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唐盛歌 » 第三章 出世

第三章 出世

    天地万物皆有因果,一切事物皆有定数,九天之上有神灵,也许是王贵夫妇的虔诚感动了上天,此子的眼睛在经过道长几个时辰的努力后,眼睛突然睁开,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此子面相宽厚更兼天资非凡,你们可好生教养,日后成就不可限量。老夫敢问此子有名否?”

    “这几天,因其眼睛的缘故,小儿还未曾取得姓名”

    “老夫斗胆给此子取一名可好?”

    “道长不吝赐教,在下感激不尽,小儿眼睛若非道长救治,不知何日才能睁开,拜谢道长”王贵说着就要跪下。

    “老夫路遇此处,也是与此子有缘,不必行此大礼”道长伸手扶起王贵。

    “水至清则无鱼,我看就取至清二字,字世藩。为世藩篱。希望此子不负老夫期望,以拯救江山社稷为己任。”

    “王至清,字世藩,好,好名字,道长之大恩,王贵永世难忘”

    “不过这个孩子,命中注定有一劫”道长看着孩子突然话锋一转。

    “此劫会有性命之忧?”王贵神经弦马上又紧绷了起来。

    “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汝等不必惊慌,此劫虽然凶险,但也不是不可破”

    “道长有何办法?”

    “三日之后,你准备一口缸,将此孩放入缸中,以麻布封之,可保性命无忧矣,汝需切记!切记!”

    “道长所言,铭记在心”等到王贵抬起头时,道长已经走远,好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虽然年过古稀,却龙行虎步,风姿乃世间少有!

    看着孩子明亮的大眼睛,王贵和夫人喜上眉梢,“王至清,至清,真个好名字”

    送走了道长,王贵夫妇俩回到府上仔细端详着好不容易求得的宝贝儿子,王夫人开口道“老爷可速速派人重金寻一奶妈,我四十有三了,恐怕纵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别饿着咱儿子”

    王贵一拍脑门“对,夫人提醒的对”王贵立刻把府中管家喊来,命他去寻找奶妈,不管多少银子,不管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要刚生完孩子的奶妈。

    管家应了一声,便派人四处寻找去了。

    奶妈还是很好找的,那些穷苦的人有的在孕期营养不良孩子刚生下来便夭折的,生产时间过长导致孩子心率衰竭死亡的,孩子保暖措施跟不上冻死的,这个年代对于穷人来说,人命如草芥。

    约莫过了半天的时间,管家便将一个少妇领了进来,少妇名叫婉儿,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因为家徒四壁,丈夫在他怀孕的时候就已经得病死了,婴儿生下来保暖措施做不到位,等她醒来以后,孩子得了寒病,已经没有生命的迹象。

    王夫人又命人找来京城太医院最好的太医,给女子把身体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确认女子身体无恙无隐疾,才放心把孩子交给她“好生喂养这个孩子,日后亏待不了你,营养我自会叫人给你准备”

    “是,夫人,我一定尽力喂养”婉儿说着便把孩子抱了下去。

    “哎,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吗?”王夫人叹了口气。

    “回夫人,这个女人的丈夫死后,她家里可能没什么人了,夫人菩萨心肠,她来到这里遇见夫人和老爷,就是有了个安身立命之所,省的她在外面漂泊,跟着夫人和老爷也委屈不了她。”

    “好,你先下去帮她安顿一下”王夫人点了点头,表示已经通过了,纵然是世道艰难,纵然生意冷清,但是王府和店铺依然安然无恙,加上王贵和夫人平日的为人,所以很多人挤破头颅也要往里面进。

    想进王府也得通过层层筛选,品行不好者皆不得入,王贵夫妇对家里的下人也非常照顾,这就是在那个乱世中,王府即使落败了,但是依然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原因。

    王贵夫妇俩在当地的名声甚至已经超过了县衙,得人爱戴势必也会遭人嫉妒,比如当地的县长老爷,看到王贵夫妇俩深得民心,便产生了嫉妒之心,嫉妒心是一把利剑,用好了可以使人进步,用不得当,便使人心生狭隘。

    这位县长老爷,姓陆,单字铭,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县长这个位子上坐了二十余年,一开始确实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后来因为想上调京城,投门无路,感觉自己为朝廷效力多年,得不到皇帝赏识,愤懑之情溢于言表,终日积压在心,日子一久,人就变了,心也变得扭曲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爱民如子的县长大老爷了。

    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纵容衙门里的差人横行霸市,

    王贵夫妇这俩外乡人的出现,便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时不时派人“找茬”在税收方面,王贵经常少交甚至不交,宁愿把钱都舍给乞丐喝粥,县长老爷早就看他不顺眼,但是又拿他没办法,毕竟王贵在这片深得民心,王贵自幼骨子便带着一身浩然正气,自然看不惯县长大老爷的做派,拒绝与他同流合污,这位县长便处处刁难他。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商不与匪斗,王夫人劝说他几次,可别的事王贵都依得,唯独这件事王夫人劝说多次,王贵依然不低头,即使家财散尽,傲骨却不能丢。

    因为百姓的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使王贵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财大气粗的王贵了,但是百姓们还是感念王贵的好处,所以那位县长大人一直不敢动王贵。

    去年,县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王贵抓了一回,想煞煞他的锐气这一抓不要紧,事情可闹大了,周边十里八乡,上千人来到县衙门前,不放了王贵他们就不走了,本来也是莫须有的罪名,县长也是心虚,便又找了个借口把王贵给放了。

    这下可好,没煞的锐气,还倒给王贵助了威风,一山哪能容二虎,老皇帝在位时,县长还不敢太嚣张,新皇登基后,昏庸的君王也是这副做派,更加助长了县长的嚣张气焰。王贵的日子才越来越难!