才能降得住此人了。”

    刘大项手搭凉棚往前方眺望。

    只见敌军阵前,一虎背熊腰大汉骑于马上,手里拎着一对熟铜倭瓜锤。

    这乍一看之下,还真有几分李元霸的神韵。

    刘大项抱拳向县官拱了拱:“大人,且看我去将此贼擒来,献于大人!”

    县官以及诸多副将一听,脸色苍白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还想劝住刘大项三思后动。

    但是,刘大项已经回到自己岗位扳鞍上了马,动作那叫一个潇洒利落。

    纵马提枪,刘大项拍马到了两军阵前。

    枪身一晃,装模作样抖了几个枪花,大喝一声:“贼人速速下马就擒,某可为你向大人求情、饶你不死!”

    对方马上那铁塔大汉一听勃然震怒,“呀呀呀”地咆哮一声,舞动双锤朝刘大项猛冲而来。

    刘大项把长枪挟于腋下,取出仙笔刷刷刷写了“有力无处使”几个字,枪尖一挑几个字飞了过去。

    铁塔大汉以为袭来暗器,抡起双锤把几个字震得粉碎。

    正当刘大项以为大汉会拿不住双手兵器做待宰牛羊的时候,猛地挺枪欲刺。

    大汉威势不减,一对熟铜倭瓜锤猛地往刘大项身上砸来。

    突然这一下,刘大项被惊得亡魂皆冒,实在没料到仙笔在这紧要时刻竟掉了链子,只好硬着头皮举枪去挡。

    然后神奇一幕出现了,轻轻一触,大汉一对铜锤便弹了开去。

    接下来,无论大汉如何再抡锤朝刘大项进攻,都总是被刘大项横枪弹开,不多会就力不能支落马被擒。

    刘大项趁机挥军掩杀,匪寇连溃数里地,这才堪堪稳住阵型。

    县官惊喜莫名,有些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带着帅旗,冲于阵前指挥了起来。

    这么显眼的活靶子敌军岂会放过,只听“嗖”地一声,一支羽箭破空而来。

    千钧一刻之际,半空一个“盾”字正好漂了过来,碰到羽箭立马蹦碎化作了一面无形盾。

    而后,“笃笃笃”又是一通连珠箭,箭箭命指县官心脏,却被挡在了盾外。

    “保护大人,掩护大人退回中军阵营!”

    “盾”字自然是刘大项丢出去的。

    刚才若非刘大项见势反应够快,怕这一会这县官老爷已经被射成了一只刺猬。

    如果主帅被杀,三军成一盘散沙,就得任悍匪屠戮,城破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

    几名偏将急忙围过来护住县官,退回了中军。

    刘大项挺枪挡在前头,拨、挑、扫,又接连打落了几支冷箭。

    “奶奶的,就你神射手啊,俺不会啊?”

    只能被动挨打,刘大项这火气也上来了。

    他把长枪挂好,掏出仙笔刷刷刷写了“百步穿杨”四个字,跟着拿起弓箭敲了敲这四个字。

    然后,弯弓搭箭……

    “嗖!”

    只听“叮”的一声,箭尖对箭尖,刘大项的箭直接磕飞了对方的箭,箭矢余威不减奔对方而去。

    对方那人也不是吃素的,眼看箭矢将至,长弓一拨拨开了利箭。

    紧接着,从箭囊摸出一支箭,上弦,“嗖”地一声射向了刘大项。

    呵,还没完没了了。

    “给我取箭来!”

    刘大项一声令下,旁边立刻有兵丁呈上一个新的箭囊。

    刘大项伸手接过,举起长弓,然后……

    “嗖嗖嗖嗖嗖嗖……”

    对方那神射手,才脱手的羽箭,包括手里的弓,全被刘大项的箭射成两截。

    连珠箭的射速,一支支羽箭在对方马前地上钉了一排,吓得马儿一声马嘶不断后退。

    不及惊马安稳下来,又是一排连珠箭钉在了马前土地,一排两排三排……对方连人带马被逼得一退再退。

    对方那射手原本还想回上几箭的,但在见识了刘大项堪比弩手般的这一手神射,啥争雄的心思都没了。

    乘胜追击,刘大项挺起长枪正准备挥军掩杀。

    忽然,感到周身一阵恶寒,一股危机锁定住了自己。

    刘大项起了一身鸡皮,这才想起匪寇里还有一个刺客能人呢。

    可四下张望,却不见任何危险。

    不过他清楚,危险就隐藏在周边。

    悄悄地,刘大项取出了仙笔,写了“无所遁形”四字,笔杆一敲把这四个字融入了自己四周。

    不一会,一个模糊的人影在自己右侧淡淡显现了出来。

    刘大项视若无睹,假装长枪没挂好掉到了地上,骂了自己一生“笨手笨脚”后扳鞍下马。

    那刺客见刘大项慢腾腾下马来捡枪,认为机会来了,一动不动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

    刘大项弯腰拾起长枪,不经意地甩了甩枪杆。

    反正他自己保证,真不是故意的,就用了九分的力气~

    枪杆不偏不倚……甩中了刺客的裆部。。。

    然后......

    “呃呃……啊!!!”

    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惨呼,瞬间响彻了一整片战场~

    随着三个能人的被擒,解决了匪寇之患,这小县城也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刘大项继续上路去了。

    数载下来,“仙笔大项”的每名流传坊间,走遍了大江南北。

    直至某一日,脚步突然变得轻飘飘。

    紧跟着,刘大项竟然走着走着飘上了天。

    真的是上天,不是白日梦,一身功德让他白日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