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181章

第181章

    缓步走到台阶的正中,李闯没有像往常那样躬身禀报,直接转身面对下方的文武百官,开口道:“自圣祖开朝以来,土地制度屡有变革,今日月换新,国朝初立,江南未平,臣建议取江南之地封赏给军中将士,功高者多得,人人有份,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大殿之上一片死寂,李闯这是什么意思?

    照这个说法的话,凡是打下的土地都要收归国有?

    在座的不少人在江南地区都有土地或者产业,狡兔三窟的道理懂得的人不少,尤其是一些世家大族,更是在关外有着大量的农田。

    这个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江南地区的门阀士族可就倒了大霉,没了土地的世家还能称之为世家吗?

    两地再怎么割据,这些门阀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沉寂过后,就有人跳了出来。

    说话的是一位脸色蜡黄、下巴突出的老者,一把胡须飘荡在胸前,神色激动地说道:“祖宗之法不能变....”

    激动之下,唾沫星子四溅,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尖锐。

    李闯没有理会这个很是激动的老人家,环顾四方,淡淡的声音中带着不容质疑的威严:“在座的各位,谁赞成?谁反对!”

    自从有朝会以来,李闯从未表现的这么咄咄逼人。

    事实证明,李闯在朝中还是有着大批的支持者,而且都身居要职。

    户部尚书何文站了出来,表了态:“李尚书此法确有可行之处。”

    刑部尚书高峰随后接上两句:“此等提议甚好,兼或拿下江南指日可待。”

    除了一些文职的官员,那些武职在身的人表现的更为激动。

    这是事关己身最重要的利益,一个个表现的好像打了鸡血一般。

    尤其前日里那个徐老七,在底下大声叫好:“大帅英明!以后要是这么办,哪里需要担心手下人拼命?等到了江南,俺老七就算赌上这条命也要拿下一块大大的土地来。”

    武人激动,一旁的文职官吏更加激动,给这帮泥腿子这么大的好处,简直要翻天啊,况且远在江南的七叔八大姨都指着自己驳回这个要命的提议。

    李闯挑起了战火,然后继续做起了木头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有发言的权利,但是真正的决定权却不在这些人的手中。

    激烈的争论一连持续了三天,最后李闯做出了妥协,一方面是保证关中士族在江南的土地不在瓜分之列,另一方面则是允许文职官吏也参与到蛋糕的划分中来,也就是说文官也能得到些土地作为奖赏。

    这下天下太平了,有钱大家一起赚,局势瞬间变得很和谐。

    甚至有不少人庆幸在南阳军入关的第一时间就起义声援,家族的财产得以保全,甚至日后还能分润不少。

    实际上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李闯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这么做,将这么一股庞大的力量推向对立面,在天下未定之前是在是找死。

    消息传到军中,引起了一片的欢腾,以前当兵抱着混日子的想法,现在国家给分田地了,还是江南的上等好田,有比这更好的福利吗?

    连带着李闯的威望都提高了不少,都记得这项好政策是李大帅顶着压力批下来的。

    一时之间人人皆有效死之心。

    这帮人穷苦惯了,做梦都想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若是家里有田还有地,谁愿意跑来服兵役?交些财产就过去了。

    这年头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田地,大多数地主搞土地兼并的时候,都要带上些许见不得光的手段,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没人愿意出售手中的土地。

    当土地高度集中的时候,那些没有立足之地的人只能选择成为佃户、流民或者山贼。

    李闯或许没有精力去关心一家一户的悲剧,但这种涉及千千万万人的事情他一定会做下去。

    即使有再大的困难。

    虽然下定了决心,李闯并没有打算效仿王莽那般,用手中的权力,朝廷的政令强制推行下去,这种做法无疑是愚蠢的。

    李闯只会隐藏在幕后,作那看不见的推手,一点一滴引导着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合理。

    土地的革命不是意味着原有地主阶级的消亡,李闯没有能力做到那种地步,现在时代还没有到彻底变革的时候,自己想做的仅仅是缓和下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将世家豪族的土地兼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毕竟天下还是需要靠这群人来治理。

    现在的读书人多出身于世家大族,真正的寒门学士少之又少,教育的昂贵成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

    普及教育,这又是一个涉及几代人的大工程,李闯所能做的只是将一些超前的东西发明出来,降低识字读书所需的成本。

    至于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项庞大的计划只能留给后人来完成了。

    不知不觉间,思绪飘的有点远,李闯看着手中这张记载着军制土地改革方案的纸张,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开了一个好头。

    正当李闯暗自得意的时候,府外远远传来一阵喧哗,接着老管家上气不接下气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兴奋地朝着李闯喊道:“大人,府门外公主驾到!”

    自从赵玉儿进了长乐宫,想见上一面倒是难上不少,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变革激烈的时候,李闯连入宫叙旧的时间都没有。

    没想到这丫头主动过来了。

    或许现在还称呼赵玉儿为丫头有些不妥了,头戴玲珑镶玉银簪,腰间佩着碧玉滕花玉佩,一身淡粉蓝云祥瑞摆裙,将整个人映衬得高贵威严起来,望之而心生敬畏。

    薄粉敷面,半妆美人,盛颜仙姿,微施粉泽。

    李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略施粉黛的赵玉儿,感觉之下有点陌生。

    这还是那个与自己在宛城之中熟识的小丫头吗?

    一转眼就仿佛成了大美人。

    另一边,无论时局怎么变化,李闯永远是那一副老样子,甚至还带着宛城都尉府中的几分惫懒之气,见赵玉儿来了,连忙从桌案上拿起几本公文翻看,装出一副勤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